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沁县“长治好课堂”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课题 26.1 远离烟酒备课人 审核人教 学 分 析 教 材 分 析 课标要求: 1.说明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说明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内容介绍了酗酒、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教育青少年从小养成不酗酒、不吸烟的良好生活习惯。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乃至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学情 分析教 学 目 标 基础性 目标 1.我能说明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我能说明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拓展性 目标 我能养成远离烟酒的良好的习惯。挑战性 目标 我能主动宣传酗酒、吸烟的危害,帮助他人树立远离烟酒的健康生活理念。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说明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说明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教学难点 养成远离烟酒的良好的习惯。教法 学法 通过探究、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经过自主学习后,在讨论交流中加强对所学内容的认识。教 学 过 程环节 教师活动(问题引导) 学生活动(问题解决) 设计思路情 境 导 入 【引入】 事例一:前几年,唐山市某县一名初中男生因过生日,家长给了20元钱,他买了白酒以及其他食品与两个伙伴一起吃喝,结果这名学生因喝酒过量而酒精中毒,医生检查发现他心率严重失调,最后终因心脏功能衰竭而死。 事例二:法国一个俱乐部举行过一次吸烟比赛,一个连续吸了60支香烟的人得了冠军,但是他还没有来得及领奖就死了,其他参加比赛的人都因为生命垂危被送到医院抢救。 倾听,并积极思考 通过具体事例导入,尤其是资料一,贴近生活,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快速进入课堂。问 题 解 决 问题组一 如何用10ml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分别配制体积分数为5%、15%、20%、25%的酒精? 2.在不同浓度的酒精中,水蚤的心率有何变化?根据给出的实验结果完成课本104页图26-2绘制曲线图。 清水5%10%15%20%10 s内心跳次数33242118死亡3.酗酒对人体有何影响? 4.酒精对人体完全没有好处吗? 问题组二: 1.比较课本105页表26-1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的癌症死亡率,能说明什么问题? 2.吸烟对人体有哪些影响? 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了解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困难,掌握学情。 教师适时点拨,强调重难点知识,且进行相关知识的拓展。 问题组三: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 2.在我们的班上和校园中是否有吸烟和酗酒的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做? (发散性题目,答案合理即可) 1.高浓度溶液配制低浓度溶液,即稀释,往75%的酒精里加定量的水就可以。假设配制5%的酒精,需加水xml. 10×75%/(10+x)=5% x=140ml其它以此类推。 2.酒精会抑制水蚤的心率,高浓度酒精会引起水蚤死亡。 3.酗酒引起神经中枢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俗称“醉酒”。 酗酒还引起人体很多器官的病变。 孕妇酗酒还会引起胎儿发育障碍或智力低下,严重者还会造成胎儿畸形。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不应该饮酒,更不应该酗酒。 4.成年人、适量饮酒可以解除疲劳,促进消化,扩张血管等。 5.吸烟有害健康。 6.危害吸烟者的健康。 孕妇吸烟,影响胎儿健康,严重者导致畸形。 青少年吸烟会降低记忆力,影响身体生长发育。 吸烟污染环境,使不吸烟者被动吸二手烟。 针对问题组,组内展开讨论。 学生代表就问题组内题目进行展示。 通过探究活动,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学习稀释溶液,为九年级化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内进行合作。 进一步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拒绝什么,做到什么,观看微课后,学生会有进一步认识。课 堂 小 结 请学生谈谈本节课收获,教师对照教学目标总结。达 标 检 测 基础性训练 1、酒精中毒的主要原因是过量的酒精麻痹并抑制人的( A ) A.中枢神经系统 B.消化系统 C.呼吸系统 D.循环系统 2、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有( D ) A.易引发肺癌 B. 易引发高血压 C.易引起冠心病 D.前三者都正确 3、禁止酒后驾车的原因是过量的酒精抑制人的( B ) A.运动系统 B.神经系统 C.内分泌系统 D.