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生物八年级第二册+4.2.4+鸟类+教案 (2)(Word表格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教版生物八年级第二册+4.2.4+鸟类+教案 (2)(Word表格版)

资源简介

第4章 第二节 常见的脊椎动物类群——鸟类
一、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鸟类是上教版《生命科学》(第二册)第四章第二节动物第四部分的内容,依据《上海市初中生命科学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学为B级。其编排在“爬行动物”之后,体现了生物进化的规律,是承前启后的重要一环。本节的重点内容是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鸟类与人类的关系以及鸟类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其中双重呼吸是教学难点。关于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教材中已给出了简要内容,在此基础上需补充相关资源以帮助学生理解;鸟类与人类的关系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交流讨论,教师适当引导以帮助学生辩证认识;鸟类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是教材中的隐性内容,需适当补充阅读资料以帮助学生形成爱鸟护鸟的意识,为后续生态系统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过或饲养过某些鸟,能表述鸟的一些特征如身体流线型、有羽毛等,但对鸟类的认识不够系统和全面。八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实验欲望和求知欲,会使用放大镜,并学会了观察动物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读图和分析能力,具备快速从资料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开展观察、阅读和交流等有效的学习活动,完善知识结构,形成鸟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相统一的基本观点。
(三)基本思路与策略
教学从高空俯瞰的视频引入,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鸟类的哪些形态结构与飞行相适应”进入学习主题。学生先通过观察鸟类标本、实物羽毛和图片,结合已有的知识说出鸟类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并通过设计小实验、观看视频,教师提供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分析归纳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其中双重呼吸是本节课的难点,利用演示实验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气囊的作用和双重呼吸的过程,通过读图、绘图找出空气进出的路径,突破教学难点,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其后通过比较多种鸟的图片,认识鸟类的多样性及鸟类的形态结构是与其生活环境相统一的。最后学生通过列举生活中鸟类与人类的关系和看图及讨论,审视人类对待鸟类的方式,认识鸟类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形成爱鸟护鸟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和比较观察,概述鸟类的基本特征,认识鸟的形态结构特点与其飞行生活相统一。
2. 尝试运用单因子试验原则探究鸟骨的特点与飞行生活的关系。
3. 通过列举、阅读资料并分析,概述鸟类与人类的关系,认识鸟类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形成爱鸟护鸟的意识。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 1、鸟类的形态结构特点与飞行生活相统一。
2、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双重呼吸。
四、教学流程
五、 教学准备
鸟类标本(猫头鹰、黄鹂、家鸽、燕子、喜鹊、远东山雀、杜鹃等)、正羽、绒羽、放大镜、学习单、视频、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的教学活动 学生的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播放视频“俯瞰高空”提出问题,引出课题。 观看视频。带着问题“鸟类的哪些形态结构特点与飞行相统一?”去学习。 激发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一、鸟类的基本特征 (一)外形 活动1 观察鸟的外形活动1.1 观察鸟的标本明确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组织交流,引导学生概述鸟类的外部形态。 分组观察某一种鸟的外部形态,并完成学习单 上活动1.1的相关内容。交流观察结果,归纳、表述鸟类的外部形态。 通过观察鸟的标本,引导学生概述鸟的外部形态。
活动1.2 观察羽毛讲解羽毛的结构演示实验:梳理正羽和绒羽的羽枝。明确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组织交流。 知道羽毛的结构。观察现象。观察羽毛并完成学习单上活动1.2的相关内容。交流。 指导学生利用放大镜观察鸟的羽毛,认识羽毛的形态结构特点适于飞行。
(二)内部结构 活动2 观察鸟的内部结构活动2.1读图分析鸟类的呼吸系统和呼吸方式出示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的呼吸系统图,提出问题。播放视频(双重呼吸),提出问题:气囊的颜色?分布位置?作用?3.课本28页的图,引导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箭头标出双重呼吸的过程中吸气和呼气的方向。4.提出问题:双重呼吸的意义是什么? 1.读鸟类和爬行类动物呼吸系统图,表述其组成及差异。2.观看视频,回答问题。3.阅读并按要求在图上标注。4.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读图、视频、绘图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双重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活动2.2 探究鸟骨的特点与飞行生活的关系。1.讲解活动目的。2.指导学生设计活动方案。3.组织交流。4.播放实验视频。5.组织交流 明确活动目的2.设计活动方案。3. 交流活动方案。4.观看视频,记录现象,得出结论。5.交流实验现象和结论。 指导学生运用单因子试验原则设计探究实验,认识鸟骨的特点与飞行的关系。
(三)生殖 出示图片,提出问题:鸟巢里有什么?根据卵的结构,判断鸟卵的类型。3、找出鸟类产卵后会有哪些本能行为 4、鸟类可以自己孵卵是建立在哪个特征之上? 根据已有经验和知识基础回答。 知道鸟类的生殖、体温恒定的特点。
小结 提出问题:鸟类有哪些基本特征?其中有哪些形态结构特点适于飞行? 思考并回答。 组织学生概述鸟的基本特征及适于飞行的结构特点。
二、鸟类的多样性 出示不同种鸟及其生活环境的图片,提出问题:它们的形态结构有哪些不同?与其生活环境是否相统一?举例说明。 观察、比较并回答。 应用图片引导学生比较并分析不同种鸟的特点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三、鸟与人类的关系及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提出问题:1.举例说明鸟类与人类的关系。2.归纳鸟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教师指导活动3 阅读资料,活动3的阅读根据课堂时间灵活安排)出示人类对鸟类生存的影响的图片,提出问题:人类的哪些行为影响了鸟类的生存?请学生说说爱鸟护鸟的具体措施。 1.联系日常生活,说说鸟类与人类的关系。2.结合资料概述鸟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根据图片,说说人类的哪些活动影响了鸟类的生存。思考并回答。 引导学生列举并表述鸟类与人类的关系,分析鸟类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树立爱鸟护鸟的意识。
评价 给出评价标准 结合标准,进行自评和互评。 组织学生客观的评价自己及他人。
课外拓展(2选1) 1、用望远镜(放大倍数25倍以上)观察自然界中的鸟; 2、用手机收录某种鸟的鸣叫声,并上网搜索相关信息。 鼓励学生亲近自然,主动参与爱鸟护鸟的活动。
七、板书设计
第4章 第二节 常见的脊椎动物类群——鸟类
1、 鸟类的基本特征
外形:身体被有羽毛,呈纺锤形,前肢成翼……
内部结构:肺和气囊(双重呼吸);骨骼中空……
产羊膜卵;体温恒定。
2、 鸟的形态、结构与飞行生活相统一
3、 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八、教学反思
PAGE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