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苏科版 八年级下册 第24章 人类对疾病的抵御第2节 传染病的预防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模拟体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认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2.列举血吸虫的生活史及其危害和防治。3.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自尊自爱,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懂得关爱艾滋病患者。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模拟体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认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教学难点 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自尊自爱,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懂得关爱艾滋病患者。教学准备 面粉、湿毛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情境导入:播放视频(1分钟):2003年的非典课件展示:2003年的3、4月,人类发生了百年以来规模最大的瘟疫。一种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又称为非典型性肺炎。这种非典型性肺炎(SARS)从感染到发病死亡,时间非常的快。人类还没来得及摸清状况时,已经在各地漫延开了,漫延速度之快,让医学非常发达的我们感到讶异! “非典”是很多人的2003记忆。一些人失去健康,一些人失去家庭,一些人失去了生命。 非典型性肺炎(SARS)作为一种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那么,传染病是通过哪些途径传染的呢?我们该如何预防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传染病的预防》新授:一、传染病的概念在人类的疾病中,有些是有传染性的,有些是不传染的。你能各说说几例吗?学生活动一:抢答 《找一找:每组中哪个不是传染病?》同学是如何判断传染病的呢?课件展示并讲解: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多数传染病有一定的流行季节。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分为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课件展示:由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四种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 病原体使人患病,经过哪些环节?面对传染病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二、传染病的传播及预防学生活动二:小游戏《模拟传染病的传播》游戏规则:把你的右手放在洒满面粉的纸上,然后和第二个同学握手,这个同学又和第三个同学握手。检查每个同学的手,你会发现什么 超链接—数学:比一比谁的口算速度快如果你已经与十个人握过手,而这十个人又分别与另外十个人握手,请问有多少人手上沾了面粉 学生活动三:自主学习(阅读课本58-59页,分析讨论:)1.面粉代表了什么 病原体有哪些传播途径?2.你知道传染病的传播由哪三个环节组成的吗 3.针对三个环节,我们如何预防传染病呢?课件展示并讲解:1.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携带病原体的人或动物。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3.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分析应用:流行性感冒的传播思考:如果缺少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一环节,传染病是否还会传播 课件展示并讲解:如何预防传染病?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学生活动四:连一连《如何预防传染病》三、血吸虫的生活史及其危害和防治。你知道血吸虫吗 课件展示:血吸虫病的症状血吸虫一旦通过人体皮肤进入体内,便开始迅速繁殖,其虫卵会顺着血管进入肝脏,使肝脏纤维化,再使脾脏增大,造成腹水。学生活动五:阅读课本57页了解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讨论:1、血吸虫病是怎样传播的 2、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血吸虫病呢?课件展示并讲解:略你认为传染病可怕吗 如果有一种传染病出现在你身边,你该做些什么 四、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知道“红丝巾”是什么标志吗?谈谈对它的了解。课件展示并讲解: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致死性传染病。 病毒分布: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传播途径:1)血液传播2)母婴传播3)性接触思考:面对“艾滋”,我们该做些什么 课件展示并讲解:我们要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预防艾滋病。要从精神和物质上安慰和帮助艾滋病患者!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 “红丝巾”,用以呼吁全社会关注艾滋病的防治问题,呼吁人们理解和关爱艾滋病患者。听歌曲《爱的奉献》,并展示艾滋病患者的图片。小结:板书: 学生积极发言(5名学生)学生抢答(4名学生)学生说出传染病的概念由三位同学上台完成小游戏,并说说有什么发现学生抢答(2名学生:有的学生答110,有的学生答111)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学习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学生回答(2名)学生回答(3名)学生回答(2名)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