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 生命科学教学内容:第四章 生物的类群第四节 生物的分类第一课时 分类的阶元课程类型:生命科学,新课 一、教学分析:1.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八年级生命科学第四章《生物的类群》第四节的内容,按照教材的安排,第一课时应为《物种的命名》,但考虑到双名法中包含生物“属名”这一在《分类的阶元》中才会学习到的内容,加上《物种的命名》对《分类的阶元》知识并无绝对的铺垫或基础作用,因此考虑将两个课时的教学顺序加以调整,以更好地适应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内容,教学难度不高,但知识点显得比较枯燥,不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材中讲述得也比较简单,实例较少,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知识面的扩充与生活实例的运用,希望通过生动的举例和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兴趣。2. 学情分析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简单、必要的生物分类是十分有用的,这能够让学生对整个生物界的全貌有概括性的了解,加深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并且学习到科学的分类方法,从而培养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研究中更严谨的科学态度。民乐学校是一所区重点学校,据了解,学生思维灵活、知识面开阔、学习能力较高,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规律。加上此次为借班上课,学生跟教师是第一次接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也是应该多加考虑的。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知道生物分类的7个等级和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知道生物分类等级与生物共同特征、亲缘关系远近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比较、应用等体验对生物进行命名和分类,培养学生观察、对比、归类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生物界的复杂性和秩序性,体验分类法是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2. 难点:分类阶元与生物亲缘关系远近的关系。四、教学方法:实际体验法、启发式发现法、讨论法等。五、教学内容组织:6、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问题设计意图趣味活动,导入新课:一、分类 1. “哪个是你的抽屉?”问题下,展示学生抽屉的情况(凌乱、整齐)图片;2. 活动1:我的课桌我做主!1)小组比赛:用最短的时间将自己的抽屉、桌面整理整齐!用时最短、书本文具排列最整齐的小组,获胜!(分类过程)2)个人比赛:最快将老师指定的课本拿出来的同学,获胜!(体验分类的方便)3)请获胜学生分享自己快速拿出所需书本的心得。3. 教师归纳:分类,让生活更便捷!结合超市、图书馆的经历,感受分类及其意义。 1. 相互查看桌洞的整齐情况;多数学生桌洞书本、文具凌乱排放。2. 积极整理抽屉:预设1:课本一类、练习册一类、作业本一类等。预设2:按学科将书本分类。3. 快速找到某课本。4. 个人回答:预设:将课本进行了分类。初步体验分类的过程,感受分类给生活学习带来的好处。 将实际生活搬进课堂,在课堂上体验分类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书本、文具整理前、后的对比,感受分类对生活学习的意义。生物分类的阶元生物的分类生物分类的研究历史生物分类的阶元生物分类等级与生物亲缘关系远近的关系种 知识点1:生物的分类定义导入:你知道地球上有多少种生物吗?引导:比超市的物品种类还多,为了方便我们学习或研究,需要怎样做才比较方便呢?讲授:生物分类的定义。活动2:“本门别类,看我的!”出示图片。今天你做分类专家,看看这些植物该怎么分类、贴标签呢?(引导学生思考分类依据)鼓励各小组参与:说说你们组的分类结果和相应依据。 知识点2:生物分类的研究历史引入:虽然大家的分类依据成立,但是是多种多样、不统一的,这样有什么弊端?引导:我们来看看更有影响力的、较为统一的生物分类方法吧!按时间顺序讲授:生物分类的研究历史。知识点3:生物分类的7个阶元1. 引入:在林奈生物分类系统的基础上,结合达尔文生物间亲缘关系的思想,得到了今天生物分类系统中的7个阶元。2. 联系生活,触类旁通,请学生介绍自己的户籍信息,将办理身份证所需的户籍信息迁移至生物的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系统中。3. 以马为例,引导学生感受采用生物7个阶元分类的过程。并布置小任务:帮马办张身份证!4. 活动:黑板贴一贴,完成马的身份证信息。知识点4:分类等级与亲缘关系1. 提问:在马的分类过程中,你发现分类阶元的大小,与其所包含的生物种类、相似程度、亲缘关系之间有何规律吗?2. 