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2013) 第三册 信息技术 第17课 改善动画效果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版(2013) 第三册 信息技术 第17课 改善动画效果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改善动画效果--制作动感反弹球
一、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Flash动画手段设置动画的运动速度,制作一个动感反弹球效果实例。
二、学生分析
学生的特点是:好玩、好问、好奇,形象思维能力优于抽象思维能力,对理论性较强的知识不易理解,而对具体操作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比较容易接受。在学习本课之前,他们已经熟悉了Flash动画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并会自主绘制元件,还会做一些简单的动画实例,所以,本课中涉及的直线运动类型的动画,他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学完成,但是对于如何设置动画的运动速度,这是个新的知识,特别是渐变速度的设置,学习起来会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设计思想
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以“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为指导,根据学生特点,本课以任务驱动法为主,结合尝试操作,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能力。
根据信息技术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在引入新课后,为了突出自主性,我先明确任务,让学生自学并尝试操作,在尝试中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对于学生不易理解掌握的动画速度设置问题,我让学生通过用乒乓球实验并结合播放录像片断,仔细观察现象,了解原因,并进一步探索设置速度的方法。老师作适当示范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在制作动画的过程中引发的速度关系问题。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质疑问难,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运动速度与帧数的关系;
2、掌握在动画中运动速度的设置方法;
过程与方法:
3、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结合学生的尝试操作、互相交流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分析、观察与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意识,并让学生体验相互分享探究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设置运动速度的方法。
难点:如何设置动画的渐变速度。
六、教学时数
1课时
七、教学准备:
学生打乒乓球活动和乒乓球反弹实验录像片段。
八: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活动时间 教 学 活 动 活动目的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引入课题 创 设 情 境 激 趣 导 入 2 分 钟 1、用“广播教学”播放一段学生打乒乓球的录像,让学生观察。 2、谈话:同学们,打乒乓球是我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我们在打球的时候,你推我挡,球在球拍与桌面之间来回跳动,很是有趣,我们学习制作动画这么久了,如果能用动画做出这样的效果来该多好啊!怎么样,大家想不想试试做一个…… (板书课题) 观看录像,激发兴趣。 以学生熟悉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引出本课学习的内容和任务。
绘制元件,制作动画,了解采用改变帧频率和在两个关键帧之间插入帧的两种方法制作出来的动画的速度特点。 明确任务 尝试操作 10 分 钟 1、布置任务——自学课本内容并完成以下三个任务,教师巡视指导: (1)打开Flash动画软件,绘制一个“小球”元件。 (板书:绘制元件) (2)给“小球”制作直线运动动画。 (板书:直线运动) (3)设置“小球”的弹跳速度。 (板书:设置速度) 2、要求部分学生上传作品,并展示有代表性的作品,讨论思考: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动画的运动结果有一个什么样的共同特点呢? 3、小结:小球在运动过程中,速度总是均匀的,而实际效果是什么样的呢? 1、自学课本内容,完成任务。两个同学一组互相讨论学习。 2、自学课本中介绍的两种方法,尝试操作,看看结果如何。 3、讨论交流动画的运动效果,并说出运动的速度特点。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的知识,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这个环节,不光让学生体验到初次尝试成功的喜悦,又抛出一个新的问题,从而激发出他们更强烈的求知欲。
通过观察实验实际效果,了解道理,完成动画。 自主合作 探究方法 18 分 钟 1、谈话:为了弄清实际的运动效果,请大家看一个乒乓球反弹实验录像,仔细观察实际运动效果。 2、播放一段“乒乓球反弹”录像片段,进一步了解实际运动效果。 3、激发思考:怎样实现这样的效果来呢? 4、示范演示,引导讲解。 5、谈话并布置新的任务:请大家继续自学课本内容,完成动画。 1、观看实验录像,交流观察结果。 2、回答观察结果,集体交流。 3、质疑讨论:怎样实现这样的效果来呢? 4、了解方法,自学并尝试操作,完成动感反弹球的动画制作任务。(可以根据老师的提示操作) 让学生充分自主,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自主合作学习掌握信息技术新知和技能所带来的乐趣,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继续完成任务,并展示作品,评价交流。 合作交流 展示评价 8 分 钟 1、布置任务—— 基本任务:让还没有完成动画的同学继续完成任务。 拓展任务:让已经完成动画的同学,给弹跳的小球加上阴影或者声音以及不同的运动效果(可以自由发挥),然后将文件上传到教师电脑的“我的作品”文件夹中。完成后再帮助未完成的同学。 2、展示作品,给于评价 完成操作任务,交流评价作品,帮助未完成的同学,让他们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鼓励学生通过自学将自己探索到的知识,主动地运用到新问题的解决上,体现分层教学,鼓励大胆创新,自主发挥。展示学生作品,使完成任务的同学感到自豪,同时对没有完成任务的同学起到激励促进效果。
总结本课教学内容,并布置课后任务。 总结 2 分 钟 1、提问: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制作了“动感反弹球”动画,通过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引导学生总结。接着问学生:你知道为什么小球在下落过程中速度是越来越快的,而上升过程中速度是越来越慢的吗?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并小结:这都是因为地球引力的作用。 2、欣赏作品布置课外任务:本节课在我们的努力下,“动感反弹球”动画终于完成了,老师发现还有许多具有不同特点的作品,很有创意,课后我们可以通过QQ一起交流作品,共同进步。 学生回忆所学知识,积极发言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总结,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让全体同学感受到自主合作学习掌握信息技术新知和技能所带来的乐趣。另外,让学生通过观看实验录像和实际制作动画了解科学常识,达到学科整合的目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