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生物八年级第二册5.1.2生物与生物与之间的关系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教版生物八年级第二册5.1.2生物与生物与之间的关系教案

资源简介

课题: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一、设计思路
本课是第五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部分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生物的类群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联系。本课内容的学习将为“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类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内容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这一课主要介绍了生物的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这部分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学生平时比较熟悉,其中共生、寄生等名词在前面学习中已有解释,因此教学中充分依靠了学生已具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常识,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讨论完成对生物与生物之间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的理解。
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学生在自学课文的基础上完成练习,学会区分生物间的各种关系。除此之外,借助于各种图片,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信息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整理,理解生物间各种关系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意义。
以“澳大利亚兔灾”这一案例作为教学引入,在引导学生综合分析的过程中认识生物间的关系,懂得生物与生物之间这种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使现有的生物界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同时,这一案例也将应用于后续内容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同种生物与不同种生物间的密切关系。
2.能够比较和区分捕食、竞争、共生和寄生等种间关系。
过程与方法
观察、判断生物与生物间相互关系,初步学会描述观察结果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生物间的密切关系对维持生物界稳定性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比较和区分捕食、竞争、共生和寄生等种间关系
难点:理解生物间保持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关系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
资料收集、课件制作(教师)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 入 资料分析:澳大利亚兔灾1、分析粘液瘤病毒消灭兔子的原因出示寄生概念,引导学生回忆2、引导学生例举生物间的寄生现象揭示课题 阅读、分析分析、交流进一步理解寄生现象举例回答 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分析生物间的寄生现象。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1、竞争 种间竞争种内竞争2、捕食3、共生4、种内互助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完成练习册上相关习题。师生交流、分析1.1出示图片,分析、概括竞争的概念。1.2出示图片,分析种内竞争的意义。2.1描述捕食的概念。2.2分析谚语中的捕食关系。2.3出示案例,分析捕食的意义。3.1例举生物的共生现象3.2回顾共生的概念4.1分析蜂群的组成、侦察蜂的行为,认识种内互助现象。4.2出示图片,分析种内互助的意义。师生共同归纳生物的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自主学习、完成练习阅读、分析、交流阅读、分析描述概念了解食物链的组成分析、理解举例归纳观察、分析分析、交流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利用各种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理解生物间各种关系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感受到群居是生物在自然界生存的一种重要方式。
生物与生物之间保持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设问:为什么澳大利亚的野兔会泛滥成灾?总结:生物与生物之间所发生的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使生物界保持了相对稳定。 思考、交流 引导学生感悟生物间的密切关系对维持生物界稳定性的重要影响。
课堂小结 师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生物的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回顾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各种关系。 复习巩固新知识,了解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
布置作业 练习册 p13 填空题4 、p14 选择题1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