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生物八年级第二册6.2城市居室环境-居室污染的来源、危害及其防治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教版生物八年级第二册6.2城市居室环境-居室污染的来源、危害及其防治教案

资源简介

《居室污染的来源、危害及其防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城市生态”的主要内容之一。本课着重探究居室污染的类型与发生原因及居室环境污染的防治。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保护居室环境的重要性,了解如何预防和控制居室不同类别的污染,并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保证人们的健康。同时使学生懂得参与营造和维护一个有利于健康的居室环境的重要性,形成关爱家人、关爱生命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一定的理论和技能,并且通过前六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生物圈中各类群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有了大致的了解,还有这个时期的学生已经开始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所以第八单元的内容刚好可以替学生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能真正认识到健康的涵义和重要性。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条件力争开全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等活动。
三、设计思路
根据国内一项调查,我国城市居民每天在室内的时间将近22小时,室内环境如何至关重要。近年来因居室环境污染而导致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然而我们往往只关注大气污染、水污染等情况,却忽视了隐藏在我们身边的危害健康的室内污染。因此这节课对于指导学生关注身边环境,更健康的生活有着重大的意义。
本课首先在课前请学生为自己家的居室环境打分,同时根据得分情况引导学生针对调查显示的问题小组合作查阅资料初步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能力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调查表及收集的资料再进行备课,可以将教学内容准备地更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更好地与学生互动交流。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出示一组真实案例“室内隐形杀手残害生命,污染环境,给人类的生存敲响了警钟!!!” 使学生初步了解居室污染的现状,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从而更好的投入到下面的学习中。学生根据课前所查阅的内容,分组介绍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防治措施,教师给予引导及补充,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关注课堂效率的提高,而学案可以很好的兼顾课堂气氛与课堂效率,达到双赢的目的。而课外拓展“我是家居环保师”这一活动,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重视度,也可使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同时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可得到进一步锻炼。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而学生准备的资料却很多也很好,没有参与交流的不管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种遗憾。因此课外小报的形式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以更多的形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人而异的交流方式,使学习活动变得多种多样,相信学生学习兴趣也会随之增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
居室环境污染的类型与发生的原因;
(2)懂得居室环境污染的防治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居室环境现状调查,了解居室环境的污染状况,从而引起关注。
(2)通过课堂讨论、分析,认识居室环境污染的特征。
(3)通过查阅资料,探究居室污染的防治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懂得关注自己的居住质量,提高居室环境保护的意识。
2、学会关注身边事,提高生活质量,科学生活,关爱生命健康。
3、通过收集、调查、发言,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影响居室环境质量的几个主要原因及对人体的危害;防治居室污染的措施。
难点:居室环境污染中化学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的具体内容。
四、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做好家居环境调查表,根据打分状况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污染的来源及危害;同时小组探究居室污染的防治措施。
2、教师根据学生的调查表及相关资料准备课件及教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说明
