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时间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时间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案

资源简介

《时间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时是在学习了秒的认识的基础上深入学习的内容,更为后续学习计算经过时间的解决问题教学内容作铺垫。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认识钟表、认识时间、初步掌握秒以及 1 分=60 秒的知识,同时也具备一定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教学目标】
能理解与掌握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方法。
能根据时、分、秒的进率关系进行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
【教学重难点】能理解与掌握时间单位时、分、秒相邻两者之间的简单换算方法。
【教学过程】
告知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老师: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 2 课时《时间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能理解与掌握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方法。
能根据时、分、秒的进率关系进行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一、回顾时间单位进率。
老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时、分、秒这三个时间单位了。那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三个时间单位的进率是
多少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吧。1 时等于多少分?1 时=60 分。那 1 分等于多少秒呢?对的,1 分=60 秒。
过渡:同学们,在生活中处处存在着与时间相关的数学知识,掌握时间单位间的转换是生活所必须的技能。那今天我们就学习如何用这两个时间单位进率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简单换算。
老师:今天,小男孩想去图书馆看书,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二、教学新知。
时与分的简单换算。
导入情景。
动画:小男孩在图书馆看书,看完整本书用了 2( )。
老师:同学们,这里应该填哪个时间单位呢?时。因为一本书比较厚,整本看完的时间比较长,所以用时这个时间单位。
过渡:那么生活中还有哪些活动需要 2 小时来完成?
感知 2 小时。(罗列 2 小时的生活活动)
老师:有的同学认为看一场电影需要两小时。老师十分赞同你的想法,我们还可以玩一场篮球游戏,可以在游乐园玩耍。
追问:这些都是生活中需要两小时来完成的活动。同学们,小男孩看完整本书用了 2 小时,那一共用了多少分钟?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独立思考,谈一谈想法。 2 时 =( ) 分
①直观感知 2 时=120 分。
老师: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较短的是时针,较长的是分针,小男孩在 9 时开始看书,请同学们分别观察时
针与分针在转动过程中,它们的变化情况(呈现钟表转动,分别观察分针与时针转动的过程。)(追问:一时是 60
分,那 2 时呢?)
老师:同学们,在时针和分钟的运动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原来时针转动两大格,分针同时转动两圈。那就是转动了两个 60 分,合起来是 120 分,2 时=120 分。
②换算理解。
老师: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1 时是 60 分,2 时是 2 个 60 分,60+60 是 120 分。
(4)题组分析:3 时=( )分 4 小时=( )分
老师:同学们,你们能用刚才的想法想一想上面这两个填空吗? 音频 1 时是 60 分,3 时是 3 个 60 分,60+60+60 是 180 分。
老师:所以 3 小时=180 分,那下一题呢?
音频:4 小时等于 240 分,我是这样想的:1 时是 60 分,4 时是 4 个 60 分,60+60+60+60 是 240 分。
(5)小结:同学们,要把几时转化成几分,我们可以这样想:几时就是几个 60 分,可以利用 1 时=60 分的进率来解决时与分之间的换算问题。
过渡:那么我们能否用 1 分=60 秒的进率关系解决分与秒之间的换算问题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分与秒的简单换算。
导入情景。(小男孩离开图书馆回家后,喝水用了 2 分钟,也就是多少秒?)
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分析,谈一谈想法。 2 分=( )秒
①直观感知 2 分=120 秒。
老师: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吧。黄色这根是时针,绿色的是分针,最长的是秒针,请同学们分别观察分针与秒针在转动过程中,它们的变化情况。(呈现钟表转动,分别观察分针与秒针转动的过程。)
老师:同学们,在分针与秒针转动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我们可以发现分针转动两小格,秒针同时转动两圈。那就是转动了两个 60 秒,合起来是 120 秒,2 分=120 秒。
②换算理解。
老师: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1 分是 60 秒,2 分是 2 个 60 秒,60+60 是 120 秒。
(3)题组分析:3 分=( )秒 4 分=( )秒
老师:同学们,你们会填吗?
