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25章疾病与免疫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2022学年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25章疾病与免疫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沁县“长治好课堂”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
课题 25.1 传染病
备课人 陈清凤 审核人
教 学 分 析 教材 分析 课标要求 1.列举常见的传染病。 2.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学情 分析
教 学 目 标 基础性 目标 我能说出常见的传染病
拓展性 目标 我能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以爱滋病为例说明。
挑战性 目标 我能举例说出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学生讨讨交流、教师加以补充说明)。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难点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三个预防措施
教法 学法 探究法、讲授法、小组合作交流、文本阅读法等。
教 学 过 程
环节 教师活动(问题引导) 学生活动(问题解决) 设计思路
情境 导入
出示 目标 PPT出示目标 学生齐读目标 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学 习 内 容 核心问题组一: 1.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区别是什么? 2.传染病根据传播途径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3.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什么? 核心问题组二: 1.列举常见的传染病。 2.说出常见的传染病类型。 3.说出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 4.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哪些? 核心问题组三: 1.艾滋病传播途径有哪些? 2.预防艾滋病的措施有哪些? 3.如何对待艾滋病患者? 学生先阅读文本84页、85页。 1.学生先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再通过阅读文本后回答问题。 2.对于学生回答不完整的内容,教师加以引导,帮助解决。 3.完成教学设计问题后可由学生提出相关传染病的问题,大家讨论共解决。 先自主阅读课本90,91页的内容,有疑惑的部分用红笔进行标注, 然后进行合作探究解决存在的困惑。 以小组为单位,组长组织讨论总结,分配问题到小组,小组派代表进行讲解展示(结合图片,课件)。 激发学生的思考 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达 标 检 测 基础性训练 1.传染病是指由( )大量生殖引起的,能够在( )与( )之间、( )与( )之间,以及( )与( )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2.不同的传染病是由不同的( )引起的。 3.病原体的种类很多,包括( )、( )、( )和( )等。 4.传染病的四大类型有( )、( )、( )、( )。 5.传染病的传播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的环节是( )、( )和( )。 6.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切断( )和保护( )。 拓展性训练 1.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 )和( )等。 2.目前针对( )病还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3.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毒感染者都不应该参与任何形式的( )和( )捐献。 4.为了预防艾滋病必须打击( )、( )、( )等不法行为,不与他人共用( )、( )或其他可能被( )污染的物品。 挑战性训练 1.由细菌引起的传染病是( ) A.蛔虫病 B.肺结核 C.流行性感冒 D.手癣 2.以下四组疾病中不全属于传染病的一组( ) A蛔虫病和小儿麻痹症 B破伤风和狂犬病 C.流行性感冒和肝炎 D坏血病和艾滋病 3.蛔虫的成虫主要寄居在人体的哪个器官( ) A.大肠 B.小肠 C.胃 D.肝脏 4.下列各组中,都属于病原体的一组是( ) A使人肺结核的结核杆菌和患了狂犬病的疯狗 B使人感染非典型性肺炎的病毒和人蛔虫卵 C传播疟疾的蚊子和流感病毒 D含有猪肉绦虫幼虫的“米猪肉"和致癌物质焦油
课后作业 必做:导学案基础反思题 选做:能力测控题
课 堂 小 结 常见的传染病 一、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腮腺炎、麻疹、百日咳等 二、消化道传染病:蛔虫病、蛲虫病、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 三、血液传染病:乙型肝炎、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等 四、体表传染病:血吸虫病、沙眼、狂犬病、淋病等
教学 反思
沁县“长治好课堂”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
课 题 25.2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
备课人 任菊英 审核人 冯慧慧
教 学 分 析 教 材 分 析 课标要求: 1.举例说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的病因及其预防措施。 2.举例说出我国发病率高的癌症和预防的主要措施。 3.能利用图文信息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自己的观点。 4.确立健康的生活理念。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二十五章二节内容。本节从我们身边常见心血管疾病及癌症为切入点,强调生物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教学内容来自于生活,用于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在学生们初步了解人体各大系统的生理功能及传染病之后,指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某些常见疾病及探究发病原因。
学情 分析
教 学 目 标 基础性目标 1.说出冠心病的常见类型、主要症状。 2.关注癌症的危害。
拓展性目标 举例说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的病因,及其危害。
挑战性目标 描述恶性肿瘤的形成过程
教学重难点 举例说出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病因及其预防措施
