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 生物 新授课 第一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总第_4_课时 主备人课题: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教学目标: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举例说明生物能够适应和影响环境。通过学习对照实验,能够独立思考设计实验,并作简要分析。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了解和爱护地球这个家。通过学习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初步形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思想。教学重点: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对照实验的具体探究过程和实验原则。教学难点:对照实验的具体探究过程和实验原则。资源准备:PPT课件。导学流程及学习内容 方法指导或行为提示目标导学(10分钟)温故知新:1.生态因素定义: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2.生态因素包括两大类: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3.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举例:小麦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4.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举例:小麦田中的田鼠会啃咬小麦的根系,不利于小麦生长发育。)5.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举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竞争(举例:小麦田中,杂草和小麦争夺营养。两只雄狮争夺领地。)寄生(举例:菟丝子寄生在植物上。)合作(举例:蜜蜂相互合作采蜜。互利共生:地衣是藻类植物和真菌的共生体。)6.生物适应环境(举例:骆驼驼峰储存水分,尿液少,汗液少)7.生物影响环境(举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蚂蚁对环境的影响)二、新知探究(25分钟)自主研习(5分钟):课本P14-15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合作共研(20分钟):通过上节课知识学习,我们了解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例如,小麦的生活受到阳光、温度和水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非生物因素会影响植物的生长。那么,非生物因素是如何影响动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探究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探究实验:以鼠妇为例,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和分布的影响”①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② 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③ 制定计划:确定实验探究方案,写出具体步骤,绘制记录数据的表格。④ 实施计划:实验探究,获得实验数据。⑤ 得出结论:分析实验数据,获得结论。⑥ 表达与交流。P15讨论题目及答案这个实验所探究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还有哪些因素对该动物有影响?答:光。温度,土壤的湿度即水。如何保证实验动物出现的变化只能是由于实验要探究的因素引起的?答:除要探究的影响因素以外,其他因素要保持一致,控制变量法。对照实验定义: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探究实验基本原则:(1)对照原则:对照组(理想状态或接近自然状态组)和实验组(人为控制变量组)(2)单一变量原则:唯一变量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行吗?答:保证实验数据可信可靠,得出的结论可信。用一只鼠妇会有偶然性,使结果有误差。(3)重复性原则:减小误差,避免偶然性。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答:提高实验结论可信度。【板书设计】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对照实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原则:对照:对照组和实验组单一变量:唯一变量重复性:减小误差,避免偶然性。三、巩固提升(8分钟)课后练习P18。(1)×(2) × (3)√(4) ×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由于在同一季节山里气温相对较低,桃树生长迟缓。生长在平原地区的桃花,4月就已经凋谢,而山里的桃花才刚刚开放。(1) (2)假如猫少了,田鼠由于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田鼠以土蜂的蜜和幼虫为食,并破坏它们的巢,因此,土蜂数目减少;三叶草由于得不到土蜂的及时传粉而减少;牛由于缺乏食物而受到影响。这种蝴蝶叫做枯叶蝶,它的体色与周围落叶的颜色基本一致,这样它就不容易被敌害发现,从而增加生存下去的机会。山羊因为啃食草根,影响了草的生长。大量饲养山羊,如果管理不当,就会破坏草场植被。课堂总结(2分钟)对照实验的探究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对照实验原则:对照组和实验组控制变量(单一变量)重复性五、课后达标(作业) 完成导学案及《学法》相关练习。 学生独立思考,举手回答。老师举例示范,再请学生举例回答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2位同学)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2位同学)。各举一例。 结合课本,课件辅助,详细讲解对照实验的步骤和实验原则。请同学举手回答。。教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