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得出:越大的分类单位,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越小的分类单位,包含生物种类少,生物彼此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3. 活动4:你来说,我来听!结合课本P62,同桌间“我说你听”,用生物分类阶元介绍月季和人在生物王国中的身份并试着帮他们找到“亲戚”。4. 活动5:“我跟谁最亲?”以画虎类犬、照猫画虎导入,虎到底跟谁亲缘关系更近?5. 以“物种演化的亲疏远近关系,是分类的重要原则之一”为理论,分析猫、犬、虎的分类等级,以区别其亲缘关系。6. 提问:越小的分类单位,特征时怎样的?引出下个知识点。知识点5:同种生物活动6:各抒己见,何为同种生物?引导学生从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态分布等方面思考。提问:马、驴长得很相似,它们是同一物种吗?引导学生讨论其生殖能力。讲授:以形态不同的犬因为能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它们是同一物种。从而引出判断是否为同一物种的标准。归纳总结物种的定义。拓展延伸:转基因玉米是新物种吗?东北虎、华南虎是同一物种吗? 回答:200多万种;回答:分类、编号等。小组讨论:如何将这些植物分类。分类依据不一样,各小组都有自己的想法。预设:水生、陆生;草本、木本;可食用、不可食用等。回答:不方便大范围的进行统一研究。感受生物分类的研究过程。好奇,听课。回答:民乐学校所在地址:上海市松江区***镇人民北路439号。对比分析各种生物的不同,感受生物分类。小组合作回忆有关马的分类信息,先写在便利贴上,并小组抢答贴在黑板上。一起总结:同界、同门、同纲、同目、同科、同属、同种中所包含的物种及物种的数量。个人回答:分类等级越小,包含生物种类少,相似性大,亲缘关系近。(结合课本P61,将相关知识做重点标记,以备日后复习)自学书本有关月季、人的生物分类,复习7个阶元知识,并再次认识分类单位大小与期中物种亲缘关系的知识。4. 学以致用,应用以上分类系统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5. 分析和总结猫、虎、狗的分类信息,再次学习本课重难点。6. 回答:越小的分类单位亲缘关系越近。讨论后,回答:外形、习性等是否相似。2. 辩论:马、驴是否为同一物种。3. 理解同种生物应该有的关系是:能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物种是能相互交配,并产生有繁殖能力后代的一群生物。学生独立讲述自己的想法。 创设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沃土;复习生物类群的相关知识,并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了解分类的历史,增强对科研过程的了解。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储备,迁移生活中已关注的信息,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回忆、讨论、写、贴(竞答),注重学生所学知识的输出,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注重将课堂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观察、比较、总结的能力。7. 用所学理论解决问题,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知识迁移的能力。小组讨论,组间辩论,活跃课堂学习形式,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9. 课外热门新闻的关注,开拓学生视野,并锻炼其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新话题的能力。三、总结与检测 结合板书,总结本课知识点。提问:将生物按照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进行科学分类,究竟有什么意义呢?(关注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牛刀小试:随堂检测。 结合板书内容回忆。回答:了解生物、利用生物等。3. 独立思考,完成后用手势答题。 1. 整理归纳、随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以更好掌握。2. 理解生物分类的意义,增强学生对生物的了解,提高保护生物的意识。七、板书设计主板书:生物分类的阶元1、分类2、分类的阶元1)7个分类阶元2)规律:马 月季 人分类等级 界 …… …… ……相似性 门 …… …… ……亲缘关系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3)物种:能相互交配,并产生有繁殖能力后代的一群生物。副板书:1. 植物分类标准(学生回答内容):……2. 何为一个种(学生回答内容):……分类系统的7个阶元活动3:帮马办张“身份证”活动4:你说,我听!生物分类 阶元感受分类的意义活动1:我的课桌我做主!分类生物分类等级与亲缘关系活动5:“我跟谁最亲”活动6:各抒已见,何为同种生物?体验生物的分类活动2:分门别类,看我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