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从健康测试活动入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健康,怎样促进自己的健康。学情分析:学生对健康的知识有所了解,但对究竟什么是健康,怎样才能促进自己的健康却不甚清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关注人体健康问题。2.全面理解健康的定义,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个体健康的重要意义。过程与方法1.学会自我调节或者帮助他人调节情绪、缓解学习压力,保持心理健康。2.能控制自己、理智处理生活中的烦心事,从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1.正确对待各种不良情绪,培养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思想。2.学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的良好品质及尊重他人的情感。教学重点:1.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真正认识到自己评价中的低分项涉及的问题。2.全面理解健康的定义,认识心理健康对个体健康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并内化为自我品质。课前预习:课本P97-P101教学过程:1、引入你认为什么是健康?(讨论 小组形式)板书:评价自己的健康情况2、开始引导自评,组织讨论——“给你的健康打分”(课前分发健康小检测单子)(投影片打出下列内容)温馨提示: 打分时需要注意以下的问题:1、单独完成测试。在测试过程中,不要与其他同学商量,应独立完成。2、如实评价自己。否则,评价结果将没有任何意义。3、总分仅供参考,并不绝对,不要有任何思想负担。4、分数可以保密,同学们要相互尊重。检测项目、评价方法、评价参考看课本P98(?)看书中给出的健康的定义?板书:健康身体 心理 社会适应 (学生上黑板书写)组织讨论:请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这些题目,看看哪些是评价身体健康的,哪些是评价心理健康的,哪些是评价社会适应状态的?分别标上A、B、C。小组交流:(学生上台展示)A、评价身体健康的有第2、5、7、9、13、14、16、21、23B、评价心理健康的有第1、3、4、6、7、17、18、20、24、25。C、评价社会适应的有第1、3、8、10、11、12、15、19、22。议一议:(小组讨论)了解健康的定义,你觉得我们应怎样从这三方面来保持健康的生活 1、加强体育锻炼;2、有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保持愉快的心情,随时展露笑脸;3、学会与他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三、事例过度,畅所欲言——“保持愉快的心情”什么 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心情愉快当你遇到挫折或者不顺心的事情时,生气、紧张、焦虑、抑郁等损害健康的情绪便会随之而来!(小组讨论)展示课件保持愉快的心情的方法:转移注意力宣泄烦恼自我安慰“今天由我来坐诊”出示两个情境小故事(小组讨论)用吸烟和喝酒去渲泄行不行?(提问讨论)四、课堂小结,巩固练习,结束新课〔学生小结〕什么叫健康?保持心情愉快有哪三种方法?保持愉快的心情的方法?[巩固练习]出示3道题目。五、布置作业课时练P80--P82的选择题。板 书 设 计第一节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一、健康身体 心理 社会适应二、保持愉快的心情转移注意力宣泄烦恼自我安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