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解决问题—租船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解决问题例5“租船”问题。课本第67页的内容。教材分析《租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中的例5的内容。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除法、 用竖式计算除法、 余数的意义之后教学的。是“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 本节教学内容借助师生出游租船的情境, 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样的问题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解决这些问题时,要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让学生会解决有余数的除法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解决这些问题时,需要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探究,互相启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和感悟知识的形成全过程。在教学解决有余数的除法问题时,应该根据知识点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通过操作、讨论、合作交流、对比等数学活动获取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加深对除法意义的理解。2. 引导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收集、 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灵活应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3. 感知余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是引导、探究、讨论、交流、发现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写、画、算、比的学习体验,用合作交流的方式,通过动手操作、探究讨论、发现比较等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教 学 过 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师:(课件出示春天图片)同学们看,春天来啦,春风送暖,万物复苏,多么明媚的春光呀!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公园划船好不好?要想进入公园,每人必须回答一道题。(课件)1.将下列口诀解决完整( )八五十六 三( )二十七三( )十二 二( )十六( )八三十二 六( )五十四( )五二十 三( )二十四五( )二十五 二( )得八2.我来填一填(1)、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一定要比( )小。(2)、46 ÷ 9 =5 ……1中,被除数是( ),除数是( ),商是( ) 余数是( )(3)一个数除以8,余数可以是( )(4)、除数是7,余数最大是( )。(5)、 □ ÷ 5=4 ……3,被除数是( )(6)、余数是6,除数最小是( )(7)、( )÷ □ =3……8,除数最小是( )(8)、10里面最多有 ( )个4.3、( )里最大能填几?( )×4 < 37 ( )×5 < 248 ×( )< 70 33 >( )× 754 > 8×( ) 48 > 5 × ( )师:同学们真聪明,都顺利地进入公园,那我们去湖边划船吧。出示春游租船问题的情景图。瞧!图中的小朋友也来春游啦!可是他们遇到了难题。他们听说我们二年二班的学生既聪明又乐于助人,想请我们帮忙,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出示问题。二、探求新知,解决问题 ,理解“进一法”。(一)、审读题意,交流理解。 1、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解决的问题。(板书课题)2、(1)“限乘 4 人” 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对这条数学信息的理解。“限乘 4 人” 就是说每条船上可以做 1 人、 2 人、 3 人、 4人, 最多可做 4 人, 但不能超过 4 人)(2)“至少” 是什么意思 (至少, 最少, 这里是 22 个学生划船时, 最少需要的船的数量. )(二)、 小组合作探讨解决“租几条船”。课件出示合作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可以摆一摆、写一写、画一画、圈一圈等。)1、每个小组用喜欢的方式合作探究。2、各小组分别汇报。(①用小棒摆一摆,②用圆圈画一画,③用数字表示:4,4,4,4,4,2共5+1=6(条),④用横式和竖式一起表示)3、交流想法,体会“进一法”。师质疑:为什么要用 22÷4(求要租几条船,就是求 22 里有几个 4,用除法解答)师:谁能说一说,这5条和2人分别是什么意思?师:这样的解答正确吗?说说你是如何判断的。4、结果检验,梳理强化。(练一练):67页做一做1题.师:王叔叔是专门为公园运菠萝的,他看到我们这么聪明,也想请我们帮忙解决问题。(出示67页做一做1题)指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独立完成。指生汇报。5、师生共同小结:在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时,要注意理解题意,灵活处理余数,有些题中余数虽然不够一份,也要算作一份,要用商+1,这种方法叫做“进一法”。6、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用到“进一法”。三、联系生活,交流想法,体会去尾法。1、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交流想法。时间过得真快啊,吃午饭的时间到了,可小丽同学没带食物,她带了10元钱,大家帮忙算算她能买几个面包呢?(出示PPT)课本67页的“做一做”第二题的第一问。2、指名汇报。3、指名口答课本67页的“做一做”第二题的第二问。4、师生共同小结::在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时,要注意理解题意,灵活处理余数,有些题中余数不够一份,不能算作一份,这种方法叫做“去尾法。5、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用到“去尾法”。四、对比感悟,提升认识1、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2、我们都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的问题,但上面这两道题余下“2 人”就要增加 1 条船,余下“1 元”, 却不增加 1 个面包 。你发现了一个什么道理 五.拓展应用,巩固提升.1、一块花布长25米,做1套衣服用3米,最多能做几套衣服 2、教材69页1题。3、拓展提升:二(2)班全班35人同学去公园划船。在湖边有两种游船,甲船每条限乘6人,每条船租金8元。乙船每条限乘7人,每条船租金9元。请你帮忙算一算,租哪种船合适?六、课堂总结1、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2、揭示: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实,数学中还有很多有趣的知识,希望同学们能留心身边的数学问题,做生活的有心人。七、 作业:第69页练习十五,第2题。第71页练习十五,第9题。板书设计:解决问题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22÷4=5(条)……2人)5+1=6(条)答:他们至少要租6条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