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识“画图”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农村学生,天真活泼、好奇、顽皮好动,但他们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差。信息技术课对于他们来说是一门新开设的学科,计算机操作的能力参差不齐,只有少数学生信息技术掌握有点儿基础。如果仅仅口头讲授计算机知识,显得比较枯燥,学生会没有兴趣,课堂效果肯定不理想,所以要采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不是单纯讲解,而是侧重于各种各样有趣的实践操作。这种由静变动的教学手段直观、形象、清楚,易于控制进度、重点的地方可以反复演示方法,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使之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之中,完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本节课是让学生初步认识Windows的“画图”软件,掌握“画图”程序的启动、退出、保存操作,了解“画图”窗口的组成,初步认识绘图工具箱。这是学生开始学习用计算机画画的第一节课,是最基础最关键的一节课,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目标:1.掌握“画图”软件的启动和退出。2.认识其窗口的界面,知道各工具的功能。3.掌握“铅笔”工具的使用并能保存图画。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各种画图工具的认识,“铅笔”工具的使用,以及保存图画。2.难点:各种画图工具的认识和如何保存图画的操作。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播放一些既漂亮又有童趣的电脑绘画作品,如 “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小学组电脑绘画的获奖作品《腾飞2008》、《愿望树》等。师:这两幅图画美吗?同学们知道它们是用什么软件画的吗?引导学生回答。师:这两幅画都是用Windows系统自带的“画图”软件画的,同学们想要自己画出这么美丽的图画吗?学生一齐回答:要(想)二、新授(一)谈话引入,点出课题:初识“画图”1.有谁知道“画图”软件在计算机的哪个位置吗?谁来把它找出来呢?指定学生到台上操作,找出“画图”软件。2.师指导打开“画图”软件的步骤,学生们独立在电脑中找出“画图”软件。3.学生归纳:启动画图:开始→程序→附件→画图(二)认识画图窗口1.出示课件,根据学生预习情况,指名学生操作指出窗口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教师引导)2. 工具箱里有很多宝贝,你认识它们吗?把鼠标指针指向你想了解的工具图标上,看看有什么发现?与你的伙伴一起找出各个图标的意义,填写在课本中对应的横线上?(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方法自己找出工具的意义,教师巡视并做个别指导。)3.校正各种工具的意义。4.“工具箱”、“颜料盒”不见了该怎么办?引导学生找出办法。(三)、用铅笔工具写写画画引入:我们已经习惯用手握铅笔来写字和画画,现在同学们试着用鼠标来操作“铅笔”,像贝贝一样在屏幕上写出自己的名字,看谁写的又好又快哦。1.布置任务。练习:“我的名字”——用“铅笔”工具写字。2.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辅导,答疑。3.展示、评价学生作品,归纳“铅笔”工具的操作方法。4. 同学们,试着用铅笔在画布上面写字、画画,然后学着图4-7那样练习“撤销”编辑。(四)、保存图画引入:作完画要保存、退出。1.教师示范、讲解。2.布置任务。练习:保存、退出。3.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辅导,答疑。4.教师小结方法。保存:文件→保存→保存位置→文件名→保存。(五)、退出“画图”软件师:当我们画完一副作品,想退出“画图”软件应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分两种情况操作:1、已经保存:(1)单击菜单中“文件”选项。(2)单击“退出”选项。2、还没保存按需要单击一项。a.单击“是(Y)” 则保存当前窗口中的图画并退出画图程序;?B.单击“否(N)”选项则不保存退出;c.单击“取消”则不退出,返回“画图”窗口。(学生操作,师巡视指导)三、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了哪些收获?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收获。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知识点,师最后作总结。四、作业完成P33的“显身手”试用“铅笔”工具画出你的自画像,并起一个文件名保存在“我的文档”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