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知道人生的一半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因此大家都在努力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这也是关爱自我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室装修越来越漂亮,越来越豪华。可正可谓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对于大气污染、水污染我们高度关注,但对于居室环境中隐藏的危害我们健康的污染物却被我们忽略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居室中的污染物吧。 学生欣赏一些家居装修图片,谈谈自己的直观感受。(舒适、豪华、漂亮等) 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一些居室的装修图片,唤取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引入新课――居室污染及防治。
居室污染及防治 出示一组真实案例“室内隐形杀手残害生命,污染环境,给人类的生存敲响了警钟!!!” 学生看案例及数据,感受室内污染危害的严重性。 通过真实的案例,触目惊心的数据,使学生初步了解居室污染的现状,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从而更好的投入到下面的学习中。
1、化学污染物(1)甲醛(2)香烟(3)厨房油烟 1、当我们进入刚装修好的房子时会有什么感受呢?2、这些其实都是化学性气体污染在作怪。接下来就让我们到杨女士家,了解一下她们家的污染状况,听一听专家的建议。3、出示不同浓度甲醛的人体健康效应图表(图表中用绿、黄、红来标出不同浓度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4、出示:吸烟的危害(一组数据)5、课堂调查家庭吸烟者状况6、表格示烟雾中的有害成分及对健康的危害并加以说明。7、教师补充:吸烟有害健康已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然而生活中还有一种烟雾它的危害性不亚于二手烟,却被我们所忽略了,那就是厨房油烟。据测定厨房油烟中有22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有亚硝酸胺等致癌物质。课堂调查油炸食品食用状况。我们都知道油炸食品有致癌物,可是却很少知道油炸食物需要高油温,而油温越高,油烟中产生的致癌物就越多。所以为了你的健康也为了你们家厨师的健康,请少吃油炸食品。也请大家今天回家后给父母提个建议:为了家庭健康,炒菜油温不必太高,最好煮菜要戴口罩。 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谈感受。(刺鼻、臭鸡蛋味等)2、学生观看视频,同时考虑问题:杨女士家受到了什么污染?污染来自于哪里?如何防治?学生根据视频及课本知识讲述甲醛的来源、危害及防治。3、学生根据图表,找出甲醛浓度的标准限量。4、学生根据课前所查资料介绍影响健康的其他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油漆、热水器、香烟等)5、学生参与调查,举手示意。6、寻找凶手(一氧化碳、尼古丁、苯并芘等)7、学生讨论如何避免二手烟的伤害?(要求家人不吸烟、拿一些数据给家人看等)8、学生参与举手示意。 由于缺乏化学常识,学生对各种化学性气体的污染比较陌生,通过让学生回忆曾经接触过的化学气味可以加深理解引起共鸣,同时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点滴。截取的新闻片断视频资料对于学生来说更直观更具说服力。带着问题看视频学习效率更高,同时也使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和提高。图表具有直观、概括性强的特点,通过甲醛浓度与健康效应的联系,可使学生对甲醛认识由感性阶段发展到理性阶段,进而对甲醛的危害有进一步认识,引起学生的关注。课前查阅资料可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使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通过课堂交流,可使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得到锻炼,也可增加中等生的学习自信心。通过一组数据可使学生对于吸烟的危害及二手烟的危害有进一步的认识,科学数据根据说服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真切体会到吸烟者数量庞大。寻找凶手这一活动使学生对于香烟的危害有一个理性的认识通过讨论交流,学生不仅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也学会了关爱自己和关爱家人健康的方式、方法。通过了解厨房油烟的有害性及防治方法,使学生学会关爱自身健康和家人健康。
2、物理性污染物(1)电磁波污染(2)放射性物质:氡 过渡:空气污染往往有刺激性味道引起人体不适容易被察觉,但有些污染它们无色、无味、无形却无处不在而且潜伏期长,这就是物理性污染。1、当我们长时间看电视时,会有何感觉?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2、出示多种电器教师补充:多吃胡萝卜、西红柿、海带、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VA、VC和蛋白质的食品,加强肌体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看完电视后应及时洗脸,因为电视机发射的电子束可使荧光屏表面和周围空气产生大量的静电荷,能把室内的灰尘聚集起来并附着在人的脸上,如果不及时清洗,可引起毛孔堵塞,使人脸上出现斑疹。3、出示图片:豪华卫生间。教师补充:专家建议在购买石材时,应让商家出示合格证明,用于室内的应为A类产品,而不能只求贵或美。同时介绍我国的石材技术已处于世界先进行列,我们不必一味追求、迷信进口产品。 1、学生交流感受,并讲述原因。(眼睛干涩、头晕、耳鸣、失眠等症状)2、学生列举一些会产生电磁辐射的电器,讲述危害。3、学生交流如何防治电磁辐射。(少看电视、注意安全使用距离等)。4、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的资料介绍放射性物质:氡。 