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2.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表达能力,完善对分数含义的认识,形成更为合理的认识结构。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了解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认识分数的积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表示的含义。难点: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表示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分桃:我们知道小猴最爱吃桃了,这不,猴妈妈买来了一盘桃。(出示PPT)猴妈妈想把这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指名说并说想法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板书)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4。(1)出示教材第80页例4情境图。谈话:瞧!又来了一只猴,猴妈妈要把这盘桃平均分给3只小猴,2只小猴一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小组探索交流。让学生在图上分一分、涂一涂、再在小组里说一说。拿出学习单,在学习单上完成。(3)汇报各组的思路。(4)小结:把一盘桃平均分给3个小猴,就要把这盘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盘桃的1/3,2只小猴分得这样的2份,就是2个1/3,是2/3。(5)交流:2/3表示什么意思?板书:2个1/3是2/3.2.拓展:(1)如果这盘桃有9个,平均分给3只小猴,2只小猴一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如果这盘桃有12个呢?这盘桃还可能有几个,平均分给3只小猴,2只小猴一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请你用○代替桃,画一画,分一分。3.观察发现:桃的总数不一样,为什么都用 示呢?小结:与桃的总数无关,与平均分的份数有关。只要把这些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几份就是几分之几。4.拓展:把一盘桃平均分给6只小猴,3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指名说 PPT演示比较:同样是6个桃,为什么这次用3/6表示,而刚才用2/3表示呢?小结:总数相同,平均分的分数不同,得到的一份不同,几分也就不同。5.教学“试一试”。(1)出示问题:把10个桃平均分成5份,2份是这些桃的几分之几?3份、4份呢?让学生先分一分,填一填,再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提问:把10个桃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明确:把10个桃平均分成5份,每份就是1/5,2份就是2个1/5是2/5;3份就是3个1/5,是3/5;4份就是4个1/5,是4/5。小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6.归纳揭题引导:回顾上面认识的分数,为什么都要用几分之几表示,和几分之一有联系吗?指出:今天认识的都是几分之几这样的分数,(板书课题)它是把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表示这样几份的数,它是由几个几分之一组成的,所以就是几分之几。三、反馈完善1.填一填,说一说。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填一填、说一说,再集体交流。重点指导学生明白: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要表示的物体(或涂色部分)是这样的几份。2.先分一分,再涂色。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先让学生根据图下的分数独立思考完成,再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3.拓展深化。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层次一:要拿出18根小棒的2/3和5/6,你打算怎么拿?层次二:你还能拿出这些小棒的几份之几,先独立思考,再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指出:遇到问题时,可以动手操作来验证。当堂检测。(1)下面的分数不能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是( )。A、4/12 B、3/6 C、1/3(2)把18颗☆平均奖给6位同学,其中每位同学分得这些☆的( ),5位同学分得这些☆的( );如果把这18☆平均奖给9个同学,4位同学分得这些☆的( )。(3)猴妈妈买回来18个桃,小猴第一天吃了这些桃的1/6,第二天吃了剩下的1/3,小猴第一天吃了( )个桃,第二天吃了( )桃。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引导学生小结:我们今天认识的分数都是几分之几,把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