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昆虫的生殖与发育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3昆虫的生殖与发育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昆虫的生殖与发育》教学设计
课 题 昆虫的生殖与发育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材分析 1、《昆虫的生殖与发育》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二十一章第三节的内容。生物的生殖方式多种 多样,不同生殖方式的形成既体现了生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又展现了不同生物类群在连续性方面所表现的发展和进化。 2、本章先介绍植物生殖后,再介绍动物生殖和发育:包括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 育。着重突出了生物和发育与人类以及环境的关系,深刻体现了“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思路。体现了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突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通过观察家蚕和蝗虫的发育,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3、知道昆虫发育中有蜕皮现象。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家蚕生殖发育标本”,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以及表达交流、合作参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比较、阅读思考、分析讨论等多种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形成对昆虫的正确地认识。
教学重点 1、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 2、说出昆虫的生殖特点和两种不同发育过程。
教学难点 1、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联系实际区分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具准备 课件、微课视频、家蚕生长与发育标本、导学案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谜语导入:小时穿黑衣,大时换白袍。造间小圆屋,关门睡大觉。 (打一动物) 学生分享养蚕的经历,从学生的介绍中,初步感受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
导入新课 猜谜 习热情和兴趣,学生分享饲
养家蚕的经历,初步了解家
蚕发育过程。从身边熟悉的
昆虫入手,引出课题昆虫的
生殖与发育。
过渡:家蚕是一种典型的昆虫,接下来以家
蚕为例,一起学习昆虫的生殖与发育。 通过观察标本,直观感受家
环节一:合作探究,结合课本 P17 内容和家 观看标本,小组 蚕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多层
家蚕的生殖与发育 蚕标本,学生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家蚕一生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比较家蚕各时期形态结构及生活习性的特点? 合作并思考交流家蚕的生殖特点 次、全方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昆虫的生殖特点并认
环节二:重点比较家蚕幼虫期和成虫期不同 和发育过程 识家蚕发育的过程。
点。引出完全变态发育概念。
过渡:是不是所有的昆虫都是完全变态发育
呢?接下来以蝗虫为例共同学习昆虫的另一 结合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学
蝗虫的生殖与发育 种发育方式。 环节一:自主学习:结合课本 P18 页内容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蝗虫的一生经历了哪几个主要时期? 比较幼虫期和成虫期形态结构及生活习性异同点? 思考交流 生观察蝗虫发育过程的图片,并阅读其生活习性的文字介绍。由于有了家蚕生殖 发育特点学习的铺垫,学生
环节二:学生汇报,通过比较幼虫期和成虫 通过自主学习,能够发现并
期异同点,引出不完全变态发育概念。
总结蝗虫的发育特点。
过渡:昆虫有两种不同的发育类型,通过微
课归纳总结两种发育类型。
环节一:播放两种发育类型昆虫的微课。
环节二:通过表格进行类比昆虫的两种发育 本环节主要是梳理昆虫的
比较两种昆虫生殖与发育 类型,解决以下问题。 家蚕生殖方式、发育类型、发育时期、幼虫和成虫区别 蝗虫生殖方式、发育类型、发育时期、幼虫和成虫区别 比较这两种发育方式的异同点环节三:火眼金睛。 展示一些昆虫幼虫期的图片,回答成虫时期 观看视频,填充表格,思考交流 生殖和发育,强化学生对昆虫生殖发育特点的认识,通过直观的视频观看和表格对比,说出昆虫的生殖特点 和两种不同的发育过程。最
的名字,判断以上昆虫分别属于属于哪一种 后能够学以致用,判断生活
发育类型。 中常见昆虫的发育方式。
过渡:昆虫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学习昆虫生殖发育的特点,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学以致用,造福人类。 结合视频和本节所学内容,
环节一:合作探究:观看蝗灾和缫丝视频, 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让
昆虫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小组合作,探讨以下问题: 缫丝时蚕所处的发育时期是 。养蚕是为了获取蚕丝,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家蚕发育的 期。 蝗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 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 期,灭蝗的最佳时期 。 根据所学知识想想如何有效防治蝗灾? 观看视频,小组合作并思考交流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继而明白自身该如何对待学习。
环节二:学生汇报,师生总结蝗灾的防治措
施和提高缫丝产量的做法
结合视频和本节所学内容,
课堂总结 在与昆虫共生的过程中,人类用智慧既可以 克服蝗虫带来的灾难,也可以充分利用蚕茧缫丝走过丝绸之路辉煌历史,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善于发现勤劳用智的你们一定能在未来的昆虫科学研究中开辟出新的璀璨篇章,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 思考感受 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继而明白自身该如何对待学习。
板书设计
1、课堂上,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注意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 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比较、阅读等活动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视
频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让学生获得有关昆生生殖发育的最直接的感性认识,效果很好。 2、设计了一系列的讨论问题,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去探究,去展示,去交流。充分体现了学 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符合新课程所提倡的“面向全体学生,培养生物科学
教学反思 与改进 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 3、关于蝗灾的防治措施,学生发言积极踊跃,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有的同学想到 基因工程等。思维活跃。将生物知识与生活应用相结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
思维。 4、教学活动有时会在较大程度上“干预”学生的活动,我“放”的还不太大胆。还有一点体 会:在教学活动中,的确应该注意生物学知识的生活化,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主动观察,在
生活中学习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生物学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