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生命科学教学设计课题:草履虫的观察设计思路: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是八年级生命科学第二学期第四章《生物的类群》第二节动物第二目常见的无脊椎动物的第一课时,课程标准的要求是A级,课程标准明确要通过显微镜对草履虫的结构进行观察,使学生认识到原生动物是体型微小、结构简单的动物。然后归纳出原生动物的特征。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为“动物”章节的第二目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理解原生动物的基本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学情分析:在长期的实验教学的探索中,我校学生具有较好的实验素养,善于从实验现象中得出结论。同时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书本,实验报告来主动获取有效信息,自主完成学习。在本节课中,继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通过动手实验,自主学习,思考归纳总结完成学习。设计思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原生动物的代表动物—草履虫虽然只有一个细胞构成,但它也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本节课增加了草履虫的观察实验,使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作为一个生物体,单细胞的草履虫如何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同时使学生学会用放置棉花纤维的方式来阻止草履虫的运动,获得生物学的实验技能。并使学生通过实验了解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等,归纳总结出原生动物的共同特征,理解其与人类的关系。本节课的设计有三个特色之处,第一是无线投影显微镜在实验讲解环节随时展示学生典型装片,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第二是学生通过对视频资料的自主学习,归纳出草履虫如何通过单细胞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第三草履虫应激性实验,通过追问法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学目标:通过对草履虫的观察,了解它们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应激性等,培养实验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理解原生动物的基本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草履虫的结构特点与环境相适应教学难点:草履虫的观察教学准备:无线投影显微镜 烧杯装的草履虫培养液 放大镜 载玻片 盖玻片 胶头滴管 视频: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草履虫的应激性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说明引入 之前我们学习了植物,请问植物的营养方式如何:自养;自然界还有另一种生物,体内没有叶绿素,靠异养的方式生存:动物。 我们的学习还是从低等-高等来逐步深入。自然界最低等的原生动物分布广,大约有3万多种,有自由生活的种类(海水、淡水、空气中),也有寄生生活的种类。今天我们就以草履虫为例,来研究下它的形态结构。 学生肉眼观察草履虫培养液。教师给出提示,在液面上层寻找,那些个体微小,能移动的小白点就是今天的主角:草履虫。并提问:为什么在上层寻找? 如果没有找到草履虫:虽然我们用肉眼没有找到它,但烧杯里确实有一种动物,是动物界最原始、最简单、最低等的动物—原生动物的一种。 给出小诗,你获得了关于草履虫的哪些信息? 小小鞋儿水中漂, 满身遍体长纤毛, 显微镜下细细看, 扭转身子倒着跑。 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培养液,在培养液的上层寻找草履虫。因为上层含氧量丰富,有较多的食物。 水生 个体小 有纤毛 扭转运动 用显微镜观察 引入课题,学生思考做出解答。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下面我们就借助显微镜来看看它的真面目。 提问:草履虫运动很快,如何阻止它快速消失在视野中呢? 强调实验成功的关键点: 演示棉花纤维的量; 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量,但不能吸干,水太多,草履虫运动快。 制作装片,观察并完成实验报告。 交流成功装片。 由于草履虫较小,内部结构通过视频讲解: 细胞质 表膜(不细胞壁) 纤毛:运动 大核:营养 小核:遗传 伸缩泡,收集管:排泄 口沟:摄食 胞咽: 胞肛:排遗 提问:单细胞的草履虫,承担了哪些功能? 总结:草履虫虽然只有一个细胞构成,但它也完成了相应的生理功能,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显微镜制成临时装片。 放入棉花纤维在滴有培养液的载玻片上 制作装片,观察并完成实验报告。 形状:外形像草鞋 结构:单细胞 运动:纤毛摆动,旋转前行 记录思考 摄食、营养、遗传、代谢等功能一应俱全。 指导学生制作草履虫的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通过对草履虫形态结构的观察,对草履虫建立感性认识。实验设计:观察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提问:给予实验材料:草履虫培养液、清水、培养皿、牙签、盐粒。如何设计实验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分段播放视频 生物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能力:应激性 提问:对生物的生存有什么帮助? 总结:单细胞生物像人一样,会吃会拉会代谢,遇到不利环境也会跑,对外界环境会有所反应。 学生讨论,完善实验方案,注意设置对照实验 推测草履虫对牛肉汁的反应 向着有利的环境运动 引导学生掌握实验设计的一般方法。介绍其他原生动物 眼虫、变形虫、疟原虫归纳原生动物的共同特征 单细胞 异养:自由生活、寄生六、教学后记:1、学生实验时,对于棉花纤维的量的掌握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华师大的吴老师提出可以用擦镜纸剪成盖玻片大小来控制草履虫的运动。2、在草履虫应激性的实验方面,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还有待进一步思考,如:可以增加是否可以用除盐粒以外的其他物质来刺激草履虫的思考等问题的设置。七、点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整体上来说条理清晰、内容充实、环环相扣、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这节课学生通过对草履虫的观察实验,了解它们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应激性等,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更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的过程中,不仅注重对实验关键点的指导,更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节课还运用了无线投影显微镜这一较新的多媒体技术,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老师的语言也非常具体、生动,如通过读小诗让学生提取有关草履虫的信息、“借助显微镜来看看它的真面目”等语句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感觉很亲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