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章第23章 生物的进化第3节 生物的进化原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鸡的新品种形成的原因,了解人工选择的过程和条件。2.了解曼彻斯特地区两类桦尺蛾数量变化的原因3.理解自然选择的学说要点,并用这一学说解释生物的适应现象和进化过程。能力目标:1.观察原鸡的进化,初步形成观察能力、分析处理资料的能力。2.尝试探究生物进化的原因,学会桦尺蛾的数据和图表的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生物进化和适应现象的事例分析,使学生形成环保意识;2.通过学习生存竞争、适者生存的理论,从而懂得珍惜时光好好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不会被淘汰教学重难点重点:动植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难点:动植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自 主 学 习 环节一:温故知新1、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哪些?2.、动植物进化的历程如何?3、生物进化的规律怎样? 教师巡视,有针对性的进行抽查。 先师友自查,后师傅检查学友。环节二:探究新知.质疑:为什么在生物进化的漫长过程中,会有新的物种产生,也会有老的物种灭绝,还有的得以生存至今?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进化原因引导学生看图P321.这些品种的鸡有共同的祖先吗?2.几个品种的鸡和原鸡各有什么不同?这些差异是怎样产生的? 引导学生阅读资料思考:1.100年来,黑色桦尺蛾数量怎样变化的?浅色桦尺蛾数量怎样变化?2.是什么原因使两者的数量发生了变化?3.要想恢复到100年前的浅色桦尺蛾占多数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做? 教师不断巡视,了解学情。 师友互助交流。互助释疑 环节一:师友解惑活动一:人工选择的启示1.根据人们的_________________,对生物发生的______进化不断的________,从而形成了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叫做_______选择。www.21-cn-jy.com2.现在人们培育的月季就有几十种,这都是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活动二:自然选择3.阅读课本英国小山村发生的故事回答:由于黑烟的污染, 色桦尺蛾易被鸟类发现而不易生存下来; 色桦尺蛾不易被鸟类发现而生存下来。所以,在工业污染区, 色的桦尺蛾占多数,这是 的结果。21cnjy.com4.达尔文把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 生存, 被淘汰的过程,叫做 。5.讨论::杀虫剂往往在开始使用时有效,后来药效会越来越差。尝试用自然选择的理论解释。 教师巡视,参与师友交流,及时个别指导。 师友互助交流。环节二:教师点拔1、人工选择:根据人们的需要与爱好,对生物发生的变异进行不断地选择,从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2、由于环境的变化,两类桦尺蛾中具有保 ( http: / / www.21cnjy.com )护色的个体得以生存,反之则淘汰。经过100年的选择和不断积累,产生了如此变化结果。这就是自然选择 对学生出现共性问题进行重点讲解。 师友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巩固理解 环节一:师友巩固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是( ) A、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 B、任何生物都要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C、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生存下来 D、生物体的器官因为经常使用而变得发达,并且这种性状能够遗传给后代2、达尔文的一部巨著,用自然选择学说成功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这本巨著的名称是( ) A、《进化论》 B、《人工选择》 C、《物种起源》 D、《自然选择》3、下列不属于生存竞争的是( ) A、同一片森林里的树木争夺阳光、水分和营养物质 B、食性相同的动物争夺食物 C、狼与鹿的捕食与反捕食 D、大豆从根瘤菌中获取氮素,根瘤菌从大豆中获取养料4、原鸡每年产卵只有8—12个,而现在的许多种产蛋鸡每年可产卵200—300个,这种进化的原因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生存环境不同 D、食物不同的结果5、用达尔文的观点解释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是( ) A、鹿经常伸长脖子够高处的树叶造成的 B、生活在食物充足环境中的长颈鹿脖子长得长 C、由于生存环境不同,使鹿的颈有长有短 D、长颈变异的个体生存机会多,并一代代积累形成的 教师巡视指导。 师友互助巩固。环节二:知识点拨引导学生比较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相同处与不同处人工选择:定向 人为因素 较短时间自然选择:不定向 自然环境 较长时间相同: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因。 环境是进化的外因 强化重难点。 指导学生做好笔记。分层提高 环节一:师友互查.1、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的自然选择学说是哪位科学家提出的( )A.孟德尔 B.达尔文 C.米勒 D.林奈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指( )A.生物同时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C.生物界具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 D.自然界中找不出两株完全相同的植物3.生活在绿地上的昆虫,体色多为绿色而不是褐色,能解释这种现象的是达尔文的 ( )A.定向变异 B.人工选择 C.自然选择 D.过度繁殖 4.长期使用某种抗菌素,发现某种抗菌素的效果越来越差。从达尔文观点来看,这是由于( )A.抗菌素浓度增加使病原体抗药性也增加B.抗菌素对病原体逐代选择的结果C.病原体由于接触抗菌素产生了抗药性D.抗菌素的药理作用逐年降低5.用达尔文观点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变长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都产生了定向变异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D.长期使用有毒农药,结果是农药使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6.蚊蝇等害虫对DDT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是( )A.害虫对DDT进行选择的结果。B.DDT对害虫抗药性的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C.遗传变异的结果D.害虫本身对DDT具有抵抗能力 教师巡视指导。 师友自主完成并互相讲解。环节二:教师提升.某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回收,计算其数目,结果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占的比例大,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占的比例大。请回答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1)桦尺蛾的体色是由 物质决定的。(2)在工业污染区,黑色的桦尺蛾占多数,,浅色的桦尺蛾数量较少,这种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叫 。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这说明桦尺蛾对环境具有 。21教育网(3)桦尺蛾的生活环境中,影响其生存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和 等。21·cn·jy·com(4)在食物链:植物→桦尺蛾→鸟中,桦尺蛾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5)如果严厉禁止污染,使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请你预测,桦尺蛾的类型将产生怎样的变化? 。【来源:21·世纪·教育·网】(6)桦尺蛾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我们把这种发育过程叫 发育。 拓展延伸相关知识点。总结梳理 环节一:师友梳理 师友总结互助心得。教师总结一、人工选择:根据人们的需要与爱好,对生物发生的变异进行不断地选择,从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二、自然选择 有利变异→生存→新物种生物 (适者) 的变异 不利变异→淘汰 (不适者)三、比较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相同处与不同处人工选择:定向 人为因素 较短时间自然选择:不定向 自然环境 较长时间相同: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因,环境是进化的外因。 出示知识体系,评价师友表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