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外部幻灯片》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插入外部幻灯片》教案

资源简介

“田家炳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教学设计
《插入外部幻灯片》教案
课程名称 《信息技术》 任课教师 韦兰兰 学生人数 50
授课 班级 八年级XX班 授课时间 2022年4月14日
授课 内容 如何在幻灯片中插入外部幻灯片
设计 理念 1.发展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本课中以问题导入形式,启发学生的思考;以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及其能力;让学生展示操作,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最终旨向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发展。 2.创设情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作为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由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创设问题情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解决问题,并将课堂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方案,并在分享课堂学习收获环节让学生学会输出学习内容,达到内化知识的目标。 3.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课程标准要求信息技术课程要密切联系实际,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习需求,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本课中,引入学生熟悉的教学课件,设计相关问题,围绕问题解决,让学生逐步学会知识,灵活运用并最终解决实际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活力。
教材 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八年级第二学期第4单元制作多媒体幻灯片第六节《插入影片》。在本节课之间,已经学习了“添加新幻灯片”、“插入文本”、“插入艺术字与图片”、“插入声音”、“插入影片”,为本节课的设计和开展打好了相应的知识基础。
学情 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新建幻灯片及其插入选项卡的运用,为本节课打下了知识基础;为第六节插入外部幻灯片打好知识基础。此外,针对八年级学段学生贪玩爱玩,课堂秩序问题等的管理,需要针对具体问题设计相应的应对策略。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在幻灯片中插入外部幻灯片的具体操作步骤; (2)会插入两个以上幻灯片及其插入幻灯片的格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完成在幻灯片中插入外部幻灯片的学习任务; (2)通过教师演示讲解,对学生出现的问题针对性讲解,进行查缺补漏; (3)通过学生操作展示,巩固强化知识点的记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自主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培养其自主学习意识; (2)学生操作演示,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生发现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 重难点 重点:如何在幻灯片中插入外部幻灯片。 难点:在幻灯片中插入多个幻灯片。
教法 学法 教法:讲授法、演示法、巡视指导 学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信息意识:学生是否都能插入外部幻灯片;在同学进行操作演示讲解过程中,其他学生是否能够发现并捕捉相应的优缺点;在自己上机操作插入外部幻灯片时,学生之间知否能够互帮互助。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学生能否自主开展探究性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对教师发送的学习资源以及学习任务是否能够进行相应的创新和思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多个幻灯片素材 学生准备:课本、前期学习基础
教学设计思路 首先问题导入,让学生尝试操作 其次,引入新课让学生先开展自主探究学习 最后,教师针对性演示讲解 问题导入→尝试操作→引入新知→自主探究→教师演示讲解并针对性重点提示→学生代表展示→课堂小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问题导入(3-5min) 给出两个幻灯片和总的幻灯片,询问学生问题 1.如何将两个幻灯片合并在一起呢?说说你的想法? 2.这样的办法真的可以吗? 你们先来试一试,将1和2幻灯片合并。 3.引出课题:插入外部幻灯片 1.学生思考并回答 2.学生尝试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幻灯片合并 让学生先用自己的方法处理
