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为上海教育出版社《生命科学》(试用本)初中第二册第5章第1节“生物与环境”的第二课时内容: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介绍了生物的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在学生学习了“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与生物环境之间关系的一节课。教材首先给出了“生物环境”的概念,之后分别介绍了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的定义及举例,最后说明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何作用。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八年级学生。通过学习前一章《生物的类群》,学生已在各个类群中认识了多种生物。同时,学生对自然界中发生的现象也颇感兴趣,在课外的所见所闻中,对生物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一定的认识。初中学生思维活跃,更偏爱发现体验式学习和讨论式学习。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说出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的类型、特点。2. 对应生物之间关系的类型,举出实例。过程与方法1. 体验动物行为观察的方法。2. 通过小组讨论,增强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验“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2. 通过认识种内关系,辩证地认识人类社会中的竞争与互助。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的类型、特点。教学难点:体验 “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五、设计思路本节课由学生的团体活动引入课题: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金鱼的行为,发现金鱼与水蚤的关系,并由此引发对竞争和捕食2种关系的探讨。通过小组讨论,举出竞争的其它实例,分析竞争的原因、导致的结果,并理解竞争的意义。再通过被捕食者的物种生存问题引发思考,体验“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接着,继续通过小组讨论,将学生已知的生物之间的其它关系进行分类、分析其特点,包括寄生、共生、互助,并思考人类社会中竞争与互助对人类自身的影响。再将所探讨到的关系分为2类,即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除了教材所举出的生物之间的关系外,本节课还对生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的拓展,探讨草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关系:草为人类的进化提供了生物环境。本节课结合了科学探究实践与意义的思索,试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引发其对社会竞争与互助的辩证思考,同时,体验“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六、教学流程七、教学资源教学材料:自制课件、任务单、课本实验对象:金鱼、水蚤实验仪器:圆水槽、500mL烧杯、放大镜实验室设备:电脑、投影设备八、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引入 游戏:抢椅子 共进行3轮, 在游戏开始前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进行游戏 引起学生好奇,思索游戏与本节课内容的关系活动:观察金鱼 观察金鱼在清水中的活动情况,当水蚤进入水槽中后,继续观察金鱼的活动 提醒学生观察金鱼的注意事项 可用放大镜观察水蚤 提出问题:水槽中可能存在着几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聆听观察方法 进行实验、观察 3种:金鱼捕食水蚤、金鱼之间的竞争、水蚤之间的竞争 通过观察金鱼的活动,体验动物行为的观察方法 通过现象,发现生物之间存在的关系竞争 小组讨论: 还有哪些生物之间存在竞争? 引发竞争的原因有哪些? 竞争的结果是什么? 学生举例,讲述原因 食物、配偶、生存领地等 适者生存,繁衍后代物种得以延续 结合已学习的知识和课外见闻,探讨竞争的例子和原因 体验在竞争关系中“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通过讨论,增强沟通交流的能力捕食 展示图片:捕食关系 提出问题: 猎物会因为被捕食而消失吗? 提出问题: 捕食者在这个关系中如何遵守“适者生存”的法则? 一般不会。被捕食者会通过增强逃跑、防御的能力,躲避捕食者的追捕;同时,以增加后代数量的策略,防止物种灭亡 跑得更快、捕猎技巧更敏捷 体验在捕食关系中“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其它生物之间的关系及特点 小组讨论: 生物之间还存在着哪些关系?这些关系各自具有什么特点? 提出问题: 那些危险的寄生生物 为何会孤注一掷? 提出问题: 寄主在这段关系中如何遵守“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共生与互助: 我们把2个物种之间互利的关系称为共生;而在同一个物种内,不同个体之间互利的关系,称为互助 提出问题: 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与互助对人类自身产生怎样的影响? 竞争、捕食、寄生、共生、互助等生物之间的关系可分为2大类: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寄生:一种生物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生活,依靠摄取该种生物的营养生存,并对其产生影响或损害 在寄生的这段时间内,可以产生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 增强自身的抵抗能力,避免被感染 共生:2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双方都有利,或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害 学生思考,表达观点 体验在寄生关系中“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体验在共生关系中“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引发学生对社会关系中竞争和互助的思考,产生辩证的认识课堂拓展 提出问题: 草与人类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播放视频《非洲大草原》 思考,尝试回答 观看视频 草为人类进化提供了生物环境,人类的始祖为了适应非洲草原而直立行走 体验生物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小结 环境由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环境组成; 生物环境由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组成 巩固所学的内容布置任务 预习书P77-79 “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及其应用”九、板书设计附:游戏“抢椅子”规则:1. 1位同学背向椅子,连续匀速击鼓2. 伴随鼓声,4位同学绕着3个椅子转圈3. 当鼓声停止,抢先坐到椅子上的同学获胜4. 下一轮减少1个椅子,继续游戏5. 最终获胜的同学将获得1份神秘礼物观察金鱼的注意事项金鱼对光、振动、声音等因素的变化均较为敏感,易受惊,因此,为观察金鱼的正常活动,请在观察时:1. 避免身体快速运动、晃动2. 避免摇晃、敲击实验桌3. 避免发出声响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