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内容】《单价、数量、总价》P45【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知道“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的关系。2、初步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调查了解实际生活中“单价、数量、总价”的实际含义与相互间的关系。2、通过交流调查结果,讨论探究并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以及“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的关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单价、数量、总价这三个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萌发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并能通过主动探究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知道“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的关系。【教学难点】运用“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都去买过东西。平时买东西时你们会关注些什么呢?(学生自由交流,有考虑价格的、质量的、安全的)师:大家说的很多都是我们在消费时所要关心的问题。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价格”方面的内容。二、探索新知(一)认识单价、数量、总价,概括“单价×数量=总价”出示发票: 发 票 联2012年11月 付款户名:****小学物品名称 单位 数量 单价 金 额 备注万 千 百 十 元 角 分投影仪 台 5 400 2 0 0 0 0 0合计人民币(大写)贰仟元正 ¥:2000元1、你能从这张发票中看出这所小学的购物情况吗?(学生分别从数量栏、单价栏、金额栏、货物名称栏了解购物结果。)2、认识理解“单价、总价、数量”。师:看来发票里包含了许多的数学知识。你知道发票中的“单价”是什么意思吗?(板书:单价)师:是的,每件商品的价格就是它的单价。谁再来给我解释这张发票中的“数量、金额”?生:数量就是买了5台。这里的金额就是一共花了的钱。师:对,一共花的钱还可以说是“总价”。(板书:总价、数量)3、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4、出示:椅子(4把) 衬衣(6件) 彩电(3台)(1)师:“便民商场”昨天上午卖出这些物品,说说他们卖了多少东西?师:你能算出他们卖得多少钱吗?(不给定单价,不能计算总价。)(2)练一练:请任选一种商品求出这种商品的总价 (在学习单上列示计算)汇报、交流,并提问你是怎么求总价的?讨论并发现验证:单价×数量=总价。(二)推导“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这两个数量关系式。师:重阳节那天,小丁丁他们去便民商场买了一些衬衣和椅子送给敬老院的爷爷和奶奶(出示发票)便民商场发票品名 单位 数量 单价 金 额千 百 十 元 角 分衬衣 件 8 6 4 0 0 0椅子 张 48 2 4 0 0 0合计(大写):捌佰捌拾元整 ¥:880.00元师:一些数据看不清了,怎么办呢?学生讨论解决问题。汇报:你是怎么知道的?师生共同推导发现: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板书)(三)小结:学到这里,谁能告诉你的同伴,你学懂了什么?三、巩固反思:1、根据已知条件求空格内的数量: 单 价 数 量 总 价毛 巾 3元 4条 球 鞋 16元 48元运动衫 2件 56元A、学生独立练习B、交流2、选择练习:出示:每瓶雪碧5元钱,1箱可装12瓶雪碧,超市运来一车雪碧,正好100箱。a.5×12=60(元) b.5×100=500(元) c.5×(12×100)=6000(元)A 、学生独立思考;B、交流;C、小结:通过这道题的练习,你有什么新感受?(单价与数量的计量单位应对应统一后再可计算。)、3、请选择合适的条件和问题,并口头列式:出示:每支钢笔售价4元,一盒装10支。 每支钢笔多少元?一盒钢笔装10支,用40元买了一盒。 用40元可以买多少支?每支钢笔售价4元。 一盒钢笔多少元?学生选择相应的条件问题后,列式并说思考过程。4、拓展练习:某小学组织学生秋游,小亚带了20元钱去商店购买食品,可供选择的食品如下。请同桌合作帮她计一个合理的购物方案。每瓶6元 每袋10元 每包5元 每盒1元每包7元 每听3元 每块2元 每瓶4元(1)师:你认为怎样才算是合理?(吃饱吃好并省钱)(2)小组合作设计。并列出求总价的算式。(3)把各自的方案向大家作介绍,并说出你设计的方案的优点。四、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怎么学会的?对以后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好处)椅子单价48元彩电单价2450元衬衣单价80元1车雪碧要付多少钱?( )无糖八宝粥瓜子甜牛奶饼干雪碧巧克力可口可乐话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