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态系统的组成一、教学目标1、知识要求(1)知道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2)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3)知道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1)建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是生物生存的必须条件的观点。(2)懂得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二、重点和难点重点:生态系统的整体概念和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难点: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讨论法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说明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知道生物是不能离开环境而独自生存的,各种生物与和它们周围的环境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生态系统的组成(板书新课课题:生态系统的组成)。要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我们要从前面学习的种群的概念说起,那什么叫种群呢? 回答 巩固旧知,引出新课课题新课一、生态系统概念 1、在一定的地域内,有很多生物的种群同时存在,组成了生物群落(板书)。生物群落和它们的环境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请大家观察图片回答:草原和池塘生态系统中分别有哪些生物?这些生物要生存,还需要哪些条件?2、概括:同学刚才所列举的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及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3、从个体到生态系统的关系用图列出(板书),引导学生总结生态系统的概念个体——种群——群落 生态系统 环境4、举例说明区分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一条河流里所有的鲫鱼是一个种群,所有的鱼类是一个群落,生物群落和它们的环境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5、请大家举例说明:我们周围有哪些生态系统? 多媒体演示讨论、交流。举例:各种不同的生态系统,并认识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在听讲、讨论、交流、举例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二、生态系统组成1、组成成分 1、生态系统虽然千差万别,但都包括一些基本成分。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1)、生态系统这个统一的整体必须具有哪些组成成分?(2)、生物成分按照营养方式及其作用,如何将其分类?得出结论(板书): 非生物成分生态系统 生产者 生物成分 消费者 分解者2、通过例1来引导学生讨论、交流:(1)A、B两个生态系统中会出现什么现象?(2)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缺乏某一个成分,会怎样?得出结论: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讨论、交流逐步揭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推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概念。多媒体演示分组讨论、交流、总结。 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联系,推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生态系统具有统一性、完整性的生物学观点。2、食物链与食物网 1、问题:草原中一些动物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引出食物链概念、书写方式(板书)。2、多媒体演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出有哪些食物链并正确书写,引出食物网(板书)。教师引导学生在黑板上如何书写,分析这些食物链的关系,让学生分小组数食物链,看看哪组数的又快又准确。3、教师点评:书写食物链的正确方法。 回答、听讲。小组讨论,学生代表在黑板上书写各种食物链。分组比赛,交流结果。 通过师生的活动,让学生掌握食物链正确的书写方法和计数方法。小结 指导学生小结,并点评。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 学生小结。 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及时梳理。练习 引导学生观察P84图,区分其中的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并将其按营养方式分类。 观察、回答。 巩固所学的新知识。情感教育 号召学生要爱护植物、保护动物……,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维护更和谐的地球生态系统。 懂得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发展。某同学建立了A、B两个小型密闭的生态系统(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列举B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非生物因素:生产者:分解者:(2)A、B两个小型密闭生态系统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藻空气阳 光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