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关注健康【教材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掌握几种常见的急救方法。 2. 学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具体操作方法。 3. 学会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具体操作方法过程方法 1.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冷静谨慎处理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不同情况的分辨能力及实际采取措施的实践能力。情感态度 1. 通过急救措施的学习,培养学生关心、帮助他人的优秀思想品德,提高自我素质。 2. 培养学生关心生活、留意生活,从日常生活中学习、积累知识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掌握几种常见的急救方法。教学难点 1. 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操作方法。 2.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方法。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解与练习相结合教具准备 1. 教师准备: (1) 几个急救场面的视频资料 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操作的教学课件 假人 2. 学生准备:预习书本上的相关内容【教学过程】环节 教学 问题 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情境引入 播放视频《河南最美女护士》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发生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例如,当你夏天游泳时,发现有人溺水;或是你发现有人因煤气中毒而昏迷不醒,这时你首先想到的措施是什么呢?你会像视频中的护士一样救人吗? 视频中的女护士采取的措施有那些? 听、思考、回答、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 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拨打“120” 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 1、什么是人工呼吸?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那种方法?进行人工呼吸时,应该如何操作?每分钟吹气多少次才合适?怎样判断人工呼吸有效? 学生小组讨论时,适时提出问题或补充,如:为什么要捏紧被病人的鼻孔?(要求不能照课本念) 对表述最佳的一组进行表扬 2、 如果病人同时心跳停止,则应同时做人工胸外心脏挤压。 问:人工胸外心脏挤压的操作要领是什么?一般每做一次人工呼吸,需要做几次心脏挤压?怎样判断抢救有效? 学生小组讨论时,应来回倾听,释疑 播放视频《心肺复苏》 认真听 PPt展示相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各小组展示答案(在教师的引导补充下得出完整答案) 1、方法: ①、使病人仰卧、头后仰,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 ②、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③、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颌,另一只手捏紧被病人的鼻孔(为了避免气体从鼻腔漏出),然后深吸一口气,对着病人的口部用力吹入 2、频率: 每分钟吹气的次数是15~20次,与人的呼吸频率相同。 4、 若被抢救者的胸廓能够随着每次吹气而略有隆起,并且气体能从口部排出,则证明人工呼吸有效。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各小组展示答案(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完整答案) 1、方法:挤压时救护者需站在病人的左侧,双手叠放在一起,有节奏地、带有冲击性地用力向下按压病人的胸骨下端,使其下陷3~4厘米,然后放松 2、频率:挤压心脏次数也应与人的正常心率一致,应为60~100次/分,每做一次人工呼吸,需要挤压心脏4-5次 3、若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搏动,并且脸色逐渐转为红润时,则证明抢救有效。 一学生模仿视频操作完成《单人心肺复苏》 两学生模仿视频操作完成《双人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 PPT介绍海姆立克急救法 视频《海姆立克急救法》 阅读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两学生模仿视频操作完成救他人的步骤 所有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完成自救的步骤“120”紧急呼救 在以上这些急救措施采取之前都首先要拨打“120” 问:拨打时应该说明哪些情况? PPT:拨打“120”的注意事项 回答:拨打“120”时应说明地点、症状及姓名等情况课时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见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第三节关注健康(第二课时) 三、急救的方法 (心肺复苏) 1、 人工呼吸----口对口呼吸法 2、 胸外心脏按压 3、海姆立克急救法 4、 “120”紧急呼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