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2013)第三册信息技术 第16课 制作简单动画(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版(2013)第三册信息技术 第16课 制作简单动画(教案)

资源简介

《制作简单动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GIF动画。
2.理解动画作品中的“帧”和“帧频率”。
3.认识GIF动画制作软件。
4.在Ulead GIF Animator软件中添加图像创作GIF动画作品。
5.保存作品,认识GIF动画的文件扩展名。
教学重点:认识Ulead GIF Animator软件,使用该软件创作GIF动画作品。
教学难点:
1.理解动画作品中的“帧”和“帧频率”
2.使用Ulead GIF Animator软件创作GIF动画作品。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动画片、GIF动画作品、若干组图像素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情 导入 播放动画片《猫和老鼠》、GIF动画 欣赏、思考 用GIF软件制作明确学习内容。 出示学生熟悉的GIF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 趣。
二.学习 新知 1. GIF动画软件窗口组成 目前制作GIF动画的软件很多,但我们学习GIF动画制作将以一种软件为主Ulead GIF Animator软件。 (1)引导学生打开Ulead GIF Animator 软件,对照教材第47页中的图13-1认识该软件窗口的组成。 (2)学生自行探讨并观察软件界面 常用工具栏 编辑面板 帧面板 2. 讲解帧。 (1)打开逐帧动画并演示。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8页。 (2)请学生说一说什么是帧 什么是帧频率 帧:就是1个画面,或者说1个图。我们知道,要使图中画像,看起来在动,那么就得快速换图。帧频率就是换画面的速度,即1秒钟换几幅画面。 3.制作《绿豆蛙》 动画 (1)出示做好的《绿豆蛙》动画作品,让学生观赏,激发学生学习制作动画的兴趣。 (2)发送原始素材到学生机:《绿豆蛙》连续图片。 (3)出示探究活动的中心任务:制作《绿豆蛙》动画。 ①打开Ulead GIF Animator软件,添加图像。 ②设置画布尺寸,让图像完全显示。 ③添加帧。将其他的图像依次添加。 ④调整图片播放速度。 ⑤播放动画。 5.引导学生完成探究活动的任务,并引导他们在小组里互相帮助、共同协作完成任务。巡视指导,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并及时表扬与鼓励。 6.引导学生预览作品动画效果,并及时保存文件。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操作。对照 课本认识Ulead GIF Animator软件窗口组成。 小组交流讨论。 学生认真观察、思考,交流讨论。 自己主动说一说,认真倾听别人说。 观赏体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 接收素材。 学生自主打开软件完成素材加工。 明确任务内容。 动手做一做,制作GIF动画。互相帮助、小组协作完成任务。 通过让学生对照熟悉的软件窗口,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从中掌握Ulead GIF Animator软件独特的组成部件,为学生使用好该软件打下基础。 通过教师演示并结合学生阅读学习资料、交流讨论的情况。让学生了解帧和帧频率的概念。 通过欣赏《绿豆蛙》动画作品和接下来探究活 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掌握Ulead GIF Animator软件的使用。
三.课堂 练习 教师指导 打开教材资源第13课“课堂练习”文件夹,制作一张会动的GIF动画 熟练操作加强新知的巩固。
四.课外 作业 网上搜集一组连续图片,制作一张GIF动画 在网络环境下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五.本课小结 1.根据图片大小,设置画布尺寸。 2.制作GIF动画步骤。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