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常量与变量》教材和学情分析本章节《常量与变量》知识是python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第一节,内容相对简单。部分学生们在初中时已经接触过VB语言的程序设计,对本章节内容或有了解,但仍有部分同学因为初中为学习过而初次学习,所以应采取引导式和教师辅助讲解的方法进行教学,一方面帮助已学过的同学回忆知识,一方面引导未学过的同学掌握。普通高中的高一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相对于初中要强许多,在导入式可以采取数学思维进行导入,使学生易于接收的同时又保证教学内容的严谨性。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理解python中变量、常量的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2. 知道python中变量的常见表示形式。3. 掌握python中常量的命名规则。4. 初步认识静态语言和动态语言的概念。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引出常量与变量的概念,为学习函数的定义作准备。2. 通过对学生熟悉的几个例子,系统地认识常量与变量,有助于理解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课堂上对问题的分析,感受现实生活中函数的普遍性,体会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制约。2. 学生通过自主上机操作并简单的调试代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发现与解决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python中常量与变量的概念2. 教学难点:正确的区分出python中变量的命名是否符合规则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元一次方程 y=kx+b,利用常数k、自变量x与因变量y引出常量与变量,从而完成课堂导入2. 新授任务一、常量和变量的概念及其特点自主阅读书本,看看什么是常量?什么是变量?常量:程序运行过程中其值始终不发生变化的量常量的特点:通常为固定的数值或者字符串,例如45、“张三”等;常量在程序中可以直接使用变量:程序运行过程中其值可以发生变化的量变量的特点:变量由两部分组成,变量的标识符和变量的内容,格式为:标识符=内容;变量的内容是可以改变的;变量的内容是可以改变的任务二、变量的命名规则1、只能有字母(A-Z,a-z)、数字(0-9)、下划线组成2、第一个字符必须是字母或者下划线,而且不能是数字3、标识符是区分大小写的,‘value’和‘Value’是不同的标识符4、尽量按照英文命名,例如姓名使用name而不是xingming展示几个变量名,询问同学们是否符合变量的命名规则任务三、标识符命名实例1、单个词采取英文单词命名规则2、如果单词过长,可以仅仅取3-4个字符3、多个词使用下划线命名法或驼峰命名法展示几个中文词,让同学们对其进行命名任务四、静态语言和动态语言静态语言:定义变量时必须指定数据类型,且数据类型不能改变动态语言:定义变量是无须指定数据类型,且数据类型可以改变提问学生python是静态语言还是动态语言?学生通过编码验证,确定python中的变量的数据类型是可以改变的,所以python属于动态语言对比静态语言和动态语言:与静态语言相比,动态语言更加灵活,因为同一变量可以多次赋予不同类型的值。与动态语言相比,静态语言更为严谨,因为变量一但定义后数据类型就不会改变。3. 练习学生自主上机练习书上常量与变量的代码,教师巡视进行指导4. 小结先学生小结,再教师展示思维导图小结5. 作业作业1:所有同学单击老师发送到桌面上的问卷星答题链接,完成答题;作业2:学有余力的能学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整理本节课的知识。6. 板书1、常量与变量2、变量的命名规则3、静态语言和动态语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