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信息技术第16课制作简单动画(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册信息技术第16课制作简单动画(教案)

资源简介

制作简单动画——设置动作补间动画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基于学生已掌握了工具栏的使用、创建元件、逐帧动画、形状补间动画等基础操作上进行编排的一节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探究过程中,掌握Flash软件另外一种制作动画的基本方法——设置动作补间动画。通过本课时,让学生进一步掌握Flash软件中准备素材的方法,巩固元件、库的有关知识;让学生理解动作补间动画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再通过形状和动作两种补间动画制作方法的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哪种类型的动画用什么样的制作方法较好,提升了学生动画制作的技能;让学生学会通过设置元件属性的方法,制作渐隐效果动画,巩固“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习用不同方法制作文字效果的技巧,等等。
二、教学对象分析
借助Family公益广告的视频,学生通过上节课形状补间的学习,制作了对家人、对爸爸F、妈妈M的爱的形变动画,过程中学生对Flash软件中常用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动画的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具备了制作简单动画的能力。本节课继续完成“家庭”的动画主题的创作,表达“I”的成长故事,这样教学内容结构也显得完整,学生兴趣更加浓厚,求知欲望更强烈,更好地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容,也容易调动学生的创造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制作动作补间动画。
(2)掌握元件渐隐效果的设置。
(3)了解形状补间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之间的区别。
(4)巩固元件操作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字母“I”的动作补间动画,理解动作补间动画的原理,进一步掌握文字操作的基本方法,掌握动作补间动画制作的基本方法。通过比较形状补间、动作补间这两种基础动画,理解Flash动画制作的原理;通过小组深入探索文字渐隐渐现效果的制作方法,加深对动作补间动画制作的理解;再通过“我的图形”的动画创作,进一步掌握动作补间动画制作的基本方法和元件属性设置方法,加深对两种基础动画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动画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分析问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2)激发学生想象和创作的欲望,培养学生敢于探索新事物、不断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与合作交流。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意识。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制作文字的动作补间动画和物体的动作补间动画。
难点:理解创建元件的作用,理解两种基础补间动画制作方法的异同。
四、教学策略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结合他们的认知水平,本节课以“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讲授法、演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进行演示和引导,控制和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上机练习,结合“任务”进行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信息获取、信息加工处理和信息应用的能力,体会集体合作学习的快乐。
五、教学环境
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电脑室,教师准备好的学习素材。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同学们,Family公益广告令人感动,我们利用Flash形状补间动画,制作了几个表达对家人爱的形变补间动画效果,请同学们欣赏。利用逐帧动画,制作了一个在成长中的我“I”的动画。 2.请学生说说:在制作I动画的时候,有什么感受?它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3.像这样表现一个物体运动的动画,我们一般利用另一种更简便、快捷的方法来制作——动作补间动画。 4.板书:设置动作补间动画。 欣赏、观察作品,说说字母I变化的特点(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 通过学生观察,回忆、复习上节课形状补间动画的特点,为学习动作补间动画做准备。 观察I的变化,初步感受动作补间动画的特点。 2分钟
探究新知,理解原理 什么是动作补间动画?打开“I”动画源文件,请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①这段动画有几个关键帧,各关键帧里分别有什么内容?②各关键帧里的内容是分离的还是一个整体?③其他帧是什么颜色,有什么特点? 板书、讲解动作补间动画的原理。 今天我们就利用它来表达我的成长故事。 学生认真观察并回答:有两个关键帧;关键中的对象是同一个元件,不是分离的;过渡帧中有带箭头的实线;过渡帧颜色是紫色的。 理清动作补间动画的概念,教师设计适当的问题,让学生仔细观察动画的源文件,了解动作补间动画的原理,便于后面正确地操作。 3分钟
自主学习、动手实践 1.请学生打开导学案,同桌一起交流学习,然后动手制作“I”移动的动画。 提示:如果忘记如何输入文字和修改文字样式的同学,可以打开导学案来学习。 2.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完成的同学帮助有需要帮助的人,或尝试制作表达“I”渐渐长大的变大效果,思考动作与形变补间动画的异同。 3.小结和分享制作的方法和技巧,演示并对步骤板书说明,找出有典型错误的操作,与同学们一起分析解决。 如:在结束关键帧设置动作补间动画,在元件中制作动画等等错例分析。 4、与同学们一起探讨动作补间与形状补间的异同。 自学操作方法,参照学习卡纸和导学案,完成“I成长过程”的动画制作。 遇到困难的同学看学习卡纸、电子导学案、问同学、老师等等,完成的同学帮助有需要帮助的人,或思考动作与形状补间的异同。 分析制作不成功的作品,找出其错误的原因。 小组讨论、回答:形状补间动画和动作补间动画的异同点。 让学生在上节课已有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通过分析典型错误(对象是分离的、关键帧设置不正确、补间设置不当等),让学生切实掌握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方法和注意的事项。 及时归纳对比,让学生理解形状补间动画和动作补间动画的操作步骤,加深理解两种动画制作方式的异同。 12分钟
