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目标:能够说出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能够描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教学重点、难点能够描述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教学准备胸廓模拟装置教学过程引入1、 阅读课本P45“想一想,议一议”。问题:与吸入的空气相比较,呼出的气体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含量增加的气体从哪里来?含量减少的气体又到哪里去了?2、展示教学目标(略)二、教学新课(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1)位置:它位于胸腔内(2)组成: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3)有节奏的自主吸气和呼气,一分钟大约呼吸16次。2、学生自己感受呼吸时胸部的变化(1)引导学生将双手按在胸部两侧感受。深吸一口气,可以感觉到肋骨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再深深的呼气,你可以感觉的肋骨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缩小。(2)提示:你所感觉到的胸廓的扩展和收缩,是肋骨间的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果。3、胸廓容积的变化,还与膈的运动有关。膈的位置:胸腔的底部,腹腔的顶部。(1)演示实验,课本P46,教师演示。(2)讨论①气球在什么情况下胀大?在什么情况下回缩?(手将橡皮膜向上推时气球回缩,放松橡皮膜时气球胀大。)②如果气球破损了,或者罩口密封不严,结果会怎样?(不论向上推或放松橡皮膜,装置内的气球都不会有明显的变化。)结论: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上下径增大;呼气正好相反,膈肌舒张,膈底部回升,胸廓的上下径缩小。4、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结论)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肺内气压比外界低,外部气体被压入肺;呼气正好相反,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肺内气压比外界高,气体被压出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由前面材料我们知道,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成分明显不同: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比较,氧气明显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吸入的气体顺着支气管在肺里各级分支,到达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的肺泡。(展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交换示意图”)肺泡:肺泡壁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2)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也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由肺泡壁和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的特点,使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更容易。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技能训练测量肺活量,这个可以在体育课上完成。三、课堂小结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肺内气压比外界低,外部气体被压入肺;呼气正好相反,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肺内气压比外界高,气体被压出肺。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课堂练习肺富有弹性,当 和 收缩使得胸腔容积增大时,肺便 ,肺内气压相应 ,于是外界气体就被吸入。当 和 舒张使得胸腔容积缩小时,肺便 ,肺内气压相应 ,于是肺内气体就被呼出。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比较,在成分上的变化是( )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在医院做胸部彩超检查时,医生要求你吸气后闭气不动,吸气过程中你的肋骨和胸廓的运动方式( )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张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收缩C、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扩张D、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收缩五、课后思考气体在肺泡处进行了交换,氧顺利进入了血液,那么氧最后是在细胞中的什么部位被利用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