我发现同学们是这样想的:1 分是 60 秒,3 分是 3 个 60 秒,60+60+60 是 180 秒。所以,3 分等于 180 秒。那下一题呢?
老师:1 分是 60 秒,4 分是 4 个 60 秒,60+60+60+60 是 240 秒。4 分等于 240 秒。
小结:同学们,要把几分转化成几秒,我们可以这样想:几分就是几个 60 秒,可以利用 1 分=60 秒的进率来解决分与秒之间的换算问题。
对比归纳。
老师:同学们,请你们认真观察刚才我们学习的内容,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总结:在相邻时间单位的换算中,把几时(分)转化成几分(秒),几时(分)就是几个 60 分(秒)。过渡:小男孩喝水后又有哪些活动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时与分的逆换算。
导入情景。(小男孩喝水后,看视频用了 120 分,小男孩一共用了多少时?)
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分析,谈一谈想法。120 分=( )时
老师:有同学这样想:我们可以思考 120 里面有几个 60?120-60=60,60-60=0,120 里面有两个 60,而 60 分=1 时,所以 120 分=2 时。
(3)题组分析:180 分=( )时
老师:同学们,你们能用刚才的想法想一想这道题吗?
老师:我发现同学们填的是:180 分=3 时。他是这样想的:180-60=120,120-60=60,60-60=0,所以 180 里面有 3 个 60,而 60 分=1 时,所以 180 分=3 时。
小结:同学们,要把几分转化成几时,我们可以这样想:几个 60 分就是几时,就是利用 1 时=60 分的进率来解决时与分之间的逆换算问题。
过渡:小男孩后面还有什么活动呢?我们接着再看一看。
分与秒的逆换算。
导入情景。(小男孩拖干净地板用了 120 秒,用了多少分?)
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分析,谈一谈想法。120 秒=( )分
老师:有些同学反应到我们可以借助之前所学的知识来想一想 120 里面有几个 60。因为 120 里面有两个 60, 而根据 60 秒=1 分,所以 120 秒=2 分。
(3)分析:180 秒=( )分
老师:这道题同学们会填吗?请你们想一想。
老师:根据之前所学的知识,我们可以发现 180 里面有 3 个 60,而根据 1 分=60 秒,所以 180 秒=3 分。
(4)小结:同学们,要把几秒转化成几分,我们可以这样想:几个 60 秒就是几分,我们也可以利用 1 分=60 秒的进率来解决分与秒之间的逆换算问题。
过渡:小男孩接下来要做一些数学题,在做题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吧。
三、巩固练习。1.填一填。
5 时 = ( ) 分 6 分 =( ) 秒
240 秒=( )分
老师:同学们你们会填吗?请你们想一想。
独立思考。
展示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过程。
音频:1 时是 60 分,5 时是 5 个 60 分,60+60+60+60+60 是 300 分。老师:所以,5 时 = 300 分,那 6 分等于几秒呢?
老师:1 分是 60 秒,6 分是 6 个 60 秒,合起来是 360 秒。最后一题呢?
老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要找 240 里面有几个 60。因为 240 里面有 4 个 60,60 秒=1 分,所以 300 秒=5 分。
小结:在相邻时间单位的换算中,把几分转化成几时,几个 60 分就是几时;把几秒转化成几分,几个 60 秒就是几分。接下来我们继续看下一题。
2.算一算。
1 时 30 分 =( ) 分 2 分 20 秒 =( ) 秒
独立思考。
老师:同学们你们会算吗?请同学们想一想。
展示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过程。
老师:1 时等于 60 分。60 分加 30 分就是 90 分。
老师:第二题呢?(音频:1 分是 60 秒,2 分是两个 60 秒,60+60 是 120 秒。)120+20 合起来就是 140 秒。
小结:我们可以对时间单位进行换算,再运算来解决这些问题。3.在О里填上“>”、“<”或“=”。
3 分 О30 秒 1 时 50 分 О110 分
2 时 О200 分 1 分 35 秒 О135 秒
独立思考。
老师:我们继续来看一看这道题,同学们你们会比一比吗?请同学们想一想。
展示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过程。
老师:因为 1 分等于 60 秒,3 分就是 3 个 60 秒,60+60+60 就是 180 秒。所以 3 分大于 30 秒。那下一题呢?
