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第四单元整理复习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第四单元整理复习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堂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授课日期
课题 第四单元练习 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复习课
主设计 其他
课标 分析 课标摘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节课的要求是: 1.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 2.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二、课标分解 学生学什么? (1)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辨认这些图形。 (2)在摆搭活动中获得图形的直观感受认识立体图形的显著特征,体会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会用同样的立体图形进行拼组。 2.学到什么程度? (1)通过对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感知主要特征,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正确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能够通过图形的特征进行拼组解决实际问题。 3.怎么学? (1)通过对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直观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主要特征,知道这些立体图形的名称,并把它们的整体形状保留在大脑的记忆里,作为以后识别和辨认的参照能够辨认这些图形。 (2)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加深学生对所学图形的认识,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兴趣。 (3)通过拼一拼,摆一摆,搭一搭的活动,把几个相同的几何体拼摆初步体会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学习
目标 1.通过圈一圈、数一数,直观认识并能正确辨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通过观察摆搭的图形,能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 重难点: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认识几何体的一些特征。
教学的过程
教学板块(注明各板块解决的目标序号及所用时间) 设计意图
第一板块 动机激发 (2分钟)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游戏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平时搭积木的过程中用过哪些积木 这些积木各有什么特征 那请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形状的积木。 长长方方六张脸,相对两面一个样。(长方体) 正正方方六张脸,平平滑滑一个样。(正方体) 上下圆圆一样大,放倒一推就滚动。(圆柱) 圆圆鼓鼓小淘气,滚来滚去不费力。(球) 二、呈现目标 我能快速辨认图形,通过拼搭感知图形间的关系。 回忆本单元的知识,明确本单元的复习重点。
第二板块:自主尝试、合作交流 (目标1)(20分钟) 自学尝试(1) 出示自学要求 读懂题目要求、书写规范; 独立完成学习巩固第2、3题。 时间4分钟找学生汇报。 (二)学生自学 (三)学生汇报 点拨指导: 第1题,说出图里都有哪些图形,数图形时做标记。 第2题,先找关键词“从左边数”,熟知每种图形的特征,根据特征进行选择。 二、合作交流(1) (一)出示要求 1、独立完成题目,注意书面整洁; 2、思考:你是怎样想的; 3、时间5分钟找学生汇报。 (二)学生自学 练习中不断巩固所学知识,使具体的实物与图形表象和名称建立起联系,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
(三)学生汇报 点拨指导: 第1题,正方体和长方体会有争议,注意区分长方体、正方体,数一数时做好标记; 第2题,稍有难度,遮挡部分提醒学生要数上。可以找一些正方体给学生摆一摆进行演示。
第三板块:小结反思( 3分钟) 我们今天对图形进行了练习,加深了对四种立体图形的认识,能正确辨认四种立体图形。 长方体: 四四方方,对面同样大,不能滚动。 正方体: 四四方方,六个面同样大,不能滚动。 圆 柱: 直直的,两头同样大,能来回滚动。 球: 能任意滚动。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第四板块:检测迁移(15分钟) 要求: (1)老师读题,跟着老师独立完成题目; (2)注意坐姿和握笔姿势; (3)时间10分钟. 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所复习知识的理解,使知识结构更加完整。做到轻轻松松学知识,从解决问题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