通过日常生活感受来了解电磁波污染的危害学生更容易引起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补充内容可让学生在生活中更注重生命质量,注重健康,这也是生命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通过介绍我国石材行业现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生物性污染 过渡引入:物理性污染我们不易察觉,而有些污染却和我们共同生活在一起,那就是生物性污染。出示一些图片针对学生提出的防治措施,教师予以必要的提示:杀虫剂又会造成空气污染应慎用。并以杀虫剂污染食物造成中毒事件为例加以说明。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一些生物性污染及防治措施。(蚊、蝇、蟑螂、寄生虫等;利用杀虫剂进行防治、注意卫生等) 通过杀虫剂造成食物中毒这一真实事例,可引起学生的警惕性,同时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之学以致用,从而提高生命质量。
学习训练 学生完成学案 通过共同完成学案,将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不仅可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还可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课外拓展 根据课前“家居环境调查表”打分情况,在课堂上让请学生提出改善家居状况的对策。 “我是家居环保师” 学生谈谈各自居室的污染程度及其改善家居状况的对策。 通过“我是家居环保师”这一活动,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重视程度,也可使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同时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
六、教学反思
居室污染对于学生来说平时是不太了解的,但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却影响深远。因此本课首先在课前请学生为自己家的居室环境打分,同时根据得分情况引导学生针对调查显示的问题小组合作查阅资料初步解决问题,而教师根据学生的调查表及收集的资料再进行备课,可以将教学内容准备地更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更好地与学生互动交流。由于课前师生准备充分,因此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本课主要以学生交流为主,教师给予一定的引导和补充,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导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努力使课堂生活化。如在学习化学性气体污染时,以“当我们进入刚装修好的房子时会有什么感受呢?”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曾经接触过的化学气味可以加深理解并引起共鸣,同时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点滴。在讲解物理性污染时,以“当我们长时间看电视时,会有何感觉?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这些问题从学生的日常感受来了解电磁波污染的危害学生更容易引起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努力使课堂生活化,通过生活实例和数据以使学生关注生命健康,学会关爱自己和关爱他人。追求内容的内化、渗透、润物细无声,避免喊口号式的生命教育,学生更容易接受。如:在探讨物理性污染防治方法时,教师给予一些生活小常识: “多吃胡萝卜、西红柿、海带、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VA、VC和蛋白质的食品,加强肌体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看完电视后应及时洗脸,如果不及时清洗,可引起毛孔堵塞,使人脸上出现斑疹”等,使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关爱之心,从而学会关爱他人。而在学生讲到用杀虫剂防治生物性污染时,则利用真实事件使学生理解有时科学技术是双刃剑,须谨慎,同时也教会了学生如何科学使用杀虫剂保证生命的安全。通过课后给父母一个小建议:为了家庭健康,炒菜油温不必太高,最好煮菜要戴口罩等,使学生学会关爱父母,关爱自我。
针对于目前装修过程中大部分人追求进口产品这一现状,通过实例使学生明白进口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同时介绍我国石材生产技术、质量状况及出口情况,使学生了解我国的石材制造技术目前是一流的,不必追求进口,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从课后学生调查来看大部分同学对于居室污染的类型、来源及其防治都有所了解,有的同学甚至下课后便来询问如脸上的螨虫是否与家中的地毯有关;鼻炎是否与房中异味有关,妈妈经常喉咙不舒服是否与长期烧菜有关等问题;可见学生不仅对于自身健康非常关注,对于家人的健康也很关注,这也就达到了本课的目的。很多学生准备的资料因为课堂上没有得到交流显得有些失落,针对这一矛盾我们最后以小报的形式在学校宣传栏进行展示让每一位同学、老师都能了解居室污染状况及防治方法,不仅达到了交流的目的,也树立了学生的信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同时通过给班级集体打分的方式给予学生劳动成果的肯定,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唤醒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民乐学校 王纪凤
PAGE
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