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第二节 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环境条件人体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的-肾脏与尿液形成一、教学设计本课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在于将一个微观结构——肾单位,还要进一步拆分为肾小体和肾小管,并且要理解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这2种不同的生理活动,特别是注意血液——>原尿、原尿——>尿液的成分变化,在《教学基本要求》这部分学的要求是B级。我设计了关于成分变化的探究环节,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将之前学过的内容和本课的新知结合起来,建立联系,能用积极的科学思维方式主导学习,而不是重复老师讲授的内容。教材上肾单位的图片不够直观,信息量较多,而且缺乏经验的学生们一下子不知道看哪一部分。这里设计利用板绘、板书、电脑动画、学习纸等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同学把注意力集中在血液经过肾单位处理的一步一步上。绘图时强调的毛细血管网,与之前学习的“物质交换场所”知识相呼应,体现了生物体的机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科学观点。利用教师的亲身例子以及尿毒症的资料等,让同学体会肾脏功能对于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作用,如果平衡被破坏会有什么严重后果,认识尿液检验是医学检验的重要手段,会解读尿液检验结果有助于加强生命的自我管理。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泌尿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知道肾的基本功能单位是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知道尿液的形成过程;理解维持内环境稳定的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肾小体的结构知道原尿的形成过程,原尿的成分与血液的区别;通过学习肾小管的重新吸收作用知道尿液与原尿的成分区别;认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需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生命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感悟人体生命活动的协调性和整体性。三、重点与难点重点:肾单位的结构;肾小体和肾小管在尿液的形成中的作用;认识泌尿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难点: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后,血浆——>原尿的成分变化;经过肾小管的重新吸收作用,原尿——>尿液的成分变化。四、教学准备 视频资料和图片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说明复习引入 1、血浆的成分提醒学生注意“还有二氧化碳、尿素、尿酸等代谢废物”2、P.25图引入代谢废物等的排出 P.22一、什么是排泄? 1、在生理学中,把代谢终产物、摄入过多的物质以及某些异物(如药物)和有害物质经血液循环通过某些器官从体内排出的过程。阅读P.28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由大肠排出,不属于排泄的范畴。为什么?2、简单梳理呼吸作用,解释代谢终产物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氨基酸+氧气→含氮废物(尿素)+二氧化碳+水 阅读P.28练一练1、 *代谢终产物不是肾脏产生的,而是全身细胞生理活动产生的废物,由循环系统运送到肾脏排出体外二、肾脏的结构 1、观察肾脏纵剖面逐渐放大,展示肾单位肾单位:肾脏的结构功能单位。肾单位结构图肾单位的数量:170-240万个 看图学习纸:肾小体: 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三、尿液的形成(微观)1、原尿的形成肾小球滤过作用-原尿2、尿液的形成肾小管重新吸收作用-尿液 血液流经肾单位发生了什么?之前学过,人体的血液是完全的闭管式循环,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毛细血管网。*板绘肾小体,观察血液流向血液经过肾小球后,一部分液体滤出进入肾小囊,即是原尿。原尿的成分与血液有什么区别?人体全身血液每天要流过肾脏300多次进行处理,经过测量,健康成人一天产生原尿约150升,这么多的液体当然不能直接作为废物排出。原尿流到哪里?*板绘肾小管,观察寻找第2个物质交换场所 原尿中哪些成分被重新吸收?(提示:有用物质)回收多少?推测尿液的成分。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1.5升。练一练2、请根据主要物质的浓度回答样品A、B、C分别是什么样品(在“血浆”、“原尿”、“尿液”中选择),并说出理由。3、病人每天的排尿次数和尿量都比正常人多,可能是哪种结构发生病变所致……………( ) A.肾小管 B.肾小球 C.肾动脉 D.肾小囊 记录第1个物质交换场所观察肾小体: 血液经入球小动脉流入一个毛细血管球,即肾小球学习纸A、以下血液成分里,哪些是大分子物质,哪些是小分子物质?B、根据(A)推测出原尿的成分。观察肾小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 学习纸原尿中的葡萄糖全部被吸收,水分、无机盐大部分被吸收,尿素不吸收。离开肾小管进入集合管的液体就是尿液看样品成份表:样品A是尿液,因为不含葡萄糖。样品B是原尿,因为含葡萄糖,且蛋白质微量。样品C是血浆,含大量蛋白质。排出人体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到黑板上指出病变位置 鼓励同学进行探究强调毛细血管球,与之前学习的物质交换场所呼应,体现结构与功能相统一体现结构与功能相统一鼓励同学进行探究练一练2、3既要求学生进行科学分析,也利用黑板上画好的肾单位图,让同学复习巩固肾单位的结构和尿液形成的过程。四、维持内环境稳定的意义 尿液检验的意义练一练4、下表是两个尿液样本的化验数据,请分析并回答:葡萄糖蛋白质无机盐尿素尿酸红细胞样本A——1.62.00.02—样本B—++1.62.00.02++(注:表中“一”表示很少或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物质的单位是克/100毫升)(1)可以判断,不正常的尿液是样本________,因为其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2)判断可能是哪种结构发生病变所致………………( )A.肾小管 B.肾小球 C.肾动脉 D.肾小囊5、“200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有一位儿子。他瞒着母亲将自己的一个肾捐献给了母亲,挽救了患尿毒症母亲的生命。请用所学知识说说尿毒症患者为什么通过换肾可以治愈 到黑板上指出病变位置通过资料知道什么是尿毒症,用自己的语言做出解释 用老师的例子让同学体会到尿液检验的意义,引导同学重视自身的生命管理体会泌尿系统对于维持内环境温度的重要意义,一旦平衡被破坏,人体会面临严重的问题。PAGE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