循环系统 4、世界卫生组织将“世界无烟日”定在每年的( B ) A.4月31日 B.5月31日 C.6月31日 D. 4月25日 拓展性训练 判断 (1)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不该喝酒、吸烟。( √ ) (2)长期吸烟的人不能戒烟,否则会生病。(× ) (3)吸烟虽然对自己有危害,但对其他人影响不大。( × )课后作业 必做:问题解决导学方案上的相关习题。 选做:以“不吸第一支烟”为主题,办一张手抄报。板书设计 26.1 远离烟酒 一、酗酒危害人体健康 二、吸烟危害人体健康教学反思沁县“长治好课堂”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课题 26.1 远离烟酒备课人 王艳花 审核人 冯慧慧教 学 分 析 教 材 分 析 课标要求: 1.说明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说明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内容介绍了酗酒、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教育青少年从小养成不酗酒、不吸烟的良好生活习惯。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乃至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学情 分析教 学 目 标 基础性 目标 1.我能说明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我能说明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拓展性 目标 我能养成远离烟酒的良好的习惯。挑战性 目标 我能主动宣传酗酒、吸烟的危害,帮助他人树立远离烟酒的健康生活理念。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说明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说明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教学难点 养成远离烟酒的良好的习惯。教法 学法 通过探究、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经过自主学习后,在讨论交流中加强对所学内容的认识。教 学 过 程环节 教师活动(问题引导) 学生活动(问题解决) 设计思路情 境 导 入 【引入】 事例一:前几年,唐山市某县一名初中男生因过生日,家长给了20元钱,他买了白酒以及其他食品与两个伙伴一起吃喝,结果这名学生因喝酒过量而酒精中毒,医生检查发现他心率严重失调,最后终因心脏功能衰竭而死。 事例二:法国一个俱乐部举行过一次吸烟比赛,一个连续吸了60支香烟的人得了冠军,但是他还没有来得及领奖就死了,其他参加比赛的人都因为生命垂危被送到医院抢救。 倾听,并积极思考 通过具体事例导入,尤其是资料一,贴近生活,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快速进入课堂。问 题 解 决 问题组一 如何用10ml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分别配制体积分数为5%、15%、20%、25%的酒精? 2.在不同浓度的酒精中,水蚤的心率有何变化?根据给出的实验结果完成课本104页图26-2绘制曲线图。 清水5%10%15%20%10 s内心跳次数33242118死亡3.酗酒对人体有何影响? 4.酒精对人体完全没有好处吗? 问题组二: 1.比较课本105页表26-1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的癌症死亡率,能说明什么问题? 2.吸烟对人体有哪些影响? 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了解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困难,掌握学情。 教师适时点拨,强调重难点知识,且进行相关知识的拓展。 问题组三: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 2.在我们的班上和校园中是否有吸烟和酗酒的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做? (发散性题目,答案合理即可) 1.高浓度溶液配制低浓度溶液,即稀释,往75%的酒精里加定量的水就可以。假设配制5%的酒精,需加水xml. 10×75%/(10+x)=5% x=140ml其它以此类推。 2.酒精会抑制水蚤的心率,高浓度酒精会引起水蚤死亡。 3.酗酒引起神经中枢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俗称“醉酒”。 酗酒还引起人体很多器官的病变。 孕妇酗酒还会引起胎儿发育障碍或智力低下,严重者还会造成胎儿畸形。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不应该饮酒,更不应该酗酒。 4.成年人、适量饮酒可以解除疲劳,促进消化,扩张血管等。 5.吸烟有害健康。 6.危害吸烟者的健康。 孕妇吸烟,影响胎儿健康,严重者导致畸形。 青少年吸烟会降低记忆力,影响身体生长发育。 吸烟污染环境,使不吸烟者被动吸二手烟。 针对问题组,组内展开讨论。 学生代表就问题组内题目进行展示。 通过探究活动,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学习稀释溶液,为九年级化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内进行合作。 进一步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拒绝什么,做到什么,观看微课后,学生会有进一步认识。课 堂 小 结 请学生谈谈本节课收获,教师对照教学目标总结。