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生物八年级第二册+5.3.2+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自我调节+教案(word表格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教版生物八年级第二册+5.3.2+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自我调节+教案(word表格版)

资源简介

5.3.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是第五章生态系统第3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内容,首先需要教师阐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接着,讲解生态系统失去稳定性的原因,包括自然的和人为的,其重点是人为因素,即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通过若干学生较为熟悉的例子(如上海春节垃圾的具体数量、苏州河今昔比较、羊绒衫风行等),感受人类自身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性影响,从而树立“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环保意识,更为自觉地关注并参与身边的环境建设与保护。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2.知道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片比较观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性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2.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激发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性影响
2.教学难点: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有效措施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播放视频《上海两位退休老夫妻喂养流浪猫》 赞同还是反对这样的做法?说出自己的理由
新课一、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自净能力(少量的污染物)二、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三、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1、呈现一个成熟、稳定的生态系统,选取2条食物链植物鼠猫植物鼠蛇2、问:一个成熟稳定的生态系统有哪些特点?呈现猫和鼠数量的折现图(不是同步、有滞后)若猫(某个营养级)突然短期内大量消失,预测其他生物数量如何变化?师: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能力重新达到一个新的稳定。若蛇短期内大量增多呢? 师: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没有其他营养级补充)比较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强弱1、播放视频:世博成都馆活水源(人工模拟湿地生态系统)2、如果多量的污染物侵入生态系统后又会怎样呢?1、自然因素:雪灾 地震 海啸 泥石流 旱灾 台风……2、人为因素:温室效应 酸雨 土地荒漠化 大气污染 森林锐减 水污染 沙尘暴 核辐射……1、大规模地改变自然生态系统2、超量取用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资源3、向生态系统大量输入人类活动产生的产品和废物…… 种类数量相对稳定、动态平衡分析两者数量变化生物种类的多少(生物种类多,有新的营养级补偿,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找到新的途径)请学生举例:苏州河:人类无节制地输入污染物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水葫芦(南美洲):外来物种入侵过量地取用资源:开采石油“替罪的山羊”
小结 1、同学们的举例中我们发现了人类的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为此,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呢?2、重新回到导入,从生态系统稳定性角度看流浪猫喂养的现象。
PAGE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