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生物八年级第二册4.4.2生物分类的阶元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教版生物八年级第二册4.4.2生物分类的阶元教案

资源简介

分类的阶元
一、设计思想:
本节课是初中生命科学第4章第4节的第2课时。
“分类阶元”是本节课的难点部分,教学中分类阶元的学习不是通过系统的介绍每一个分类阶元的具体知识,而是通过展示不同生物类群的代表生物,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比较归纳来认识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知道生物分类的7个阶元。通过代表生物月季、蔷薇、水稻的分类隶属来了解生物分类等级与生物亲缘关系远近和生物共同特征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教材处理,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和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种。
2、知道生物分类等级与生物亲缘关系远近和生物共同特征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比较几种常见动物的共同特征,感受归纳和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分类法是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和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种。
难点:生物分类等级与生物亲缘关系远近和生物共同特征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 1、我们已经知道了物种命名的方法,那么究竟什么是物种? 1、思考、作答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二、分类的阶元: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1、示马的图片:强调一匹马就是一个物种。物种是指雌雄个体能相互交配,并产生有繁殖能力后代的一群生物。组织学生判断:马与驴是否是同一物种?驴不能繁衍后代。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除此之外,生物分类的单位还有哪些?下面就一起来学习分类的阶元。2、示几种熟悉的生物物种,要求学生寻找生物的共同特征,并进行区分。认识分类的阶元-界(动物界)3、示脊椎动物,继续要求学生寻找他们共同特征。认识分类的阶元——门(脊索动物门)4、通过不断减少相应的动物,组织学生不断总结所剩生物的共同特征,逐一认识分类的其他阶元——纲、目、科、属、种。5、师生共同分析马的分类隶属,组织学生认识分类的7个阶元,归纳不同阶元中的生物种类、生物的共同特征、生物间亲缘关系的变化规律。6、示月季的分类隶属图:巩固分类的7个阶元。归纳:任何一种生物都能在分类阶元中找到他们的分类位置。7、示月季、蔷薇、水稻的分类隶属,组织学生分析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外形相似的生物,亲缘关系很近吗?8、示蝙蝠与鸟的图,组织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思考、了解物种的概念。根据概念做出判断,马与驴不是同一种生物。知道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2、学生思考、交流共同特征。认识分类阶元——界3、学生思考、交流共同特征。认识分类的阶元——门4、思考归纳认识分类阶元——纲、目、科、属、种。5、认识分类的7个阶元,归纳: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种类越多,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反之亦是。6、观察、交流月季的分类隶属。7、分析、回答。8、分析、回答。 在理解物种概念时,强调同一物种的雌雄个体可以相互交配,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利用已有的知识,通过对所呈现动物的共同特征的归纳来了解生物分类的7个阶元和基本的分类单位种。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来理解生物分类的等级与生物种类、生物共同特征及亲缘关系远近之间的关系。检验学生对生物分类等级与生物共同特征及亲缘关系远近之间的关系的理解程度。
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物种的命名分类的阶元: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基本的分类单位。 回忆、小结 巩固、梳理知识点
六、作业设计:
一、填空题:
1..分类学家将生物划分为7个最基本的阶元,自高而低的顺序是:界、 、 、目 、属 ,在越是大的分类单位中,生物彼此的共同特征越 ,亲缘关系越 。
二、选择题
5.马和驴可互相交配产生骡,但骡一般无生殖能力。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马和驴属于同种 B. 马和驴不属于同种
C. 无法判断马和驴是否属于同种 D. 马、驴和骡属于同种
6.下列物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Gallus domestica(家鸡)和Anas domestica(家鸭)
B. Canis familiaris(犬)和Canis lupus(狼)
C . Gallus gallus(原鸡)Anas domestica(家鸭)
D. Coturnix coturnix(鹌鹑)Heliothis armigera(棉铃虫)
七、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亮点:
1、通过示几种熟悉的生物物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寻找生物的共同特征,并进行区分,来认识分类的阶元-界(动物界)。通过不断减少相应的动物,组织学生不断总结所剩生物的共同特征,逐一认识分类的其他阶元——纲、目、科、属、种。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生物分类的等级与生物种类、生物共同特征及亲缘关系远近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学生便于理解,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2、在学习知识点后,及时、有机地进行学习训练,巩固的同时及时作出反馈。
不足与改进:
课件中采用的图片如蘑菇、甘薯等的图片不够贴近本地区学生常见的类型,与学生的体验有点不符,应予替换。
PAGE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