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命科学第五章 第二节 第4课时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一、设计思路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本节课首先通过4张风景各异的图片吸引学生注意,由此引出本节课题《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介绍了生态系统的划分依据和类型,让学生对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有了整体认识。然后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学教材内容后,对各种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等方面并进行小组交流展示。最后与地理知识结合,探究了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因素,使学生对生态系统多样性有了全面认识。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见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类型和作用。(2)了解上海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类型。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自然生态系统基本特点的学习,举例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统一性。感受生态系统与人类生活的重要联系。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2. 教学难点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学习单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 活动一:“大家来找茬” 在给出的四幅图片中,找出它们的景观差异。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图片中的环境因素。 认真读图,可以从图中直观得出动植物的差异。 从水分、温度等方面进行比较。 提高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兴趣度,锻炼学生整合、转换图片信息能力。回忆生态系统的概念: 环境与生活在其中的所有生物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它们组合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课题: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回忆知识,在此基础上了解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环境和生物两方面的差异。 提高学生对生态系统间差异的理解,为下一环节教学做好铺垫。新授:1、生态系统的类型 按生态系统所处的位置划分为: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和介于水陆之间的湿地生态系统; 根据植被分布情况,陆地生态系统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 根据水的含盐度高低分为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 阅读教材P88相关内容,和教师一起完成生态系统的分类。 通过阅读材料,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类型有一个整体认识。新授:2、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 活动二:(小组活动)归纳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 活动要求:①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教材P89-92内容,完成学习单上表格1。②本组任务完成后,自学其他类型生态系统内容。③小组活动结束后,小组交流展示。(Pad拍照上传) 阅读89-92页相关内容,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上表格1。同时自学其他类型生态系统内容。 小组代表交流本组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其他小组可进行点评。 通过小组合作、自学和分组展示,使学生对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留有深刻印象。活动三:(小组讨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根据本组生态系统类型,选择一种相应的动物或植物举例说明它是如何适应该生态系统环境的。 结合自然生态系统的环境特点,分析环境中生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通过讨论发言,使学生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拓展:3、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因素 Q:为什么会出现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呢? 展示图片1: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 Q1:全世界降水量最多的地区集中在哪里? Q2:全世界降水量最少的地区在哪里? Q3:总结世界降水量的变化规律? 展示图片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活动四:指出不同地区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 可能有学生能试着从地理角度说明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气候有关。 能根据教师引导,逐步归纳出降水量和温度的变化规律。 综合利用学科知识,分析地理因素对降水量和温度的影响,及它对生态系统分布的影响。课堂小结 1、练习题 2、视频欣赏《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作业布置利用信息技术,了解上海地区有哪些主要的生态系统类型?有哪些自然保护区?完成学习单任务2。七、板书设计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类型 湿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环境2、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生物3、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因素(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