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通过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学习,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2、 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3、 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二)、能力目标:1、通过动手实验、锻炼动手能力;2、通过探究和讨论锻炼学生的仔细观察和分析能力。3、通过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三)、 情感目标:1.形成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2.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培养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增加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2、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教学难点通过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教学方法观察、分析、讨论、多媒体教学。●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投影片,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多媒体教学课件2.学生准备:有关两栖动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3、 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镊子、剪刀、培养皿、新鲜鸡卵;4、 鸟卵结构示意图课件、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录像。●课时安排2课时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创设情景:播放一段青蛙鸣叫的音频1、启发引导学生回顾宋朝诗人赵师秀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和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同时介绍毛泽东《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2、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分析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到青蛙的鸣叫?青蛙的鸣叫意味着什么?明确本节课题,教师板书:(一)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问题: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看“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媒体播放),思考下面的问题。学习活动:认真观看,分组讨论交流下列问题:(1)是不是所有的青蛙都能鸣叫呢?(2)青蛙鸣叫的意义是什么?(3)雌雄蛙抱对对生殖有什么意义?(4)雌雄蛙的受精方式是怎样的?卵细胞和精子在哪里结合?教师小结:可见,在繁殖季节,雄蛙以鸣叫作为求偶方式,所以青蛙的鸣叫对种群的繁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雌雄蛙经抱对(抱对时,雌雄蛙的泄殖腔孔相互接近,有利于精液直接排在卵上,这样就会提高卵的受精率。)以后,分别将卵细胞和精子排入水中,使二者在水中相遇而受精。因此,青蛙的受精方式为水中体外受精。(板书:1、雌雄异体2、体外受精)问题:请同学们结合课后练习2,列表比较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问题:蝌蚪是用鳃来呼吸的,也有尾巴,能够游泳,它有很多和小鱼相似的特点,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学习活动:分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开始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具有初步适应陆生生活的结构特征。教师质疑:青蛙、扬子鳄、龟都是两栖动物吗?学习活动:四人一组,分组讨论,全班共同得出结论。教师小结: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这样的动物叫两栖动物。问题:大家通过学习,不仅了解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而且也从其他方面加深了对它的认识。那么,老师在此提出一个问题:青蛙的发育过程与家蚕有什么异同?我们请一个同学来作答。学习活动:根据教师的提问,一名学生回答家蚕的发育特点,其余学生可补充回答。教师小结: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上差异性都很大,所以和家蚕一样都属于变态发育过程。但是蚕的整个生命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青蛙只经历了卵、幼体、成体三个阶段。(板书:3、变态发育: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条件问题:除了青蛙之外,其他两栖动物还有蟾蜍、大鲵、蝾螈等,它们的生殖和发育也同青蛙一样,必须在水中进行,不能完全摆脱水的束缚。这样有人认为这是两栖动物分布范围较小、种类也较小的重要原因。这种说法对吗?环境的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有没有影响呢?第二课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入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出疑惑 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然后说出鸟类的生殖过程是怎样的。(播放视频资料) 通过视频资料,你能说出这些鸟都在做什么吗? 那么,鸟类的生殖到底要经过几个过程呢?展示图片:鸟类生殖的六个过程 师生共同总结:鸟的生殖过程: (板书)筑巢→求偶→交配(体内受精)→产卵→ 孵卵→育雏教师适时提出问题,说出鸟的繁殖行为,学生思考后解决。设疑:是不是所有鸟的生殖过程都要经历这些阶段呢?师生共同总结:鸟类生殖必经的三个过程:求偶、交配和产卵讲:鸟的生殖和蛙一样都是有性生殖。但是两栖动物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而鸟的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 设疑:那么请大家想一想:鸟和两栖动物的受精方式哪一种更好呢?(体内受精)讲:鸟类的体内 受精对受精卵有一种很好的 保护作用。而且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因而鸟类比两栖动物要高等。 