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生物八年级第二册5.2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第1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教版生物八年级第二册5.2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第1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生态系统的结构
【设计思路】
1、课程标准
学习内容 学
5.2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5.2.1 生态系统的组成 B
5.2.2生态系统的功能 B
5.2.3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B
2、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属于上教版初中生命科学教材第二册第五章《生态系统》的第二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本节课整合了“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多种多样生态系统”的教材内容,该节课是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进一步加深,在种群和群落的概念上,帮助学生构建生态系统的概念,建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的思想,最终达成“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的教学目标。这节内容又是下一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习的知识基础。
3、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授对象是八年级学生。课前,学生已经构建了“栖息地能为生物提供基本的生活需要”、“所有生物都依赖于其他生物及无机环境维持生存”、“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等重要概念,对生物的营养方式已有所了解,为构建生态系统的概念奠定了基础。但是,八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处于发展阶段,理解生态系统的整体观以及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有机联系等知识内容还有较大的难度。
4、教学思路
本节课以草原情境为切入点,以概念图建构为教学载体,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步过渡到抽象层面的概念建构。通过学生对草原的观察活动,感知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具有多样性,不同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获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的知识体验。然后,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归纳、总结不同生态系统的共性,得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探索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构建生态系统概念图,通过“找食物”游戏构建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通过分析某种生物的作用,建立起“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观点,构建生态系统的科学概念。最后请学生概述本节收获,并利用所学知识,建立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观念,体现学科学习价值。
【教学目标】(第一课时)
1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各组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学会书写简单的食物链;会利用食物网分析生态系统的变化。
2能力目标 提高观察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学会运用概念图呈现生物学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建立生态系统整体观的科学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 分析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目的
创设情境 播放草原视频 观看视频 对生态系统有直观认识
回顾旧知 提问:在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请进行简单的描述。 思考并回答问题 回顾种群和群落概念
新课讲授: 生态系统的概念 提问:有没有肉眼观察不到的生物类群? 回答:腐生生物(微生物) 归纳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生物类群:①绿色植物,②动物,③腐生生活的生物
提问:这些生物想要生存,需要什么条件呢? 回答:阳光、空气、水等环境条件 建立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提问: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是什么? 通过探究动物、植物、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建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概念。 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指导学生讨论 4人小组合作讨论:如果缺乏某一成分,生态系统会发生什么变化?
食物链 小游戏:找食物 分别戴上不同成分的面具,找到自己的食物,并抓住他(她)的衣角,站成一排 建立食物链的概念
提问:如何用简单的语言或符号来表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捕食关系? 回答:在生物和生物之间画上箭头
利用谚语、歇后语等形式,请学生写出食物链 书写食物链 归纳食物链书写的注意事项
食物网 呈现某草原生态系统动植物图片: 提问:1.有几条食物链?它们构成了什么? 2.若过度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有什么影响? 根据问题进行回答 1建立食物网的概念 2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建立生态系统整体观的科学观点。
课堂小结 播放《流浪地球》片段 观看视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的家园。
提问:看完视频,据今天所学知识,你有何感受与启示? 根据所学知识与视频内容回答问题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