达 标 检 测 基础性训练 1、酒精中毒的主要原因是过量的酒精麻痹并抑制人的( A ) A.中枢神经系统 B.消化系统 C.呼吸系统 D.循环系统 2、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有( D ) A.易引发肺癌 B. 易引发高血压 C.易引起冠心病 D.前三者都正确 3、禁止酒后驾车的原因是过量的酒精抑制人的( B ) A.运动系统 B.神经系统 C.内分泌系统 D.循环系统 4、世界卫生组织将“世界无烟日”定在每年的( B ) A.4月31日 B.5月31日 C.6月31日 D. 4月25日 拓展性训练 判断 (1)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不该喝酒、吸烟。( √ ) (2)长期吸烟的人不能戒烟,否则会生病。(× ) (3)吸烟虽然对自己有危害,但对其他人影响不大。( × )课后作业 必做:问题解决导学方案上的相关习题。 选做:以“不吸第一支烟”为主题,办一张手抄报。板书设计 26.1 远离烟酒 一、酗酒危害人体健康 二、吸烟危害人体健康教学反思沁县“长治好课堂”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课题 26.2 拒绝毒品备课人 王艳花 审核人 冯慧慧教 学 分 析 教 材 分 析 课标要求 1.举例说出常见的毒品及其危害。 2.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内容介绍了毒品的种类的危害,教育青少年珍爱生命,终身拒绝毒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认识毒品,加强自身防范。学情 分析教 学 目 标 基础性 目标 我能举例说出常见的毒品及其危害。拓展性 目标 我能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挑战性 目标 我能主动向他人宣传毒品的危害,说服他人拒绝毒品。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常见的毒品及其危害。 教学难点 认同拒绝毒品。教法 学法 通过大量的图片展示,形成直观认识。在具体事例的讨论中,进一步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最后通过演说,能够向他人宣传。教 学 过 程环节 教师活动(问题引导) 学生活动(问题解决) 设计思路情 境 导 入 【引入】 播放视频:《中国禁毒史》 观看视频,思考 以中国禁毒史导入,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的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出示目标 PPT出示目标 学生齐读目标 使学生明确本节目标问 题 解 决 【引导】请同学们思考,从林则徐虎门销烟开始,我国为什么要举全国之力,进行禁毒? 问题组一: 1.你知道的毒品有哪些? 2.毒品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有什么危害? 3.吸毒危害如此巨大,为什么吸毒者不果断戒断毒品呢? 【引导】毒品毒害太深,我们需要行动起来,拒绝毒品。 问题组二: 1.拒绝毒品,国家、社会,做出了哪些努力? 拒绝毒品,我们个人可以做什么? 问题组三: 假如沁县实验中学的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要招聘小讲解员,请你发表自己的竞聘演说,限时1分钟。 1.毒品就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毒品对个人的危害。 (1)吸毒会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 (2)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3)影响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 (4)还会影响正常的生殖能力 (5)由于吸毒者经常共用不洁注射器注射毒品,因此还可能感染乙型肝炎、艾滋病等疾病 毒品会造成家破人亡。 毒品危害社会稳定。 3.人脑中本来就有一种叫做类吗啡肽的物质,用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吸毒后,外来的吗啡肽进入人体,减少并抑制了类吗啡肽的分泌,最终使类吗啡肽完全停止分泌,只能靠摄入外界的吗啡肽来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一旦停止吸毒,人的生理活动就会出现紊乱,这就是所谓的“上瘾”。这种戒断反应的痛苦反过来又促使吸毒者千方百计地维持吸毒状态。 1.国家立法禁止吸毒、贩毒。长期打击吸毒、贩毒等行为。 社会进行禁毒宣传。 2.加强个人防范,拒绝毒品。积极宣传,遇到有人吸毒、贩毒,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采用合适的方式报警。 选出学生代表,用本节课的知识进行限时1分钟的演说。 通过阅读课文获取信息,锻炼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课文获取信息并总结归纳,锻炼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阅读《问题解决导学方案》,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在小组合作中,进一步全面了解为了禁毒,国家、社会、个人的做法。 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课 堂 小 结 请学生谈谈本节课收获,教师对照教学目标总结。达 标 检 测 基础性训练 1.林则徐在虎门硝烟时焚烧的是( D ) A.外国香烟 B.海洛因 C.冰毒 D.鸦片 2.生产鸦片、吗啡、海洛因的主要原料是( A ) A.罂粟果 B.核桃果 C.白果 D.大麻果实 3.