观看视频:鸟的生殖过程交流讨论:鸟的生殖过程有哪些?结合图片说出鸟的生殖过程是怎样的?思考:1、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提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说的是鸟的哪种生殖行为?(筑巢)2、“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盼母归”(育雏)讨论交流:根据录像内容,说出鸟类生殖必经的几个阶段。复习回顾:蛙的受精方式(体外受精)图片比较:鸟和蛙的受精方式思考,讨 论:鸟和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哪种更好。 通过观看鸟的生殖视频,既让让学生感受自然界生命的神奇,又能直观的观察到鸟类的生殖过程,达到一举双得的效果。结合古诗,说出鸟的几种繁殖行为,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效果较好。适时复习旧知识,和新知识作比较,上下衔接,逐层递进。通过比较,让学生形成 “鸟比两栖动物高等,生殖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的意识,形成结论 过渡:精卵在雌鸟体内结合成受精卵,然后,雌鸟产下具有坚硬外壳的大型卵。那么,鸟卵有哪些部分组成?它们是如何发育成小鸟的呢?我们今天就以鸡卵为例,来探究卵的结构,并推测其功能。(提供实验器材,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实验探究)实验过程: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进行二次备课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已经知道了鸟卵的结构,请大家动动手,把鸡卵各部分的结构画出来,并标上名称,看谁画的又快又好。 设疑:鸡卵各部分有何作用呢?(布置任务,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出示思考题,学生回答:1、鸡蛋的哪一部分能孵化出小鸡?2.哪一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3.哪一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空气?4.根据系带的位置想一想系带有什么功能? 精讲: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主要的营养物质,而卵白一方面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部分的营养物质。鸡卵的主要部分是胚盘,因为它是胚胎发育的部位。 过渡:不同鸡蛋的胚盘大小、颜色是不同的,是不是所有的鸡蛋都能孵出小鸡呢?(不是。)讲:必须是受精卵才能发育成小鸡。 那你们能否根据胚盘来判断卵是否受精呢?(不能)(出示图片:受精卵和未受精卵)讲:胚盘颜色的深浅可以作为判断卵是否受精的一个依据。受精卵的胚盘色浓而略大。设疑:有人说:一个鸟卵就是 一个卵细胞,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在鸟卵中真正的卵细胞应包括哪些结构呢?讲:胚盘中含有遗传物质,将来能发育成胚胎。 相当于细胞中的细胞核。卵黄相当于细胞质,而卵黄膜则相当于细胞膜。我们共同来通过连线说出鸟卵的结构与功能: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包括: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 我们重点学习了卵的结构,由于鸟类产大型的硬壳卵,内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充分保证了卵的发育,而且大多由亲鸟孵化所以提高了对陆地生活的适应性。下面让我们能过一段动画再一次熟悉卵的结构和功能 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探究:一、初探卵壳:1、单手用力握鸡蛋,试一试是否能握破?你能推测一下卵壳的作用吗?二探卵的内部结构:2、轻轻敲破鸡蛋的钝圆端,将少量破损卵壳剥掉。你看到了 什么?能推测卵壳膜的作用吗?3.将鸡卵的内容物倒入培养皿中,结合课本P20图,找到卵黄、卵白、胚盘和系带4、板图:画出鸡卵各部分的结构三探鸡卵各部分的功能: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助学P20的合作探究,时间三分钟。小组交流讨论4个思考题。明确答案。理解掌握:鸟卵各部分的功能。图片比较:受精卵和未受精卵讨论、交流:鸟卵卵细胞的组成。师生总结:卵细胞包括:卵黄、卵黄膜和胚盘三部分连线比较各部分的功能 观看动画,加深对鸟卵结构的理解:鸟卵的结构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三探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建构“鸟卵的复杂结构增加了对陆地环境适应性”的概念引导学生绘出鸟卵结构图,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绘图能力,又进一步掌握了鸟卵的结构。通过合作探究,再加上教师4个问题的提出,学生很容易就能说出鸟卵各部分的功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图片比较受精卵和未受精卵的区别,让学生明确:未受精卵不能孵化出小鸟。通过学生的讨论,再结合教师的精讲,让学生明确鸟卵卵细胞的组成。重点掌握:胚盘相当于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小鸟这一知识点。动画展示鸟卵的结构,激发生趣,加深印象启发点拨 [过渡]:同学们听说过“爱迪生小时候孵鸡蛋”的故事吗?你说:爱迪生为什么孵 不出鸡蛋来呢?精讲: 鸟的受精卵在母体内就已经开始发育了。但是鸟卵由母体产出后,由于外界温度相对比较低,因而胚胎就停止发育,需由亲鸟孵化才能继续发育结论:鸟卵的孵化期与各种 鸟的体积有关。设疑:刚孵化出的小鸟与小鸡一样吗?(不一样)出示图片:雏鸡和雏蓝山雀师生共同总结:像雏鸡这样,孵出时已充分发育的,属于早成雏;而雏蓝山雀孵出时尚未充分 发育,属于晚成雏。指导学生举例说出常见的早成雏和晚成雏。(大雁、鸡、鸭、是早成雏;燕子、麻雀 是晚成雏。)设疑:雏鸡绒羽干后,即可随亲鸟觅食 雏蓝山雀怎么办?(亲鸟育雏)问:育雏有什么好处? 对。但是对我们人类来说,亲鸟在育雏期间,捕食害虫量剧增,有“农林卫士”的美称。有人做了一个统计,小鸟一天捕食的害虫量等于它自身的重量。但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大肆捕杀鸟类,你们说这种行为可取吗?(不可取)师:鸟类与我们人类的关系极其密切,我们不仅要爱鸟护鸟,还要让鸟类在生物圈中更好地生活、繁衍和发展。同学们,对此你将如何做呢? 观看幻灯片:爱迪生孵蛋。思考:爱迪生为什么孵不出鸡蛋来呢?明确鸟与人类的关系,树立爱鸟护鸟的情感。并畅谈爱鸟护鸟的方式方法。 通过小故事过渡到鸟的发育过程,既让学生明白鸟的发育受温度影响,又激发了生趣。表格比较鸟卵的孵化时间,长短,很容易得出鸟卵孵化期长短与其体积有关。 通过图片比较:育雏期间,亲鸟一天的捕食害虫量与自已的体重相同,使学生建构“鸟在育雏期间能消灭大量的农业害虫,与人类关系密切”这一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