二 新课讲授(10~15min) 插入外部幻灯片的具体操作步骤 知识点的提示 1.教师发送素材资源给学生 2.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3.教师先演示讲解插入外部幻灯片的具体步骤,在针对学生具体存在的问题针对性讲解。 4.给学生5分钟时间,再次尝试上机操作并记时 5.随机抽取学生向全班同学进行操作演示。 6.讲解课本的想一想和提示版内容,让学生再次尝试操作并提交作品。 1.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根据课本的具体操作步骤(5min) 2.学生认真听讲并进行查缺补漏 3.学生再次尝试操作“插入外部幻灯片” 4.学生演示操作,其他学生观看并能指出其优缺点 5.学生听讲并尝试操作 自主探究式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学生的演示讲解,锻炼学生在课堂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课堂小结(5min) 插入外部幻灯片的具体操作步骤回顾 1.在幻灯片中插入外部幻灯片的具体操作步骤?有几个步骤 2.最终PPT中呈现插入外部幻灯片的操作步骤(课本)
1.回忆插入外部幻灯片的具体操作步骤 巩固复习本节课知识点,帮助学生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
五 作业布置(2-3 复习本章前面学习过的内容 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六 知识拓展(1-2min)
板书设计
插入影片 1.插入外部幻灯片的具体操作步骤: (1)插入→幻灯片(从文件) (2)幻灯片搜索器→浏览 (3)浏览→查找范围:X:/XX→素材→打开 (4)幻灯片搜索器→选定幻灯片→插入 (5)幻灯片搜索器→关闭 (6)保存:另存为“班级+姓名”,如:83张三,并提交作业
教学流程图
问题导入→尝试操作→引入新知→自主探究→教师演示讲解并针对性重点提示→学生代表展示→课堂小结
预计教学效果
1.学生能够自己操作在幻灯片中插入外部幻灯片 2.学生能将多个幻灯片合并为一个幻灯片
教学反思
1.问题学生:当我进行课堂巩固练习环节时,被抽调到的学生好像不回做,然后班上的大部分就嘲笑这位同学,但是这位同学就一直都不说话,他好像成为了大家眼中不合群的孩子,我就顺便教育了全班同学要互帮互助、相互关心,本来下课想单独跟这位同学谈一下心,鼓励鼓励他,但是没来得及。 2.课堂规则强调了,但是课堂上还有学生玩优秀刷视频,因此,我根据立的课堂规则对其进行惩罚,面壁思过。 3.课堂节奏没有把控好,导致预期想要完成章节后的课本小测试,没有时间进行课后作业,以后的课堂一定要记得要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
《XXXXXXXX》学案
姓名 XXX 班级 X年级XX班
学习 内容 XXXXXXXX
学习 目标 XXXXXXXXX
预习 内容 XXXXXXX
思考
《XXX》说课稿
说课导入:X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XXX》,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
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重点)
围绕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如下:(案例)
问题情境导入:
问题解密:
新知探索:
动手操作,建构新知。
作品展示:
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
总结:纵观整节课,我们通过XXX“田家炳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教学设计
《插入影片》教案
课程名称 《信息技术》 任课教师 韦兰兰 学生人数 50
授课 班级 八年级XX班 授课时间 2022年4月13日
授课 内容 如何在幻灯片中插入影片文件
设计 理念 XXXXXXXXXXXXXXXXXX
教材 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八年级第二学期第4单元制作多媒体幻灯片第五节《插入影片》。在本节课之间,已经学习了“添加新幻灯片”、“插入文本”、“插入艺术字与图片”、“插入声音”,为本节课的设计和开展打好了相应的知识基础。
学情 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新建幻灯片及其幻灯片版式的调整,为本节课打下了知识基础;已经学习了在幻灯片中如何插入图片和文本框,为丰富本节课的内容作品呈现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铺垫;也为第六节插入外部幻灯片打好知识基础。此外,正对八年级段学生贪玩爱玩,课堂秩序问题等的管理,需要针对具体问题设计相应的应对策略。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在幻灯片中插入影片的具体操作步骤; (2)了解影片的文件类型及其查看方式; (3)会设置在幻灯片放映时如何开始放映影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完成在幻灯片中插入影片的学习任务; (2)通过教师演示讲解,对学生出现的问题针对性讲解,进行查缺补漏; (3)通过学生操作展示,巩固强化知识点的记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自主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培养其自主学习意识; (2)学生操作演示,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生发现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 重难点 重点:如何在幻灯片中插入影片以及设置影片放映方式。 难点:在幻灯片中插入不同影片的文件类型及其效果如何。
