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数学二年级第四单元《乘加 乘减 (练习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 58-59 页“做一做”第 2 题,练习十二第 1 、4 题。【教材分析】乘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几个相同加数”的基础上的。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 的开始,是今后学习乘除法的基础。为此,教材在教学了 1-5 的乘法口诀后,安排了 乘加乘减的内容, 旨在让学生逐步巩固和深化对乘法意义的理解,逐渐提高学生运 用乘法口诀的熟练程度,并为今后依据乘法口诀间的关系记忆乘法口诀,作好方法 上的准备。本课内容属于巩固提升阶段,通过“做一做”2 和练习十二第 1 题的计算 练习,使学生明确,学习了乘加、乘减算式,就能用已知的乘法口诀解决更多的乘 法问题了。通过小鹿图的列式计算和练习十二第 4 题的练习,巩固用乘加、乘减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认识了乘法的意义,学会了 1-5 的乘法口诀,能根据 图意和算式编写乘法口诀。基于低年级学生仍处于直观建构的认知特点和电视课堂 的教学实际,本节课将借助多媒体直观演示解题的过程,以图达到语言表征与图像 表征的有效融合,提高学习的效果。【教学目标】1 .通过算一算、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乘法口诀的能力。2 .能运用乘加、乘减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 观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运用乘法口诀的能力,加深对乘加、乘减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运用乘加、乘减的知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一、知识回顾,课前热身( 一) 对口诀游戏。二五 ( ) 二三 ( ) 五五 ( ) 一二 ( ) 三三 ( ) 三四 ( ) 四四 ( ) 二四 ( )(二) 回顾上节课的知识要点。二、计算练习,提升理解( 一) 计算初练,初步感受学习乘加、乘减的意义 (练习十二第 1 题)。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1 .独立计算。2 .汇报答案,独立批改。3 .观察发现。仔细观察每一组算式的得数,你有什么发现吗?4 .分析比较。分析每道算式的计算过程,想一想:为什么每组两道算式的得数会相同呢?5.小结提升。(二) 计算复练,进一步感受学习乘加、乘减的意义 (“做一做”第 2 题)。1 .学生独立计算。2 .汇报计算方法及答案。3 .小结。三、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一) 尝试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21 .学生独立观察,列式计算。2 .汇报解题方法及答案。3 .小结。(二) 熟练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十二第 4 题 (1))。1 .学生独立观察,列式计算。先想一想你打算按什么顺序进行观察,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然后再动笔。2 .汇报解题方法及答案。3 .小结。(三) 灵活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十二第 4 题第 (2) 小题)。1 .学生独立观察,列式计算。2 .汇报解题方法及答案。3 .小结。四、全课总结3小学数学二年级第四单元《乘加乘减 (练习课)》教学答疑一、提出疑问你对本单元所学习的加法、乘加以及乘加乘减之间的关系有清楚的认识吗?你能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快速算出下面算式的得数吗? 5+5+5+5+2= 3+3+3+3+3-3= 4+4+4+4+4+4=二、答疑解题1.学生独立计算。2.学生汇报答案。3.小结算法。三、答疑提升1. 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乘加乘加算式之前的联系。2. 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先观察 后动笔)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