教法学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 学 过 程
环节 教师活动(问题引导) 学生活动 (问题解决) 设计思路
情 境 导 入 师PPT出示中国“死亡杀手”排行榜,仔细分析这份资料,来探讨疾病对健康的影响。然后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明确本节的学习目标。 学生从中得到信息: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正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 让学生能从资料中提炼出关键信息;引起学生对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关注
出示目标 PPT出示目标 学生齐读目标 使学生明确本节目标
问题解决 核心问题组一:心血管疾病 问题1:什么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哪些? 问题2:同学们想一想:构成心脏的心肌细胞所需要的营养由谁提供?所排出的废物由谁运走呢? 问题3:冠状动脉位置在哪里?作用是什么?导致冠心 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教师结合PPT图片进一步讲解冠状动脉的位置及作用。 问题4:能归纳出冠心病的常见类型、病因、主要症状及防治措施吗? 核心问题组二:癌症 问题1:什么是癌症?常见癌症有哪些?青少年和儿童中发病率很高的癌症是什么?这种疾病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问题2:生活中的致癌因子有哪些?如何降低癌症的发病率? 学生认真阅读课本91页至92页内容,自主完成。 认真观看课件并思考。 学生思考并展示 通过课件直观认识冠状动脉位置,理解作用。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增强关注健康意识。
达 标 检 测 基础性训练 1. ________、_______、吸烟、_______饮食和缺乏_________等会引发冠心病。预防冠心病的有效方法是_______________,提高防治意识。 拓展性训练 2.每年的_月_日是世界癌症日________又称为恶性肿瘤,是当前危害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_______是循环系统的一种恶性增生性病变,在青少年和和儿童中发病率很__________。 挑战性训练 3.人体正常细胞在______作用下,可发生癌变成为_____,它在人体内不受_______地分裂和生长,会形成小肿瘤,并进一步发展为_______。
课堂小结 请学生谈谈本节课收获,教师对照教学目标总结。
课后 作业 必做:本节练习册基础反思的题 选做:本节练习册能力测控的题
板 书 设 计 25-2 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 1. 心血管疾病 2. 癌症 (1)恶性肿瘤的形成 心绞痛 (1)例子:冠心病 心肌梗死 正常细胞 致癌因子 癌 猝死 细胞 — 小肿瘤 ——恶性肿瘤 (2)防治措施 (2) 防治措施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预防为主 硝酸甘油(舌下含服)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 学 反 思
沁县“长治好课堂”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
课 题 25.3 免疫
备课人 王艳花 审核人 冯慧慧
教 学 分 析 教 材 分 析 【课标要求】 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疾病与免疫》这一章,是初中生物最后一个单元“健康地生活”的首要章节,地位十分突出。传染病和免疫这两节内容,介绍了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预防措施,列举了艾滋病、甲肝的传播途径,突出了计划免疫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措施。这样的内容让学生懂得传染病和免疫的基本知识,为他们以后积极健康地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情 分析
教 学 目 标 基础性 目 标 我能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拓展性 目 标 1.我能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2.我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挑战性 目 标 我能积极参与到疫苗接种当中,并向周围人宣传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积极配合疫情防控。
教 学 重 难 点 教学重点 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教学难点 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教法 学法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等环节,在讨论、表演、默写和讲解习题等多种活动中,感受免疫学知识对于日常生活的指导性作用。
教 学 过 程
第1课时 (新授课)
环节 教师活动(问题引导) 学生活动(问题解决) 设计思路
情 境 导 入 【引入】 同学们,我们的周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病原体,比如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那为什么我们没有经常生病呢?在同一间教室,为什么有的同学轻易感冒,有的同学很少感冒? 学生间展开交流: “我身体棒” “我身体素质好” “我抵抗力强” “我免疫力强”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生活走进生物学,突出生物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出示 目标 PPT出示目标 学生齐读目标 使学生明确本节目标
