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血液的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想1.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多数属于经验型知识,最适合的学习方式并非探究,本节课的设计试图在传统教学方式和探究学习方式中找到整合点,尝试多种学习方式的结合。 新课程的理念并非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在传统的教学中整合探究理念更有实际意义,血液的颜色与红细胞和白细胞数目比的关系,还有血型的不同与输血原则的关系等。2、学情分析: 处于八年级学生几乎都有流血、抽血和见血的经历,对血液有一些感性认识,但学生大都不知道血液里到底含有哪些成分及其各成分的主要功能。因此,要重在采用多种手段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重在设计给学生提供机会去体验主动学习的过程;重在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讨论质疑,使学生在思考问题中训练思维,在解决问题中学会学习。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2)初步学会看血常规化验单,了解血常规化验数据。(3)知道人体的血量和输血的原则。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师的导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通过观察实验(血液分层现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看血常规化验单,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堂学习目标的共同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产生珍爱生命的情感。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血液的成分及功能。2.难点:血细胞的功能及教会学生看血常规化验单。四、教学资源 :加入抗凝剂(柠檬酸三钠)已分层的血液、血液常规化验单、学生的练习单、PPT。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说明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血液”二字。如医生为了诊断某些疾病,往往先要验血。有人在意外事故中失血过多,必须及时输血,有些疾病如乙肝、艾滋病她们通过血液传布的。可见血液与人体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就学习血液的有关知识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浆的主要成分和功能 2.血细胞的功能 人体内有一条条奔流不息的红河,它们就是遍布人全身的血管,血管里流淌着的是血液。 现在我们来学习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观察血液的分层现象: 出示经抗凝处理并静置12h的动物血,经过抗凝处理的新鲜血液,静置一段时间之后会发生分层现象,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血液的组成:血液总量的45%为血细胞,55%是血浆。 血浆的主要成分及其功能是什么呢? 2.同学们在的幻灯时,看到了哪些细胞?观看幻灯在光学显微镜下的人血液涂片,并说出三种血细胞的形状、数目、大小。哪种细胞的数目最多?哪种细胞最大?哪种细胞最小?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些血细胞有什么作用吧! 视频:红细胞的功能 为什么这种细胞是红色的呢? 趣味学习: 1.世界上所有动物的血液都是红色的吗?深海中的一种动物鳖血液为蓝色,因为她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中不含铁,含的是铜,所以血液为蓝色。 2.大力水手吃了菠菜以后,为什么力大无比呢? 视频:白细胞的功能 趣味学习:化脓是怎么一回事?白细胞做变形运动,穿过血管壁,吞噬病菌。流出的脓液是病菌及死亡的白细胞。 视频:血小板的功能 血小板:体积较小的细胞碎片,无细胞核。促使血液凝固,止血作用。 趣味学习:奋不顾身的堵漏工(讲止 血的过程) 知识点反馈: 抢救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时是输送的血液还是血浆? 皮肤滑划破后流出的血液,为什么会凝固? 血细胞中细胞数量最多的是什么?细胞最小的是什么?细胞最大的是什么? 血液常规检查: 血液中各种血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请大家拿出自己或家人的血常规检查单,对照检查项目后的正常参考值,看看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内? 请大家来交流一下你们小组的结论。 血液常规检查的数目偏离正常范围的10%以上,就提示可能患有某种疾病,如贫血、炎症、凝血障碍等…… 介绍青少年时期容易患的缺铁性贫血,多吃含铁高的食物如肝脏、瘦肉、海带等。 观察回答: 血液分成三层: 上层: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 下层:深红色的是(红细胞) 中间一层:白色(白细胞和血小板) 学生阅读P22第一段和第13行并回答。 学生观察并答出 观看视频后回答及其记录:红细胞具有运送氧气的功能。 不是,有的是蓝色如鲎。无色的昆虫、淡青色的是虾,蟹。等 学生观看并回答及其记录 小组活动,讨论,记录 实物演示更为直观,让让学生由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更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的思考能力。 趣味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贴近学生的生活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 知识点运用,理论联系实际。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给予切实指导。二、血量 血量约为人体体重的7%-8%(70ml-80ml/kg) 以50公斤的人,人体血量是多少? 失血量为多少会危及人的生命? 献血会不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献血者的条件是什么?(年龄、体重) 学生计算 渗透“两纲”教育,生命教育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三、输血原则 输血的原则:输同型血为原则 血型的类型? 学生回答:A型、 B型、 AB型、 O型及RH型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内容,复习内环境,同学们回顾血液的成分及其功能,血细胞的种类及作用。 知识点的巩固。评价 学生练习单 课堂反馈作业布置 :练习册P7-9(一)3 (二)4.5.(四)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