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2019)五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智能迎宾路--智能交通灯(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川教版(2019)五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智能迎宾路--智能交通灯(教案)

资源简介

《智能迎宾路--智能交通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前几节软件编程的基础上,本课融入了全新的硬件设备,搭建“智能交通灯”,让学生感受人工智能的同时,知道交通灯的控制是由硬件和软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本课主要内容有:下载测试程序、利用机器人模块编程、触碰传感器的使用等。
【学情分析】
活动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对教材中编程软件已经有了系统的认识,能否熟练使用各种指令模块编写程序控制软件中的角色。学生爱思考、爱探索,增加了硬件设备,学生更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但是,他们利用信息技术学科思维,发现生活中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智能交通灯的工作过程;
(2)学会使用主控器;
(3)灵活编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1)由学生自主探究对彩灯的控制,了解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
(2)通过对触碰传感器的测试,认识实现人工智能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智能交通灯的工作过程
2.教学难点:根据实际场景设计程序
【教法与学法】
1.教法:发现法、任务驱动教学法
2.学法:实验探究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机、实验器材、教材、学案、笔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 一、视频导入 同学们好,我们上学、出行每天都在进行中,我们在路上,交通在身边,上课的开始,让我们来看看未来的交通。 智能交通系统确保了交通的安全和有序,人工智能助力智慧交通,科技让生活更美好,让我们一起探究“智能交通灯”。 观看视频 提问,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引出交通话题。 通过展示未来的智慧交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对本单元研究的兴趣。
分析项目突显核心 分析项目突显核心 二、认识硬件、软件 1、认识硬件组成 在我们的面前有一套交通灯模型,请观察他有哪些部分组成? 2、运行软件 打开“中鸣编程3.0”软件 三、探究1:点亮交通灯 1、师演示:打开“点亮交通灯”项目→下载程序→测试程序 2、组织学生点亮交通灯 四、探究2:编程实现交通灯效果 1、观察人行道红绿灯工作模式 根据观察到交通灯的工作模式,填写《学案》第1个流程图。 结论:红灯亮→大约15秒→绿灯亮(红灯灭)→大约15秒→闪烁8次→红灯……。循环往复 2、编写程序、实现效果 师演示“控制器任务、彩灯”模块的查找与搭建。 引导学生自主尝试编写,下载测试、修改程序 小结收获:观察思考——分析设计——编程程序——下载测试 五、探究3:智能交通灯 1、观看视频,提出问题 道路上没有车辆时,我们还需要等待很长时间红绿灯,通过怎样的设计可以让交通更智能呢? 2、连接触碰传感器 3、组织学生按照探究二中学到的方法自主探究: 观察思考——分析设计——编程实现 4、个性创作:组织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力,制作个性交通灯 1、认识硬件名称 2、认识控制器、观察并说出两盏灯的接口编号 。 打开源程序 下载测试,点亮交通灯 观察、分析交通灯工作模式 设计流程图 编写程序指令 说出收获 观看视频 自主探究、使用触碰传感器 步步观察发现事实 引导思考 体验程序是如何控制红灯的,程序给出相关接口指令,接口接收到指令后做出相应的反馈。 通过实现交通灯工作效果,掌握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观察、分析、设计流程、编程实现 知识建立过程正是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过程。 通过观察、猜想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发现生活中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思维 多元小结 六、无限畅享 1、展示更多传感器:如利用红外线传感器用关来感知外界、超声波传感器利用声波来感知等等。 2、组织学生观看视频 3、结合视频,畅享未来! 提出畅享依据: 科学性【有科学原理支撑】 先进性【别人没有做过】 实用性【可实施、可再现】 4、课堂总结 师生总结收获 认识传感器 观看视频 结合视频、传感器,畅享未来交通 提供利用传感器的这种思路,引导学生头脑风暴 明白科学的想象方法 开拓学生视野 增强信息社会责任感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单元拓展课,根据学生已有经验,通过观察、设计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编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整个教学,强调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寄希于他们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为学生种下一颗敢于想象的种子,期待参天大树的长成!
板书: 活动1 智能交通灯
(
观察
分析
设计流程
编写程序
) 硬件
程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