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第6课点亮警灯(教案) 青岛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第6课点亮警灯(教案) 青岛版

资源简介

6.点亮警灯
核心素养 1.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 2.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 3.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 4.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
教材 分析 本课是第二单元第6课,本课主要内容是能够认识了解点亮警灯原理,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使用模板进行搭建。
教学 目标 了解LED灯的端口设置 掌握编写程序的操作步骤 熟练操作仿真演示的过程。 培养学生学习编写程序的兴趣,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掌握编写程序的操作步骤 难点:培养学生学习编写程序的兴趣,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 准备 课件,在线演示视频,微机室学生机、导学案(评价表)
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 评价任务及标准 二次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出目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搭建警车以及安装警灯,但是,警察叔叔在执行任务时,警灯是亮着的,想不想知道警灯是怎么亮起来的? 评价任务: 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跟着老师的节奏主动投入到课堂。 评价标准: 1.能够跟着老师的节奏,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中,有较高的学习热情。 2.能跟上老师的节奏,但是热情度不高。 。 3.只是听着老师讲课,没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
二、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出示课题:点亮警灯。 任务一:设置“LED灯”零件端口 1、修改名称为警灯 2、选择端口 (提示:端口可以自由选择,但要记住保存) 任务二:给警灯编写程序 新建—选择警车--命名为警车__程序—保存。 添加“LED设置”指令快并设置颜色为红色。 保存程序并进行仿真演示。 (提示:不要忘记在“打开LED”前面打对号) 评价任务: 1.研究探索警车模型,表述操作界面的使用。 评价标准: 1.能自主探究按任务要求语言表述富有创意。 能在老师指导或同学帮助下,按任务要求语言表述规范。 能在老师指导或同学表述后,按任务要求语言表述。
三、学习探究,交流分享 试一试 (1)任务分析:警灯红黄蓝绿紫颜色变换闪烁 (2)操作步骤: ①添加5个“LED设置”指令块 ②添加5个“延时”指令块(时间为500毫秒) ③保存程序并进行仿真演示 (提示:间隔添加,添加完后,进行排列) 评价任务: 学习认识警灯编辑区功能及其作用。 评价标准: 1.能自主探究按任务要求语言表述富有创意。 能在老师指导或同学帮助下,按任务要求语言表述规范。 3.能在老师指导或同学表述后,按任务要求语言表述。
四、综合应用,巩固提高 感兴趣的同学,课下自己设置交通信号灯的变化。勤于思考,大胆尝试,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搭建出更漂亮的交通信号灯。 评价任务: 讨论搭建交通信号灯模板使用方法。 评价标准: 1.能自主探究按任务要求语言表述富有创意。 2.能在老师指导或同学帮助下,按任务要求语言表述规范。 3.能在老师指导或同学表述后,按任务要求语言表述。
五、课堂梳理,拓展延伸 通过电子教室“学生演示”的功能,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个性作品,大家来评评谁最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评价任务: 使用评价量表对本课表现进行形成性评价。
评价量表 评价项目 评价要素 评价等级
优秀 良好 合格
课堂表现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作品评价 技术与效果
特色与创新
展示与交流
板书 设计 6.点亮警灯 任务一:设置“LED灯”零件端口 任务二:给警灯编写程序 任务三:警灯红黄蓝绿紫颜色变换闪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