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实验:观察和解剖小龙虾》的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上海市初中《生命科学》第二册第四章第二节《常见的无脊椎动物类群》中的实验与实践,要求选做一个无脊椎动物实验,使学生初步学会解剖小动物技能。通过观察和解剖,加深学生对无脊椎动物的认识。学业水平要求为A级。课本上的无脊椎动物选材是蚯蚓和蝗虫。但是蚯蚓形体比较小,不太方便观察与解剖操作,经过浸泡处理的蝗虫又看不清楚内部结构。而小龙虾在夏秋季节容易买到活虾,个体适中,方便学生解剖与观察。我选择了小龙虾,希望通过解剖与观察,进一步增加学生对解剖实验的兴趣,更深刻地理解节肢动物的特点,同时通过补充的小龙虾解剖实验教学,增强学生动手实践,细致观察、认真思考的能力。2、学情分析学生前面已经做过解剖花、果实、鲫鱼实验,在观察和解剖中有了初步的实验动手解剖技能,对实验解剖颇有兴趣,很想尝试体验不同小动物的解剖。无脊椎动物中节肢动物的种类数量繁多,不同纲的形态结构特点不同。学生在生活饮食中会吃到小龙虾,相对于蚯蚓与蝗虫,小龙虾让学生更感亲切,而且还是很多人喜欢的夏季“红色餐饮”,但是社会上对于吃小龙虾存在很多争议,学生们对其认识很浅显,形态结构认识上也不准确规范,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学生正确认识小龙虾。八年级学生活跃好动,有很强的实验动手欲求,希望通过这次小龙虾解剖实验,让学生对小龙虾有初步的准确认知。3、设计思想这节解剖课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小龙虾的外部形态和主要内部结构,初步理解小龙虾的形态结构与水生环境相适应。课前先让学生去网上查阅资料,预学习小龙虾的外部形态及主要内部结构,为解剖实验打下一定理论知识基础。实验时以学生喜欢吃小龙虾但对小龙虾的结构却不够清楚的现状,引起学生通过解剖实验来探知小龙虾结构的欲望。实验过程分为三大块: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小龙虾的外部形态,区分主要附肢,感受与发现不同附肢结构功能不同,了解小龙虾的外部形态与水生环境相适应;再在老师的引导下去辨别小龙虾的雌雄;最后通过学生耐心解剖小龙虾,寻找小龙虾的主要内部结构,感受小龙虾生理功能与环境相适应。实验过程让学生充分地观察与动手实践,引导学生掌握解剖小龙虾的操作方法、学会如何去观察小龙虾内外形态结构、体验描述形态结构的方法。通过对小龙虾的观察与解剖,培养学生解剖小动物时的细致认真品质及同学合作能力。小龙虾的外部形态和主要内部结构的观察是重点。学生通过细致观察,了解小龙虾的主要结构特征,进而了解节肢动物甲壳类对水生环境的适应。小龙虾的解剖操作方法是难点。小龙虾在解剖中容易弄得杂乱。解剖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注意规范解剖操作,解剖由前到后,由外到内,有序进行,每一步的解剖操作需要明确实验要求,以使整个解剖实验有条不紊。小龙虾的内部形态结构的辨识是难点,可以通过教师微视频示范操作,促进学生去辨识主要内部结构。二、教学目标1、观察小龙虾的外部形态,区分不同附肢,了解不同附肢的形态与功能,理解其外部形态与水生环境相适应。2、学会辨识小龙虾的雌雄,培养细心观察与思考的能力。3、通过解剖和观察小龙虾的主要内部结构,体验复杂解剖操作中的技巧,初步了解小龙虾的生理结构对环境的适应性。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小龙虾的外部形态、辨别雌雄难点:解剖和观察小龙虾的主要内部结构四、教学准备小龙虾、解剖器具(解剖盘、镊子、解剖剪、解剖针)、放大镜、培养皿、学生工作纸、多媒体课件、微视频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说明引入 课前观察小龙虾活动状态播放可爱的小龙虾视频小龙虾美餐图片,引起学生兴趣简单介绍小龙虾,给争议中的小龙虾正名 思考回答问题 小龙虾饮食及简单介绍引起学生兴趣,启发学生解剖和探究小龙虾结构特点的兴趣复习实验要点 复习:观察和解剖小动物的实验要点 思考回答 巩固科学的实验方法活动一:观察小龙虾的外部形态 播放微视频指导学生观察小龙虾的外部形态:头胸部、腹部及各附肢提醒学生观察时,先背部后腹部,用放大镜观察腹部各附肢引导学生贴图提问学生学习单填空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各附肢作用问题:小龙虾哪些外部形态与水生环境相适应? 