“吸毒一口,落入虎口”,毒品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可能传播艾滋病等疾病 B.毒品能损坏人体多种系统的功能,降低人体免疫力 C.用注射器“吸毒”的人,一般是将毒品直接注入人体中 D.某人只要看到锡纸、打火机或注射器,毒瘾就会发作,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拓展性训练 1.吸毒成瘾是因为吸毒后,人体内的什么物质分泌受影响 ( A ) A.类吗啡肽 B.生长激素 C.肾上腺素 D.胃液课后作业 必做:《问题解决导学方案》本节内容相关习题。 选做:写一篇300字的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小讲解员的竞聘演说稿。板书设计 26.2 拒绝毒品 一、毒品是什么 二、毒品有什么危害 三、拒绝毒品教学反思沁县“长治好课堂”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课题 26.3关注健康备课人 陈清凤 审核人 冯慧慧教 学 分 析 教 材 分 析 课标要求: 1.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关注安全用药。 2.设计并配备家庭药箱。 3.尝试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 4.说出健康新概念。学 情 分 析教 学 目 标 基础性 目标 我能读懂药品说明书,举出常用的药品名字。拓展性 目标 我能明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两个名词。挑战性 目标 我能说出健康的定义,并谈谈自己对健康的认识。教学 重难点 重点 如何安全用药?难点 如何合理使用家庭药箱?教法 学法 观察法,讨论归纳法,直观教学法。教 学 过 程环节 教师活动(问题引导) 学生活动(问题解决) 设计思路情境 导入 【引入】同学们,为了我们自己或家人的健康,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小组讨论,如何安全用药? 出示本节课的课题,引发学生探讨。出示 目标 PPT出示目标 学生齐读目标 使学生明确本节目标。学 习 内 容 核心问题组一:你会安全用药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该法的要求是什么? 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 药品标签和说明书必须注明哪些信息? 在服用药品前应该做到哪些注意事项? 抗生素有什么作用? 滥用抗生素有什么危害? 为什么抗生素能杀死细菌或抑制细菌的生长? 你服用哪些抗生素?它有什么作用?效果好吗? 我们应该怎样安全服用抗生素?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应该如何安全用药? 核心问题组二:你知道如何配备家庭药箱吗? 关注健康,首先应从哪里做起? 家庭药箱有什么作用?同学们举例说明。 家庭药箱中应该配备哪些医用器具? 家庭药箱中应该配备哪些外用药和内服药? 药箱中配用的一些内服药各有什么作用?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标识各是什么?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怎样使用? 核心问题组三:急救方法和健康新概念 生活中的我们有时会遇到溺水、触电、中暑或煤气中毒等紧急情况,这时需要对患者进行急救处理,请你简单地介绍一下下面两种急救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 人工呼吸: 胸外心脏按压: 2.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健康就是指身体上没有疾病,健康等于没病,没病就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新概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3.健康新概念的核心是什么 一个人的健康不仅要有个体方面的健康,而且还需要优美的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使生活环境变得更美好,从而让生活更美好,身体更健康? 学生阅读文本113页。 学生阅读文本114页。 小组交流自己家庭药箱的医用器具和配备药品。 几个学生讲述自己使用家庭药箱中药品或医用器具的经历。 阅读文本115页。并回答问题。 学习不离课本,围绕目标,问题环环相扣。 提高学生积极性。达 标 检 测 基础性训练: 关注健康首先要安全( )。 滥用( )也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关注健康首先要从( )做起,每个家庭最好配备一个家庭( )。 家庭药箱内主要存放( )、( )和( )。 拓展性训练: 1.急救方法包括( )和( )。 2.遇到情况严重的患者,在急救的同时,还应立即拨打( ),寻求有效和及时的救治。 3.碘酒和眼药水一任家庭药箱中属于( )。 挑战性训练: 黄连素和板兰根可以分别用于治疗( )和( )。 健康包括( )、( )和( )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这是健康的新概念。 药物可分为( )和( )。其中,( )是必须凭执业医师一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购买,并谨遵医嘱使用的药物。课后 作业 必做 基础反思与课本自我评价 选做 能力测控课 堂 小 结 关注健康 安全用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 严禁滥用抗生素 家庭药箱 (1) 配备医用器具、外用药和内服药 (2) 遵循针对性和急救性等基本原则 (3) 处方药(RX)和非处方药(OTC)教 学 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