老师:2 时是 2 个 60 分,60+60 是 120 分。所以 2 时比 200 分小。那 1 时 50 分和 110 分呢?谁比较大?
音频:1 时 50 分等于 110 分。因为 1 时等于 60 分。1 时 50 分就是 60 分加 50 分,就是 110 分。所以 1 时 50
分等于 110 分。
老师:那最后一题呢?因为 1 分等于 60 秒,60 秒加 35 秒就是 95 秒。所以 1 分 35 秒比 135 秒小。
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在比较两个时间的大小,我们可以结合时、分、秒间的进率把两个时间转化成相同的时间单位再进行比较。
四、课堂总结。
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时、分、秒相邻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60。知道了用时、分、秒间的进率解决时间单位间的换算问题。在生活中与时间有关的数学知识还有很多,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将会学习更多与时间有关的数学知识。以下就是我们本节课的练习与思考。
五、延伸练习,课后思考
填一填
2 时 =( ) 分 1 时 25 分 =( ) 分
3 分=( )秒 160 时=( )时( )分
书本 6 页做一做第 4 题
老师:同学们,我们的课程就学到这里了,谢谢你们的观看,再见。
《时间单位间的简单换算》答疑
答疑部分:哪辆列车先到终点?
(过渡)老师:欢迎同学们回到我们的答疑环节,刚才我们在比较两个时间大小的时候,因为他们的单位不一样,必须要把两个不同的单位转换成相同的单位才能进行比较。有同学就疑惑:是不是一定要化成相同的时间单位才能比较时间的大小?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吗?下面我们就结合这道题来解答同学们的疑问吧。
(上午同一时间出发)
高铁 广州→深圳 广州→东莞 广州→河源
时间 1 时 8 分 53 分 2 时 20 分
哪辆列车先到终点?
老师:三列高铁上午同一时间出发,从广州到深圳耗时 1 时 8 分,从广州到东莞耗时 53 分,从广州到河源耗
时 2 时 20 分,哪辆列车先到达终点呢?请同学们想一想。
老师:有同学想到,我们可以把它们都转化成相同时间单位后再进行比较。根据 1 时=60 分,1 时 8 分就是 60
分加 8 分,就是 68 分。而 2 时是 2 个 60 分,就是 120 分,那么 2 时 20 分,就是 120+20 就是 140 分。所以,2 时
20 分>1 时 8 分>53 分。在实际生活中比较两个时间的大小,我们可以把时间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后再进行比较,那么,我们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吗?
老师:我们可以借助 1 时作为标准来比较,广州到东莞耗时 53 分钟,比 1 时少,广州到深圳耗时 1 时 8 分,
比 1 时多一些,广州到河源耗时 2 时 20 分,比 1 时多得多。所以 2 时 20 分大于 1 时 8 分,大于 53 分。列车用的时间越多就表示越慢,反过来用的时间越少就表示越快。所以,答:广州到东莞耗时最少,该列车先到达终点。
老师:同学们,这道题你们能总结出什么做题规律呢?这道题我们可以利用 1 时、1 分作为比较的标准,这样既不用换算单位,又能比较出两个时间的大小。这个方法更简便。
老师:我们在比较两个时间的大小的时候,可以把它们转化成相同的时间单位再比较,也可以选择 1 时、1 分作为比较的标准来进行两个时间大小的对比,我们要选择最优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同学们,我们的答疑环节就讲到这里了,谢谢你们的观看,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