合作学习、深入探究 我们在成长中不断地长大,所掌握的知识也越来越多,人越来越懂事。长大后,我们还会要离开这个小舞台,去更大的舞台实现我们的梦想,我们就用越来越清晰,然后渐渐消失来表达,flash软件可以通过元件属性选项里的Alpha值的设置来实现,你知道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请同学们参考书本46页5~8步骤,或利用电子导学一起讨论,完成任务二。 提示:元件属性和时间轴属性的打开方法;小组共同完成后可以回到自己座位上试着自己动手制作。 2、教师巡视辅导。 提示完成的同学可以利用时间轴选项制作出更多的动画效果。 3、总结、思考:不能设置Alpha值,原因根居于没有转换成元件来制作动作补间动画。如何调整元件的Alpha值,Alpha值的大小决定了什么,使它有相应的渐变效果? 小组一起学习讨论打开元件属性选项,调整Alpha的值,观察元件的变化范围,形成透明度等的渐变效果,利用Alpha值制作渐现效果和渐隐的动作补间动画。 学以致到,自己动手制作,大胆尝试其它动画效果。 感受、思考创建元件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互帮互助的精神,并通过制作文字渐现、渐隐的补间动画,使学生掌握制作文字特效的一些方法和掌握Alpha值含义。 设置练习内容层层深入,即巩固提升了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又进一步理解了元件属性设置的作用。 错例列出不转换成元件的后果:虽然可以设置动画效果,但不能有效地设置元件属性选项,即使后期可以再转换成元件,但也会引起元件管理的混乱。强调了在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中转换或创建元件的重要性,注意一些学习习惯的培养。 11分钟
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除了文字,其实还可以利用图像的方式来表现我们的成长故事,图文结合,我们的的动画效果会更精彩!你看老师的范例作品:请同学们思考:我们利用导入的方式把图像导入到舞台中进行制作。①导入到舞台与导入到库有什么区别?②导入到库中的图片已经是元件了吗?网上收集的素材,一定要注意版权问题! 1、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成长的故事”动画。 提示:有能力的同学借助导学案,利用时间轴选项可以制作出更精彩的动画效果。 2、引导学生与同学分享、交流自己的成长与梦想。 思考、回答问题。 作品创作。 要求:①动画图像创作,流畅、自然,动作补间运用正确。 ②适当运用渐隐渐现效果。 基础较好的学生制作颜色、旋转、速度变化等多种的动作补间动画效果。恰当选择形变或动作补间动画展现自己的梦想。 学生展示、介绍、评价作品。 复习从外部导入素材的方法,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地利用图像制作作品。 在简单创作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加熟练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要领,结合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锻炼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加深理解两种补间动画的异同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渗透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 在展示中,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找出他人或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欣赏他人作品,提高鉴赏能力。 10分钟
课堂小结 请学生说一说你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想: 1、技能的学习: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步骤,形状补间动画和动作补间动画的异同,利用元件和时间轴属性选项,制作更多精彩动画! 2、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参考书本、问同学、老师、电脑资源等自主、合作学习。 3、希望同学们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制作出更多精彩的动画,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学生交流总结。 巩固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大胆创新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2分钟
七、板书设计
制作简单动画——设置动作补间动画
1、创建元件;
2、创设初始和终止关键帧;
3、在初始和终止关键帧分别调整元件
的位置大小、Alpha值、等等;
4、设置动作补间动画。
《制作简单动画》学习卡
——设置动作补间动画
任务一、自主学习,设置动作补间动画。
步骤 标准及做法
1、创建元件 输入文字i; 选定选择工具; 选中文字,转换成图形元件i。
2、插入结束关键帧 在20帧按F6插入关键帧,或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插入关键帧”选项。
3、调整初始关键帧和终止关键帧的位置 ①在第1关键帧,调整元件的起点位置;②点选第20关键帧,调整元件的终点位置。 ②
4、设置动作补间动画。 点击第1~19帧的任意一帧,单击“属性”按钮,打开时间轴属性面板,在“补间”栏下拉框中选择“动作”选项。
*完成的同学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或尝试制作表达“I”渐渐长大的变大效果,思考动作与形变补间动画的异同。
任务二、小组合作,深入探究,共同完成:
参考书本46页步骤5~8步骤。
1、通过设置元件属性选项里的Alpha值,制作渐现效果,表达我在成长中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懂事的动画效果。
2、制作第二次动画渐渐消失的动画效果,表达我长大后,要离开这个小舞台,要去更大的舞台去实现梦想!
*小组完成的同学可以自己制作,并帮助有需要帮助的其它小组的同学,尝试利用时间轴选项的设置制作更多的动画效果。
任务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图文结合,制作一个表现你的成长故事的动画作品(图像从小变大并渐渐出现的动作补间动画),并利用文字的实现你的梦想(从图像变成文字的形状补间动画)!
注意:1、导入到舞台与导入到库有什么区别?
2、导入到库中的图片已经是元件了吗?
3、网上收集的素材,可一定要注意版权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