教法 学法 教法:讲授法、演示法、巡视指导 学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信息意识:学生能够识别不同影片的文件类型以及是否都能插入幻灯片中;在同学进行操作演示讲解过程中,其他学生是否能够发现并捕捉相应的优缺点;在自己上机操作插入影片时,学生之间知否能够互帮互助。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学生能否自主开展探究性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对教师发送的学习资源以及学习任务是否能够进行相应的创新和思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影片及不同影片类型文件、教案、素材(《满江红》影片、文本、图片) 学生准备:课本、前期学习基础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视频导入(3-5min) 影片《满江红》导入 播放影片《满江红》朗读视频 观看影片《满江红》 爱国诗词的引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新课讲授 二 新课讲授(10~15min) 插入影片的具体操作步骤 知识点的提示 1.教师发送影片资源给学生 2.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3.教师先演示讲解插入影片的具体步骤,在针对学生具体存在的问题针对性讲解 4.给学生5分钟时间,再次尝试上机操作并记时 5.随机抽取学生向全班同学进行操作演示。 6.讲解课本的想一想和提示版内容,让学生再次尝试操作试一下。 1.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根据课本的具体操作步骤(10min) 2.学生认真听讲并进行查缺补漏 3.学生再次尝试操作“插入影片” 4.学生演示操作,其他学生观看并能指出其优缺点 5.学生听讲并尝试操作
三 课堂小结(5min) 插入影片具体操作步骤回顾 1.在幻灯片中插入影片的具体操作步骤?有几个步骤 2.影片的文件类型有哪些? 3.最终PPT中呈现插入影片的操作步骤和文件的类型(课本)
1.回忆插入影片的具体操作步骤 2.回顾影片的文件类型
五 作业布置(2-3min) 复习本章前面学习过的内容
六 知识拓展(1-2min) 影片的文件类型都有哪些文件类型?
板书设计
插入影片 1.插入影片的具体操作步骤: (1)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影片 (2)弹出“插入影片”对话框→文件类型(所有文件*.*)→选择“查找范围”→影片文件→确定 (3)提示对话框设置影片播放形式 (4)影片大小调整:拖拽影片至左下方 2.影片的文件类型:AVI、MPG
教学流程图
预计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
《XXXXXXXX》学案
姓名 XXX 班级 X年级XX班
学习 内容 XXXXXXXX
学习 目标 XXXXXXXXX
预习 内容 XXXXXXX
思考
《XXX》说课稿
说课导入:X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XXX》,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
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重点)
围绕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如下:(案例)
问题情境导入:
问题解密:
新知探索:
动手操作,建构新知。
作品展示:
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
总结:纵观整节课,我们通过XXX教 学 设 计
教学内容 《应用设计模板》《设置幻灯片背景》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八年级第二学期第5单元修饰并展示多媒体幻灯片第2、3节《应用设计模板》、《设置幻灯片背景》。在本节课前,已经学习了设置幻灯片格式,为本节课的设计和开展打下了相应的知识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并知道设计模板和设置幻灯片背景的基本方法; (2)掌握并设置设计模板和幻灯片背景的具体操作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比美化前后的幻灯片效果,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教师演示讲解,针对性讲解,强调重点,化解难点; (3)通过学生操作展示,巩固强化对知识的记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应用设计模板”和“设置幻灯片背景”,在任务的完成中,感受信息技术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设计模板,并在幻灯片中灵活应用“设计模板” 2. 了解背景设置,并在幻灯片中灵活应用“背景填充”
