资源简介 第4章 生物的类群第2节 动物实验 观察和解剖鲫鱼1. 教学设计思路观察和解剖鲫鱼,可使学生在了解鱼类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鲫鱼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点,同时鲫鱼的解剖技巧也为掌握解剖其它的小动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解剖鲫鱼对学生来说是第一次,他们会感到有较大的困难,所以解剖鲫鱼的方法和技巧作为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掌握。另外通过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让学生认识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强化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2.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特点,进一步理解鱼类适应水生环境的特点。2.知道鲫鱼的内部结构,知道其各器官的分布和功能。3.初步学会鲫鱼的解剖技能。方法与过程:通过鲫鱼的解剖,初步学会解剖小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鲫鱼形态结构等知识的学习,继续培养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3.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通过鲫鱼观察与解剖,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鱼类适应水生环境的特点。2.掌握鲫鱼的解剖技能,学会解剖鲫鱼方法。难点:认识鲫鱼的内脏器官,并说出各自的名称。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PPT学生实验:鲫鱼(建议20-30cm)、解剖刀、解剖剪、镊子、解剖盘、放大镜、大头针、脱脂棉,培养皿、清水。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说明引言: 复习:回忆一下鱼类的特点。进一步地学习鱼类,要对鱼类有更好的了解,就需要用解剖这种学习方法。 引发学生的思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复习已学知识,巩固知识点。一.观察鲫鱼的外形1.观察鲫鱼的体形、体色2.侧线3.鳍---鳍的名称及作用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一.观察鲫鱼的外形指导学生在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时,侧重观察体形、体色、、体表、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等,并用手抓一下,看看有什么感觉。二.将观察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上 学生观察鲫鱼的体形、体色、侧线、鳍等并回答相关问题学生观察实物了解鲫鱼的外形及作用 学生通过观察鲫鱼的外形,能直观了解鲫鱼的外形和水生生活是相适应的特点。二.解剖鲫鱼的内部构造 1.讲解解剖鲫鱼的方法:三步法(结合PPT讲解)1.指导学生观察鳃的结构2. 指导学生观察其他鲫鱼的内部器官3.教师巡视、指导、解惑4..教师评价 观看PPT,交流解剖要点观看鳃的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认真听讲,注意要点记录实验现象观察鲫鱼的内部器官,并用小标签标识,在实验报告图二中完成填图。学生认真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利用PPT开展教学,提高教学时效利用视频开展教学,使学生印象深刻在实践操作中学会解剖小动物的方法通过鲫鱼的观察和解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小结 依据你的观察,鲫鱼的哪些形态结构与水生生活相适应? 学生归纳总结鲫鱼的特点作业:完成观察和解剖鲫鱼的实验报告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