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1.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作用。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3.人体免疫的功能。4.计划免疫的概念和意义。重点1.人体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和作用。2.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难点认同人类是可以征服传染病的,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不断追求与探索的能力。1课时一、导入新课你觉得孤单吗?从生物学角度看,你永远都不孤单,我们的体内和体表有大量的细菌等微生物。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其中不乏病原微生物。为什么有的人能保持健康状态,而有的人却成了传染病的易感人群?我们的身体是如何抵御病原体的入侵的?今天就让我们学习新课来一探究竟。二、讲授新课(一)人体的三道防线【图片展示】皮肤结构示意图、皮肤角质层电镜图。【图片展示】指尖接种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对比实验图。【提问】你能作出怎样的推测?皮肤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对微生物有阻隔作用;皮肤的分泌物对某些细菌有杀灭作用。【图片展示】人体呼吸道黏膜结构示意图、黏膜纤毛电镜图等。【提问】纤毛有什么作用?皮肤和黏膜构成了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具有阻挡、杀灭、清扫功能。【提问】病菌如果突破了第一道防线,怎么办?感染或损伤的皮肤出现红肿后,为什么有时会自然痊愈?【图片展示】吞噬细胞的作用过程、人体不同的体液。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具有吞噬和溶解作用。人体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组成了人体对微生物的屏障,对多种微生物均起作用,所以称为非特异性免疫。【提问】如果病原体由于数量较多,或毒性较大,突破前两道防线,怎么办?【图片展示】人体免疫系统、淋巴细胞作用过程等。【提问】某人水痘痊愈后,认为体内有了抗体,不怕传染病了,可又不幸感染上麻疹病毒。他的问题出在哪儿?强调抗体是在抗原刺激下,由淋巴细胞产生,具有针对抗原的专一性。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结合,因此第三道防线又被称为特异性免疫。【提问】人体的三道防线有什么区别呢?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二道防线与第三道防线的差异,引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学生比较两者的产生和功能,填写下面表格。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范围 对体外异物都有反应 对一种异物有反应形成 生来就有 后天形成的作用 弱 强 (二)免疫的功能【提问】免疫仅仅是抵御外部病原体对人体的侵害吗?坚固堡垒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那我们自身内部出现损伤时,免疫系统有作用吗?目前对免疫进行了更准确地描述和定义,认为它是一种生理功能,具有三方面的作用。【漫画】免疫的三大功能(课本P82图8—10)总结:免疫的三大功能①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②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③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三)计划免疫【提问】为什么出过水痘的人能够终身抵抗水痘病毒的再次侵害?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产生抗体,同时部分细胞会转变为记忆细胞,随时应对抗原的再次入侵,保持体内抗体水平。【提问】为什么接种流感疫苗时,医生会询问“这两天有没有感冒发热症状”,确认没有后才给打预防针?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图片展示】疫苗接种证、最后一例天花病。总结: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四)艾滋病【提问】人的免疫系统很重要,是否意味着其越强越好?免疫系统出了问题会怎么样?过敏、排异、自身免疫病,极端情况是先天性免疫缺乏症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症。【图片展示】泡泡男孩、艾滋病病毒、预防艾滋病传播的宣传画。【表格展示】分辨艾滋病传播途径。总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三、课堂小结总结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免疫的科学定义和功能、疫苗的本质和疫苗预防疾病的原理、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四、布置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