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设置段落格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主要内容是段落的对齐和缩进。段落的对齐和缩进是排版最常用的方法,而排版在日常的文字处理使用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部分内容有“段落对齐”、“段落缩进”、“行距调整”三个知识点。2、教材处理: 就本节课内容而言,是对word中的格式工具栏中的段落选项卡进行讲解的操作,由于这里边所包含的内容较多,并且调整段落格式中除了通过格式工具栏操作,还可以通过菜单栏和常用工具栏进行调整操作,但由于一节课的课堂时间有限,要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知识必须经过老师的讲解和充分的操作练习才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所以在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由格式工具栏调出选项卡调整进行了讲解,对通过菜单栏操作进行了解。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学情分析1、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2、同学们对操作实践课较感兴趣。因此在安排教学时,应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3、学生缺乏系统的练习,不能将所学知识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对齐、缩进和行距的调整2、培养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设置段落格式的操作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操作,对进行学生动手能力、探知能力的培养;2、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和实际应用联系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审美观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2、初步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阅读及美术设计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1、利用多种方法设置段落的对齐、缩进和行距调整;2、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阅读及美术设计的能力。 设计思路:让题目“统领”文章;为正文设置段落格式;小提示;小练习。教学准备:(1)投影演示教学内容(2)每台学生机有一篇没有排版的样文《“电脑迷”小比尔.盖茨》。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出示一段没有排版的及一段已经排版好的文字,让学生比较,哪一段更漂亮一些?(培养审美观点)想不想把第一段文字变得像第二段文字一样漂亮?这需要用到Word 2000中段落格式的设置。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二、新授(幻灯演示:设置段落格式)(幻灯演示:(一)、题目”统领”文章)(幻灯演示:1.使标题居中)(边讲边演示)①选定标题《“电脑迷” 比尔·盖茨 》②在工具栏中有四种对齐方式:两端对齐、居中对齐、右对齐、分散对齐。单击居中按钮。两端对齐 居中 右对齐 分散对齐(学生练习):请同学们将《“电脑迷” 比尔·盖茨》这篇文章打开,并将标题“‘电脑迷’ 比尔·盖茨”设置成“居中”对齐方式。并试一试其它几种方式。(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帮助)。(幻灯演示:(二)为正文设置段落格式)有的时候同学们会发现,在输入的文章没有我们的语文课文好看,如何调整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内容了。1、介绍概念首行缩进:每段开头空了两格,在计算机中叫首行缩进。行距:行与行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在计算机中叫行距。2、设置段落格式(边讲边演示)(1)选中所有段落后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段落。(2)单击首行缩进(3)选择2字符。(4)根据需要设置行距。(5)单击确定后,效果出来了。¤ 想一想还有什么为正文设置段落格式的方法?。首行缩进方法一:(1)定位段首。移动光标,使插入点在段首“比尔.盖茨”前。(2)按空格键,使段首空出两个汉字的位置。(学生尝试)首行缩进方法二:可以用水平标尺上的缩进标记。是“首行缩进”标记,用来将段落的第一行缩进一段距离。是“左缩进”标记,用来设置段落左侧的边界位置。是“右缩进”标记,用来设置段落右侧的边界位置。)3 、行距设置:行距是指两行间的间隔。改变行距的操作是: (边讲边演示)①选取要改变行距的段落。②单击“格式”菜单中的“段落”。③在“段落”对话框中单击“缩进和间距”。4④调整“行距”和“设置值”中相应的内容。三、练习1、 将《“电脑迷” 比尔·盖茨》各段的行距设为“1.5倍行距”。先请一位同学来演示一遍,其他同学看他的演示是否正确,然后再自己练习。(教师巡视)2 、《“电脑迷” 比尔·盖茨》标题设为二号字、加粗、红色、加底纹,并居中;设置全文的行距为1.25,段落间距为1.5行。(学生探究,讨论,教师巡视,最后小结。)四、总结提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段落的对齐,行距调整)。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同学们会发现有些操作不一定就只有一种方法,而且操作都很简单,但必须要经常练习才会熟能生巧,很快地完成对段落的设置。板书:设置段落格式对齐方式:居中对齐、左对齐、两端对齐,右对齐、分散对齐 首行缩进、行距设置段落格式: 选中→右击→单击段落→首行缩进→选择2字符→设置行距→确定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