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1.1 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一、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生物与环境”这一节是教材主题五“生态系统”的开节篇,主要讲述了非生物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本节内容的学习将为后面第二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类型”、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内容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2、学情分析:在知识方面,学生在第四章已经学习了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主要生活环境和特征,可以利用之前学习的知识进行各种生物现象的分析。在能力方面,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观察能力,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有不足。3、教学思路:首先利用实物生态瓶导入新课;然后利用电子书包内的资料进行小组活动,分析并总结非生物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因素;再次用生态瓶分析小鱼适应环境的结构特征导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内容,通过视频分析北极熊适应环境的结构,让学生头脑风暴列举其他的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进而总结出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然后通过列举各种有趣的自然现象及抢答活动来理解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的概念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最后通过雷鸟、熊猫等例子理解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相对性。通过学习,让学生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关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懂得保护自然、珍爱生命。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各种生物的生存环境都是由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组成。2、说出水、阳光和温度等非生物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3、知道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观察实物和图片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从现象到本质来描述观察结果的方法。2、通过对具体事例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区别生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感受到生物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意识到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是保护濒危生物的重要举措之一。三、重点和难点重点: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难点: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以及三者之间的区别比较。四、教学准备生态瓶、电子书包资源库、多媒体课件、视频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说明导入 展示神秘礼物——生态瓶。 通过希沃授课助手投屏至大屏幕。 问:影响鱼生存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总结环境分为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 观察生态瓶。思考并回答问题。 用实物引导观察,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非生物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先示范引导学生通过生物学现象分析非生物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展示发霉的橘子、酵母菌的繁殖。 设问:影响因素是什么? 总结:温度、水等非生物环境会影响生物的繁殖。 2、指导小组讨论自己分析非生物环境对生物影响的现象,自己总结结论。 3、利用电子书包评价学生的讨论结果,并总结结论:非生物环境影响生物的形态结构、行为、繁殖、分布等。 利用电子书包内的资源进行小组讨论。 分享交流讨论结果。 总结结论。 利用电子书包为学生提供小组讨论的图片资料,打破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同时利用电子书包实现小组讨论及生生、师生互评,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分析各种不同的生物现象,进而总结非生物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将抽象知识形象化。二、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 过渡语:地球上的任何一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也表现出了各种适应环境的结构特征。 1、分析生态瓶中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2、播放视频。 分析讨论北极熊适应环境的结构、行为或生理功能。 3、组织学生头脑风暴列举其他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总结: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 过渡:我们的生物为了能很好地适应环境,还有一些有趣的现象。 活动:火眼金睛找动物。 展示图片:“蝗虫、尺蠖、红斑树蛙”。 分析三种生物并讲解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的概念。 举例说明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的区别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测验:抢答游戏。 观察生态瓶中的鱼并回忆鱼适应环境的结构。 观看视频分析北极熊适应环境的结构。 头脑风暴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参与“火眼金睛找动物”“抢答游戏”来理解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的区别 通过实物鱼、视频、图片等形式讲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形象化。 通过“头脑风暴”“火眼金睛找动物”“游戏抢答”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三、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相对性 投影:一组雷鸟图片 设疑:雷鸟的遭遇说明了什么?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设疑:为什么生物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引导学生得出适应之所以具有相对性,主要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要保护环境。 思考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相对性。 体会生物与环境之间长期形成的和谐关系,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小结 以填空题形式,引导学生对本节课重点知识进行总结。 静听并参与总结。 有利于学生知识系统的建立。作业布置 疯狂造物主 设计出符合“客户”需求的生物。 能够在“客户”提供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画出你的“设计图”六、板书设计: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非生物环境:水、阳光、温度、空气等一、环境生物环境:植物、动物、微生物二、非生物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布、形态结构、行为、繁殖普遍性:保护色、拟态、警戒色三、生物对非生物环境的适应相对性 环境变化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