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2013)第一册信息技术第24课设计绘画作品(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版(2013)第一册信息技术第24课设计绘画作品(教案)

资源简介

设计绘画作品
一、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在本学期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画图工具中直线、用颜色填充、橡皮、铅笔、椭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曲线、选定、等画图工具的操作,并能运用这些画图工具画出富有变化的图形。
二、教材分析
本课学习对图形进行选定,并利用“图像”菜单中的“翻转/旋转”命令对图形实施修改与变化,实现对画图工具和菜单命令的综合运用。
三、设计思想、方法和策略
(一)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理和设计,用七巧板拼图游戏将本节课重点“翻转/旋转”有机融合在拼图游戏中。
(二)以任务驱动为基本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动机。注重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每个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都有所收益。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 “图像”菜单中“翻转/旋转”命令的使用方法。
2、能区分水平翻转与垂直翻转的不同;
3、了解90度、180度、270度旋转的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电脑绘画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用翻转和旋转的方法变化图形;
难点:
利用翻转和旋转的方法有目的地变化图形;
五、教学准备
七巧板拼图课件、学生学习操作的图片素材、教学用具七巧板在黑板上拼好一个图形。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同学们看到黑板上的拼图,你知道这是什么玩具吗?都玩过七巧板吗?哪你们知道七巧板的由来吗? 学生回答 播放七巧板的由来视频 通过学生熟悉的七巧板玩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课堂气氛,巧妙地导入新课内容。
二新授课 提出问题 尝试探究 学生操作 PPT展示七巧板拼图的多种可能性创意 简单拼图,左边的图形怎么变化得到右边的图形 根据学生的思考回答一步步引导,板书操作步骤(1)选定(2)复制、粘贴(3)翻转 请学生上来尝试操作垂直翻转,教师一旁提示,点出操作易失误的地方 再请一位同学上来操作演示旋转的变化 了解七巧板拼图的强大创意性 学生回答 学生实践:尝试垂直翻转的操作方法 让学生一边操作一边讲解: (1)选择选定工具,把“图形”选中; (2)单击鼠标右键复制粘贴 (3)单击“图像”→“翻转/旋转”命令项; (4)选择“按一定角度翻转”→“确定”;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变化的奇妙, 调动积极性。 理解水平翻转和垂直翻转的含义。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垂直翻转的方法。 提高自学能力和旧知迁移能力。 让学生先去尝试操作再进行总结问题,学生会有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命令的作用。
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一简单拼图 学生完成任务一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任务自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小组为单位互相帮助。 及时表扬、纠正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错误。 了解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三、 拓展延伸 四作业展示 小结 欣赏优秀作品 完成任务二创意拼图 明确创造要求 学生完成任务一 了解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及时表扬、纠正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错误。 引导学生正确地欣赏和评价别人的作品。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让我们来欣赏一下你们的作品? 谁愿意为我们展示? 老师对作品的优点和不足给予及时、准确的赞扬和建议。 你能对自己和同学的表现作一个评价吗?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能说说吗? 全班欣赏作品。 师生共同欣赏部分学生的作品。 评价:别人的作品好不好?好在哪里?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使用画图中翻转和旋转的操作。 ……
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操作,注意培养他们的创造力,鼓励创新。
不足之处:
1、学生对翻转与旋转的探究理解不够深入,关键是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
2、过渡语言不够精彩。
3、对学生作品点评不到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