教学难点 结合幻灯片主题,设计切合主题的幻灯片模板和背景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探究发、自主学习法
学科核心素养 1.发展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本课中以引入旧知,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展示操作,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最终旨向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发展。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作为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由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课堂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练习探索,并在分享课堂学习收获环节让学生学会输出学习内容,达到内化知识的目标。
教学资源准备 课件PPT、学生练习素材
教学过程
教学环 节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导入 1.课前常规作业点评; 师:展示上次课作业情况,如作业提交及作业完成度 生:知道自己仍存在的不足,警示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态度 2.幻灯片展示前面所学习的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后幻灯片的前后对比图; 师:展示前面所学插入图片后的幻灯片前后对比 生:回忆已学知识点,思考幻灯片的变化 师:为什么设置后的幻灯片会更好? 生:能够让我们的幻灯片更加的生动美观,更能衬托出主题。 3.新课引入 师:引入将要学习新的修饰幻灯片的另外两种方法:《应用设计模板》和《设置幻灯片背景》,让我们的幻灯片变得更加切合主题。 生:感知新课学习内容 1.常规作业点评将学生从课外迅速拉入课堂 2.回忆旧知,对比幻灯片美化设计的前后对比,引发学生的思考 3.新课引入,让学生感知新课所学内容
新 授 一:应用设计模板 (1)教师演示讲解 师:讲解设计模板的优势让学生了解设计模板 生:聆听思考 师:教师演示“应用设计模板”的具体操作步骤,并讲解利用设计模板修饰幻灯片时需要注意的操作规范知识; 生:仔细观看教师演示,并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内化理解 (2)学生上机尝试操作 生:打开相应素材,尝试来练习 师:巡视指导,针对性指导 (3)共性问题讲解 师:讲解或强调学生练习时出现的共性问题 生:聆听查缺补漏 (4)学生展现 师:随机抽取或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讲解“应用设计模板”的具体操作步骤 生:发言学生展示并讲解 师:关注发言学生情况,及时表扬或纠正。 教师演示讲解属于计算机课堂的常规现象,让学生结合课本理解具体操作更能加深印象 学生上机操作目的,其一是加深对知识点的熟悉、巩固和理解,其二是锻炼计算机基本技能的动手操作能力 共性问题则是强调爱出错、易出错的环节,启发学生学会发现问题 学生展现目的,其一查看学生掌握知识点程度,其二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其三激发其他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置幻灯片背景 (1)教师演示讲解 师:教师演示“设置幻灯片背景”的具体操作步骤,并讲解利用设计模板修饰幻灯片时需要注意的操作规范知识; 生:仔细观看教师演示,并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内化理解 (2)学生上机尝试操作 生:打开相应素材,尝试来练习 师:巡视指导,针对性指导 (3)共性问题讲解 师:讲解或强调学生练习时出现的共性问题 生:聆听查缺补漏 (4)学生展现 师:随机抽取或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讲解“设置幻灯片背景”的具体操作步骤 生:发言学生展示并讲解 师:关注发言学生情况,及时表扬或纠正。 (5)查缺补漏,重命名文件为“班级+姓名”并提交文件 同上
课 堂 练 习 1.练习“应用设计模板”和“设置幻灯片背景”,并命名提交教师机 2.如有多余时间,利用所学的PowerPoint相关知识做一个自我介绍,具体要求如下: (1)至少包含标题页、目录页、内容页、结尾页4页幻灯片; (2)目录页可包含基本信息、个人爱好、最喜欢的一本书/其他; (3)文字字体格式和幻灯片页面修饰根据个人喜好进行恰当设置。
分 层 次 作 业 布 置 基础任务:完成“应用设计模板”和“设置幻灯片背景”,并命名提交教师机 提升任务:如有多余时间,请利用所学的PowerPoint相关知识做一个自我介绍。
板 书 设 计 应用设计模板、设置幻灯片 一、应用设计模板 操作步骤提示: (1)幻灯片空白处右键→快捷菜单→幻灯片设计 (2)“幻灯片设计”任务窗格→“古瓶荷花.POT”模板→右侧下拉按钮→应用于所有幻灯片 (3)适当调整文字颜色和位置→保存 二、设置幻灯片背景 操作步骤提示: (1)幻灯片空白处右键→快捷菜单→背景 (2)“背景”对话框→背景填充→填充效果 (3)“填充效果”对话框→文理→新闻纸→确定 (4)“背景”对话框→忽略母版的背景图形→应用 (5)保存,并重命名提交至教师机
教 学 反 思 亮点:
缺憾:
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