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1.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一.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沪教版生命科学第二册第五章“生态系统”中的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第二课时。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知道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我的理解是本节课学生需要辨认各种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并能表述适应环境对于生物的意义。教材中保护色,警戒色,拟态各有两幅插图,信息库中有一个选用的雷鸟资料。为了更好达成教学目标我加入了如下资源:1)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的图片视频资料,用直观的方法让学生知道三种适应方式,并体验适应的普遍性。2)英国 18世纪的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蛾案例替代教材中选用的雷鸟资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案例分析讨论,说明适应的相对性。本课的学习将为下节课学习生态系统的概念打下良好的基础。2.学情分析通过《科学》学科的学习以及参观昆虫馆等实践经历,八年级的学生对于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适应现象并不陌生,但是这三者的概念辨认需要梳理,且学生对于适应的意义及其在进化中的地位缺乏系统、专业的表述。我校学生喜爱生命科学学科并且充满了好奇心,但是他们接受信息的方式还是偏向于具象的,所以本节课的设计顺应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提供图片、视频等直观的材料,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科概念。同时基于具体的、真实的案例的分析,帮助同学们养成适应和进化的生命观念。3.具体设计思路本节课以学生熟悉并喜欢的视频切入,整节课以一个游戏为主线贯穿始终,用游戏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每个学生变身一种生物,全员参与游戏,学生在游戏体验中知道生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的特点及其意义,感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解决了本节课的两个重点。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的教学顺应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提供图片、视频等直观的材料,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科概念。同时基于具体的、真实的案例的分析,帮助同学们养成适应和进化的生命观念。游戏中自然的将学生分成了三组,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分析英国桦尺蛾受工业污染影响的案例,得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突破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旨在利用具体的、真实的案例分析,帮助同学们养成适应和进化的生命观念。学生小组合作比较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的异同,让学生在讨论中感悟到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意义,从而解决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最后回归游戏,让学生验证游戏中每种生物的分类是否正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生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的特点及其意义(2)知道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过程和方法: (1)大量图片视频了解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感受适应的普遍性。(2)小组讨论并分析案例,理解生物的适应性如何形成及适应具有相对性(3)小组讨论比较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得出生物适应环境的意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理解并认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意义。(2)通过适应相对性的分析和讨论,养成辩证的科学思维方式。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生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的特点及其意义(2)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难点:(1)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三者之间的异同(2)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意义四.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教学技术 : 多媒体与游戏相结合的教学学习资源 : PPT课件,动物贴纸,台卡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师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导入 播放游戏视频“你根本不知道你身边有多少人” 提问:为什么游戏主视角的任务根本不知道身边与多少人? 观看视频 思考回答 用学生喜欢的游戏视频导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适应方式 学生游戏: 每人“变身”一种生物,通过观察同类坐一组 全程共有三次调整座位机会 保护色: 找一找:图片中有多少只蝴蝶? 比一比:蝗虫对比实验 提问 :两组实验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保护色的概念:动物具有的与其栖息环境相适应的色彩 展示图片:蚱蜢,罗纹蛾,东北虎 思考1: 保护色的体色与其栖息环境有什么关系吗? 思考2:保护色有什么作用 ※ 第1次调整座位 警戒色: 展示图片:毒箭蛙 警戒色概念:某些有毒牙、毒刺或恶臭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 展示图片:刺蛾幼虫,蓝环章鱼,大黄蜂 思考1:警戒色的体色与其栖息环境有什么关系吗? 思考2: 警戒色有什么作用 ※ 第2次调整座位 拟态: 找一找:看谁先找到我! 拟态的概念:指某些生物在外表形状或色泽斑纹等方面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 展示图片:角蝉,野蚕,枯叶蝶 视频:伪装大师螳螂 思考1:拟态的体型有什么特点? 思考2: 拟态有什么作用 ※ 第3次调整座位 相互关注交流 同类扎堆 看图数数 回答问题 看图片 思考回答 调整座位 看视频 看图片 思考回答 调整座位 看图找生物 看图片 看视频 思考回答 调整座位 游戏贯穿整节课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在玩中学,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生体验找蝴蝶游戏,分析蝗虫实验引出保护色的概念 用直观性图片来帮助理解保护色特点及意义,解决重点 用直观性视频引出警戒色概念 用直观性图片来帮助理解警戒色特点及意义,解决重点 学生体验找生物游戏,引出拟态的概念 用直观性图片来帮助理解拟态特点及意义,解决重点适应特点 以上讨论的大量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 案例分析:18世纪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蛾 小组讨论:18世纪初,1850年工业污染后,1950年环境整治后,这三个阶段分别是哪种颜色的桦尺蛾易被发现?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点出:适应和进化的生命观念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体会普遍性 小组讨论 表达交流 大量例子让学生体会适应普遍性 理解生物的适应性如何形成及适应具有相对性,突破教学难点适应意义 小组讨论并设计学习单:比较保护色,警戒色,拟态(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点和相同点) 组织学生表达交流 游戏验证:“你找到组织了吗?” 小组讨论并设计填写学习单 表达交流 验证分组情况 自主设计学习单比较三种适应方式的异同,得出适应的意义,突破教学难点 检验学习成果小结 视频: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在不断的自然选择中进行,生物有各种各样的“小技能”。 观看视频 体验适应的意义及生物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板书设计5.1.2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方式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 1.保护色2.警戒色3.拟态二. 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特点: 1.普遍性2.相对性训练与评价1.课堂训练: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比较保护色,警戒色,拟态备注:表达形式:形式不限(文字,图画,图表等都可以)2.过程性评价:分值 自评 组评参与的态度与学习习惯良好 2乐于主动参与课堂游戏 2积极开动脑筋并回答问题 1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善于倾听同伴意见 1小组讨论中善合作,敢表达 1思维有广度和深度 1思维有发散性、独特性、流畅性、变通性 1正确运用所学知识总结归纳 1合计 10附件1:学习单--小组合作1.讨论内容:比较保护色,警戒色,拟态 2.表达形式:形式不限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