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生物八年级第二册6.1.1城市生态系统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教版生物八年级第二册6.1.1城市生态系统教案

资源简介

城市生态系统
教学目的: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城市生态因素及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
(2) 了解城市生态系统的成分。
(3) 明确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
(4) 掌握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及保护。
2.过程与方法:
① 通过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学习,学会对事物从整体上加以考察和研究,探讨污染整治,培养学生用科学眼光关心周围事物。
② 通过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实验设计研究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通过对城市生态因素中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的关系的学习,体会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现实生产和生活中的指导意义。
② 通过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情感,并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及保护措施。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复习生态系统的概念,引出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
1.概念:是城市居民和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类具有一定功能的网络结构,是人工建立的特殊生态系统。
回忆生态系统成分,引入城市生态系统组成。
2.组成:
自然系统: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环境,如:阳光、空气、淡水、土地、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经济系统:包括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
社会系统:涉及城市居民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各方面,表现为人与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各种关系。
学生阅读课本,找出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归纳总结出以下特点:
3.特点:
(1)人类起主导作用
生产者:绿色植物少
消费者:主要是人
分解者:微生物活动受抑制
(2)流通量大,运转快,高度开放
(3)自动调节能力弱,易出现环境污染
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中以绿色植物为中心的情况截然不同,使自然生态系统营养关系形成的生态金字塔呈现出倒置的情况(图)。这种倒金字塔形式,是不稳定的系统。这表明城市生态系统的维持完全依赖于城市以外的其它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可用下图表示。
食物链简化,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小: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以人为主体的食物链常常只有二级或三级,即植物——人;植物——食草动物——人,而且作为生产者的植物,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周围其他系统,系统内初级生产者绿色植物的地位和作用已完全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由于物种多样性的减少,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式、途径都发生改变,使系统具有很大的依赖性,系统本身自我调节能力很小,而其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亚系统的调控能力和水平。
请学生讨论城市生态存在哪些环境问题?师生共同探讨。
4.城市化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城市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已发挥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城市化已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趋势。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城市化的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这些问题若不给予重视和妥善解决,将会影响城市化的进程,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甚至能影响到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自然生态环境遭到彻底破坏,居民与大自然长期隔离:城市化确实使人类为自身创造了方便、舒适的生活条件,满足了自己的生存、享乐和发展上的需要。但是,城市化过程中必然造成的自然生态环境绝对面积的减少并使之在很大区域内发生了质变和消失,这种变化则对城市居民起着更为本质的作用。自然生态环境的彻底破坏将引起一系列变化,如城市热岛效应、生活方式的改变等,这对人们的影响都是长期的、潜在的慢效应。另外,人类在享受着现代文明的同时,却抑制了绿色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的生存与发展,改变着它们之间长期形成的相互关系(图)。这样以来,人类将自己圈在了自身创造的人工化的城市里而与自然生态环境长期隔离。加之城市规模过大,人口过分集中,其结果是,许多“文明病”或“公害病”相继产生,如中年肥胖病、心血管病、高血压病、呼吸系统疾病、癌症等。据日本人的调查,日本人死亡病因的比例已与历史有了明显的不同(表)。
污染严重,生活环境质量恶化: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噪声已成为现代城市最突出的四大环境问题,被人们称之为“四害”。它们都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代谢产物,也是造成大气、水污染和其它污染的根源。
目前,世界上一些大城市的大气污染已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如巴西主要石油化学工业中心的库巴坦市,那里每天有1000多吨毒气排入大气中。据1980年统计,医院里的急诊病人约有1/4是因空气污染而造成的呼吸道疾病。我国能源消耗目前仍以煤碳为主,1987年约占76%加之我国的城市大都是伴随着工业发展起来的,城市环境深受工业污染的影响。一些工业城市常是大气污染重的城市。如1983-1985年,大气污染严重的前10个城市中,辽宁省就有三个,即沈阳、本溪和鞍山,它们都是重工业基地。城市大气污染对居民的威胁越来越大,各种与污染有关的疾病也呈增加的趋势。如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大城市一般要高于中小城市,而城市又明显地高于农村(表)。
城市的水污染也十分严重,据1987年抽样调查的结果,全国有42%的城市饮用水源受到严重污染,63%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市饮用水源的污染也导致了许多传染病的流行和发生。
我国城市噪声污染也是一个突出问题,1981年全国监测的25个城市,交通噪声全部超标。其中超过75分贝的就占50%。而且以每年增长0.5-1.0分贝的速度在加重。许多研究均证明,心脏病的发展和恶化与噪声有着密切的关系。噪声污染对消化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心理状态、乃至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胎儿的发育都有不良影响。以下是对长期在不同噪声下工作与耳聋发病率相互关系的统计。
城市固体废弃物也是城市化引起的一个突出而又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如废电池的回收问题等。
提问:针对以上特点,我们应该提出哪些保护措施?
学生讨论、归纳
5.保护措施
(1)强化生态规划,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土地布局,大力发展低能耗、高效益、低污染的工业。
(2)改进城市工业的生产工艺和管理体制,加强污染物的回收利用,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3)提高城市植被的覆盖率,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
(4)提高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保护环境,美化环境。
针对绿化问题扩展。
最后请学生设计一个对照实验:废电池的危害。
小结本课程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