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生物八年级第二册+4.4.1物种的命名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教版生物八年级第二册+4.4.1物种的命名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___生命科学__学科___第四__章节_第四节_课 生物的分类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分类阶元及物种命名——生物的分类(一)
教材地位和作用 该堂课是初中《生命科学》教材中第四章“生物的类群”中最后一节“生物的分类”的第一课时内容。根据生物一定的特征对其进行分类,是生物学研究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也是认识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知识目标 1、知道林耐双名法的基本含义。通过观察植物铭牌等活动,体验到利用双名法对生物进行统一命名,便于科学归类的重要意义。同时,知道要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2、知道生物分类的7个基本阶元和分类的基本单位。
能力目标 通过层层递进的课堂活动,知道生物分类等级与生物共同特征多少和生物亲缘关系远近之间的关系,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情感目标 初步体会到分类法是一种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 分类的阶元及基本单位;双名法。
教学难点 生物分类等级与生物共同特征多少和生物亲缘关系远近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课堂活动设计
学习方法 探究、课堂练习
教具与学具 PPT,课堂活动纸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讨论记录及建议
一、物种的命名展示红薯的图片。请问,这是什么物种?同样一个物种表述出来的名称却并不相同。我们的周围是否还有其他相类似的情况呢?要求学生完成“活动园地<1>”。引出俗名与学名,双名法的含义。以“人”等为例,介绍双名法的规定及学名的组成。要求学生完成“活动园地<2>、<3>”。二、分类的阶元以“人”为例,归纳分类的7个阶元,强调“种”是分类系统中最基本的单位。将人类划分入哺乳纲的依据是什么?划分阶元的依据是生物的特征。每一个物种都有属于它的分类阶元。展示“江豚”、“北海狮”和“虎鲨”图片,哪两种动物亲缘关系更近?江豚与北海狮,江豚与虎鲨分别有哪些共同特征?江豚与哪种动物共同特征更多?再展示“虎鲸”,江豚与哪种动物亲缘关系更近?要求学生完成“活动园地<4>”三、总结归纳分类单位大小与物种共同特征的多少、亲缘关系远近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该物种的名称,可能有人说山芋,也可能有人说红薯,地瓜等。 个别上讲台在黑板上完成,其他学生完成在活动纸上。阅读课本,了解林耐及双名法的相关知识,完成活动2、3巩固双名法的规定,学会看植物铭牌,知道课本上的知识可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仔细聆听逐步归纳出分类的阶元(7个分类单位)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回答:人类具有哺乳纲的特征(胎生,用乳汁哺育幼崽等)。从三种动物的分类地位上分析,江豚与北海狮都是属于哺乳纲,江豚与北海狮拥有哺乳类的共同特征,江豚与虎鲨都是脊椎动物。所以江豚与北海狮拥有更多的共同特征,它们的亲缘关系更近。回答:江豚与虎鲸亲缘关系更近,因为它们同属于鲸目,拥有更多的共同特征。完成活动,交流回答。归纳总结:在越是大的分类单位中,生物彼此的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越是小的分类单位中,生物彼此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从同一物种有许多俗名入手,引出规范物种命名的重要性。在这里学生可能不太理解什么是“亲缘关系”,教师应该适当加以解释。分类意义是难点,要层层递进,适当反复,符合该年龄段学生的学习规律。
板书设计 生物的分类物种的命名俗名学名:属名+特有的形容词 (双名法)书写的特点:1、拉丁文 2、属名首字母大写 3、斜体分类的阶元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课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