观察小龙虾外部形态,区分各附肢完成学习单填空一、二贴图各结构回答学习单内容思考、回答 学生细致观察小龙虾的外部形态,通过老师的微视频准确识别小龙虾外部各结构。通过思考回答问题,初步了解各结构的功能活动二:辨别小龙虾的雌雄 讲解小龙虾雌雄的主要外部区别雄虾:第一、二游泳足变形为管状交接器雌虾:第一游泳足退化,其它游泳足呈羽状。第三步足基部有生殖孔指导学生辨别雌雄,提示可用放大镜观察提问虾的雌雄 倾听观察讨论辨别雌雄观察、回答 通过图片与小龙虾实物,让学生清楚小龙虾雌雄的区别活动三:解剖并观察小龙虾的主要内部结构 播放微视频示范剪刀、镊子操作,提醒学生解剖时注意安全引导学生回顾解剖过程:去除步足;剪掉触角;先剪头胸甲的两侧;后除去背部头胸甲;观察鳃、心脏、肝胰腺、胃; 剪去头胸部;腹部外壳中央剪开;观察虾肠、肌肉指导学生解剖并贴图找学生展示问题:小龙虾哪些内部结构与环境相适应? 看微视频:老师演示解剖过程回顾解剖过程同学互相配合操作,动手细致解剖小龙虾;给主要内部结构贴纸名称展示思考、回答 小龙虾解剖是难点,操作要细致耐心。学生动手体验解剖过程,培养同学合作交流的习惯;体检复杂解剖中的技巧,理解小龙虾身体构造与生活环境的适应性小结思考: 引导学生回顾: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思考:学生作业单中问题友情提示 回顾小龙虾解剖和观察实验过程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小结巩固实验要点,让学生初步了解节肢动物甲壳纲特点六、板书设计实验:观察和解剖小龙虾小黑板画图:小龙虾的外部形态(学生贴图)(左边黑板)一、实验要点:1、先观察外部形态:整体→局部 背面→腹面 前→后2、后观察内部结构:剪刀头向上挑起 镊子弯头向上(后边黑板)二、解剖步骤:1、去掉步足→去除头胸甲(两侧→上面→其余)→观察2、剪掉头胸部→剪开腹部中央外壳→观察学生预学习单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预学习一:【课前完成】填空小龙虾的主要外部形态结构预学习二:【课前完成】填空小龙虾的主要内部结构实验报告 观察和解剖小龙虾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解剖小龙虾,了解小龙虾的外部形态和主要内部结构,初步理解小龙虾形态结构与水生环境相适应实验器材:小龙虾、解剖器具、放大镜、培养皿、学生工作纸实验观察与思考一、观察小龙虾的外部形态【课内完成】【看一看】1、小龙虾的身体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2、小龙虾的体型是________,可以减少阻力适应水坏境。3、小龙虾背部颜色比腹部_____(浅/深),属于________。4、小龙虾的身体_____(分节/不分节),附肢_____(分节/不分节)【摸一摸】5、小龙虾的外骨骼_____(硬/软),作用是_____________。二、观察小龙虾的各附肢【课内完成】结构名称 触角 颚足 步足 游泳足数目 _____对 3对 _____对功能作用 感受刺激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三、小结思考1、回顾实验过程,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过小龙虾身体解剖观察,总结节肢动物甲壳纲生物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实验,思考节肢动物甲壳类生物具有哪些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8、5、3、2、1、7、6、4、8、7、6、5、4、3、2、1、自我评价(总评)_____操作技能(优、良、一般)实验态度(优、良、一般)知识理解(优、良、一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