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 实现内部资源共享——了解局域网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初步理解什么是计算机网络②能初步理解局域网和广域网③网络信息共享能够对网络有一个感性认识④掌握共享的设置方法2.能力目标①能够区分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不同②能查看自己电脑的IP地址③能访问局域网中的共享资源④能将自己的内容设置为共享并设置共享权限3.情感目标①能区分自己身边的网络是什么类型的,同时对于Internet有一个更感性认识②学会利用他人的成果为自己服务③尊重他人的成果④学会与他人协作二、学情分析学生了解了因特网,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机房(局域网)有感性的认识。并亲身去体验一把。三、教学方法任务驱动为主,小组学习辅之四、教学准备多媒体控制软件,课件,图片或视频素材五、教学过程引入:在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世界上最大最复杂的网络——因特网,在平时以及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还会碰到其他各种形式或大小的计算机网络。比如现在有的家庭条件比较好,有2台以上的电脑,这时也可以将这两台电脑连接起来构成一个网络,方便资源的共享。新授:既然组成计算机网络的数量有多有少,范围也有大有小,连接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所以网络的分类方法也非常多,一般比较常见的可以按照计算机网络分布的范围来划分。一、 计算机网络按分布范围可以分为哪几大类类型 分布范围 传输速率 应用场合局域网 1KM左右 4M~2G 一个单位城域网 5~50KM 50K~100M 一个城市广域网 几十~几千KM 9.6K~45M以上 一个国家或洲际网问题:机房里网络属于哪一种?回答:局域网局域网因为他组网成本低、方便,所以应用的范围是最广的。同因特网中的计算机一样,局域网中的计算机也有IP地址,我们可以查看一下自己这台计算机的IP地址,怎么查看呢。(教师演示)问题:同组的学生互相交流一下查看到的IP地址,发现有什么特点吗?(学生查看并摘录)回答:规律——前三组相似,后一组有规律递增。局域网中的计算机有一个特点,IP地址的前三组数字必须相同,不然就无法访问到其他的计算机了,最后一组有规律递增,那是为了方便管理。尝试:试着将IP地址设置成重复的,看一下电脑是否有什么提示。在局域网中我们可以用工作组将电脑分组,用计算机名来访问某一台计算机。任务一:把教师机上的某个文件拷贝到自己的计算机上。老师的电脑上有很多图片或视频资料,D;\共享\提示:大家可以通过网上邻居访问老师的这台电脑来看一下。(学生操作)通过共享的方式,大家就可以访问老师共享的资源,其实在平时上网的时候,你们也可以将找到的好的资源共享给大家。那么怎样才能将资源设置为共享呢?大家自己尝试一下如何设置共享,利用windows的帮助(自带)。(学生操作)要将这个文件共享给大家该怎么操作呢?(学生演示)其实设置共享的方法非常方便,只要在需要设置为共享的文件夹上右键单击选择共享,然后设置为“共享为”按过确定后其他人在网上邻居就可以看到你共享的文件夹了。任务二:在教室内的网络上找到离自己最近的计算机和最远的计算机。并获取共享资料。学生分组设置共享,小组成员互相查看组员是否已设置好共享的文件夹。教师演示:我们来看一下共享设置的一些其他设置。共享名:在网络中看到的文件夹的名称。用户数限制:同时可以访问该资源的人数。我们知道在网上要找到一些好的资源是比较费时间的,这些资源凝聚着同学们的心血,如果被不小心被删除了那多可惜啊。另外网络上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比如黑客什么的,非法侵入到别人的网络破坏了别人的数据等等。大家可以试一下,别人共享里的文件是否可以删除。(学生操作)问题:那怎么样才能让我的共享资源别人只能看,而不能删除呢?(学生操作)权限的种类与含义两种常见权限的设置:只读:读取选择,完全控制、更改不选择;即可读也可写:默认的就是小结:我们了解了网络的分类。我们掌握了如何将自己的资源共享给别人,以及如何设置共享的权限,这样就能方便的利用网络来为我们服务,不过在网络中访问别人的资源时也要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要肆意删除或更改共享的数据。板书:按网络分布的范围来说可以分为四种:局域网、广域网 、城域网、互联网文件共享:“只读”、“完全”、“根据口令访到局域网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