问 题 解 决 问题组一: 什么是免疫? 问题组二: 1.人体有几道免疫防线?分别是什么?(观看微课一) 2.人体的免疫器官有哪些?淋巴细胞是不是免疫细胞? 3.抗原是不是病原体?抗体有什么功能? 4.特异性免疫是不是生来就有的?能不能针对所有的病原体?(观看微课二) 5.疫情当前,我们不接种疫苗,行不行?免疫有什么功能 (观看微课三) 问题组三 疫苗是灭活的抗原。我们接种过的疫苗,是怎样起到免疫作用的?(观看微课四)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101页,提炼出相关信息。 学生阅读课本97页、98页后,以及《问题解决导学方案》“重要概念剖析”后,填写表格、回答问题,进行组内交流。 1.人体有三道免疫防线:①皮肤和黏膜②杀菌物质和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③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2.人体的免疫器官主要有扁桃体、胸腺、骨髓、脾和淋巴结。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是主要的免疫细胞。 3.抗原是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病原体。抗体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可以快速识别并与抗原结合,利于吞噬细胞快速将抗原消灭。而且能较长时间留在体内,当同样的病原体入侵,留存在体内的抗体就会迅速识别并与之结合,利于吞噬细胞快速消灭病原体。 4.特异性免疫是在病原体入侵之后,才能建立起来的。只针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所以称之为特异性免疫。 5.接种疫苗,可以提高人体对新冠肺炎的抵抗力,是预防、控制和消灭新冠肺炎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免疫有三大功能:防御;自身稳定;免疫监视。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总结的能力。 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在互动中沟通的能力。
达 标 检 测 基础性训练: 人的胃液能杀死所吃食物中90%的病原体,这种免疫机能属于( B ) 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 B.人体的第二道免疫防线 C. 人体的第三道免疫防线 D.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拓展性训练: 下列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D ) 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链球菌 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D.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 挑战性训练: 查看自己的《儿童预防接种证》,统计自己体内的不同抗体,可以预防哪些疾病。(课后完成)
课堂小结 请学生谈谈本节课收获,教师对照教学目标总结。
课后 作业 必做:《问题解决导学方案》上的相关习题。 选做:为自己家制定一份疫情防控的计划书。
板 书 设 计 25.3 免疫 一、免疫 二、免疫的类型 1.非特异性免疫:第一、二道防线 2.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三、计划免疫 四、免疫的功能
第2课时 (整合复习课)
知识 结构图 传染病和免疫 传染病 常见的传染病 传染病传播的三个环节 传染病的预防 免疫 人体的三道免疫防线 免疫的类型 计划免疫
导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问题引导) 学生活动(问题解决) 设计思路
问 题 解 决 一、学生默写核心知识,教师巡视,掌握学情。 1.传染病是什么?传染病有什么特点? 2.病原体有哪些? 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什么? 4.传染病怎样预防? 5.人体的三道防线分别是什么? 什么是抗原?什么是抗体? 7.免疫的类型有哪些?分别有什么特点? 通过核心知识的默写,哪些知识已掌握,哪些知识还待掌握,使学生做到心里有数。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待掌握知识点要加强理解记忆。 学生将所默写的核心知识,在组内进行互评,以此检测哪些知识点还需理解及记忆。
二、小演员们分角色表演话剧“***村抗疫记”。和其它学生一起用心观看表演。 表演结束后,请大家说出“我最喜欢的演员”,并说明理由。 分角色表演或观看表演,体验免疫知识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 置身于抗击疫情的真实场景中,学生亲自参与疫情防控,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感觉、体验认识事物,通过直观感受学习知识。
达 标 检 测 基础性训练 1.以下关于免疫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B.抗体和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 C.特异性免疫是在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 D.计划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 2.在流行性感冒的多发季节,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拖地、喷洒消毒液,并用湿布擦拭门窗桌椅。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这些预防措施及传染病类型分别是( ) A.切断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染病 B.保护易感人群、呼吸道传染病 C.保护易感人群、消化道传染病 D.消灭病原体、消化道传染病 拓展性训练 1.下列有关新冠肺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容易发生变异。 B.新冠病毒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人体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病毒。 C.对新冠病毒肺炎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 D.预防新冠病毒感染,个人要做好自我防护,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等。 2.2018年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死亡数排在前2位的是艾滋病、肺结核。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结核杆菌、艾滋病病毒都属于传染源 B.与艾滋病患者的一般接触,不会使人感染艾滋病 C.青少年坚持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机体对传染病的防御能力 D.室内多通风可以预防肺结核,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看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3.近年来,城市养狗引起网上热议,为了你和他人的安全,请按有关规定文明饲养宠物。因为人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后就可能感染狂犬病,发病后死亡率几乎100%。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被咬伤后要及时注射抗毒血清和狂犬病疫苗 B.抗毒血清含有抗体,狂犬病疫苗属于抗原 C.注射抗毒血清和疫苗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给狗、猫等宠物及时接种疫苗可预防狂犬病
教 学 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