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文档添锦绣 信息技术 作业设计 案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美化文档添锦绣 信息技术 作业设计 案例

资源简介

《美化文档添锦绣》
信息技术 初中 第三册 第4课 作业设计
信息技术作业设计案例
信息技术 初中 第三册 第4课 美化文档添锦绣 作业设计例析
(一)预习作业
1.作业设计背景说明
本课时围绕本单元美化文档,用wps来处理图片及形状。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一些与操作有关的插入文本框等内容。
2.作业题目
设置图片效果。
3.设计意图
通过完成,如果图片的背景为纯色,我们可以通过设置透明色的方式将背景去除,使得图片与文字搭配更和谐。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协作精神。学生能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仅增强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而且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都希望通过添加图片来将文档设计的美观漂亮,图片格式的设置由于知识点多、操作步骤复杂是本节的重点。
(二)示例作业
1.作业设计背景说明
Wps文字给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形状,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形状绘制图形,还可以在形状中输入文字、组合图形等。灵活运用形状,可以为我们的文档增光添彩。
2.作业题目
配以合适的形状并美化标题
3.设计意图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四人小组活动,对文档进行处理,灵活运用形状,可以为我们的文档增光添彩。学生看图提问或者回答同伴的问题,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增强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
(三)随堂作业
1.作业设计背景说明
新添加的形状都有一个默认的格式,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形状的格式设置方法同前面学习的“文本框”格式设置方法相同。旋转及组合形状进行小组训练。通过小组训练与练习,以达到对旋转和组合形状熟练运用的程度。
2.作业题目
(1)旋转图形。
(2)组合图形。
3.设计意图
采用小组学习。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克服了操作练习的枯燥感,使学习充满了成就感。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记忆,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水平。
(四)巩固性作业
1.作业设计背景说明
灵活运用图片和形状,美化班级文集中的封面、封底以及其他文章,使之图文并茂,增强艺术感染力。当然,我在教学中并不局限于书本上的教学内容,利用书本原有资源,扩展教学内容。
2.作业题目
3.设计意图
学生开展小组活动:小组内学生分别在操作练习
巩固性作业是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其目的在于巩固学习效果。这一作业检查了学生对本堂课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加深了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又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给出不同的角色,实质是给了学生作业目的一致但难度不同的两份作业。分层次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能力、兴趣与需要。教师把选择作业的自主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各取所需,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自主、能动作用得到尊重和发挥。既“吃饱”又“吃好”,提高了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和学习效率。
(五)提高性作业
1.作业设计背景说明
学生已经掌握了图文混排、图片设置、合适的形状等,能够自己来独立操作,使之以美化文档。
2.作业题目
作业一:
学生自由创作进行操作练习。
作业二:
来操作练习文本框及形状。
3.设计意图
分层设计作业是一种适合我们当前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机会。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出发,根据所授内容及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分二个层次来设计布置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提高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分层练习,有助于教师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开展个别教学活动,有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作业一:为学生创设情景,运用已学图片设置等是一个知识输出过程,它需要学生把所学信息通过大脑进行加工处理,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为了帮助班里学习最有困难的个别学生,让他们在同学的帮助下敢于能操作、感操作,哪怕只是提一个问题也会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作业二:是让学生们用文本框和形状来操作,既是对上节课及本节课的练习,适合基础中等的学生。从自己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有交流的欲望,有话可说。该作业从学生的兴趣、想象力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模拟电子报看来操作练习,为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在应用中才能熟练,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学习、运用,边学习边实践,以用促学,学以致用。
六、作业设计的要点
1、目的性
就是要目的明确,使作业在教学中的目的、作用及针对性都要非常的明确。
如在学习wps中的图文混排一课时,布置作业为设计一份海报,内容不限。但要求是要用到插入图片、艺术字、文本框,并根据内容对图文进行混排。
2、层次性
作业题的难易程度要符合教学的要求与学生的认知能力,梯度应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差异,按问题难易程度分为基本题、提高题,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使学生的作业具有弹性,实现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的有机结合。要求所有学生都完整、正确地解决基本问题,达到大纲规定的学习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要设计一些提高性问题让他们解决,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如画图的练习,教师可设计模仿类的练习和有创造性、富有个性的练习两种。基础差的学生完成模仿练习即为合格,基础好的学生可自行设计风格各异的图文并茂的图画。
3、针对性
布置作业要注意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习题,使学生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要布置机械重复练习。
4、适量性
由于信息技术课一节四十分钟,留给学生的有二十分钟左右,所以作业的布置一定要适量,做到“少而精”。太多,学生在有效时间内完不成,教师就不能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学生也感到乏味;太少,则达不到启发、检测、巩固和目的。教师要根据教材,分析学情,适量安排作业,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在课内完成任务。
七、作业的收取及保存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具有连贯性,即下一节课的作业要在本节作业的基础上完成。相信对于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来说,作业的收取是一个相当头疼的问题,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曾经尝试过以下三种收取作业的方法:
1、将学生作业保存至本机E盘。
为了方便管理,我校学生机均安装有还原精灵,系统重启后还原C盘。所以我让学生将自己作业存至本机E盘,这种方式非常简便,到下一课时学生也容易找到自己的作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每台机器有多人使用,存在作业被删除或修改的隐患。经常遇到学生作业丢失或被修改的现象,所以我在用这种方式收取和保存作业一段时间后,用了第二种作业的收取和保存的方法。
2、利用局域网中的共享文件夹收取作业。
在教师机上共享一文件夹,命名为某班的作业。让学生们通过局域网提交作业,将自己的作业命名为某班某某,文件另存至网上邻居——教师机——共享文件夹,或将作业复制粘贴至教师机共享文件夹内。这种共享电子作业的方法虽然简单,但至少有三个缺陷:第一,无法保证作业的安全性,学生可以有意无意地删除同学的作业;第二,无法防止学生通过复制粘贴的形式偷窃同学的作业;第三,教师机磁盘负荷过重,访问速度跟不上。同样,这种收取作业的方法也有漏洞。
3、利用软件收取保存学生作业。
我校机房内安装有联想传奇世纪教师版和学生版。这个软件有个功能就是提交作业。学生做完作业后,可以利用本机上的传奇工具条中的提交作业按钮,随时提交作业。教师只需在教师机上设定作业收取的路径,即可收到各个学生的作业。这个方法比较好,不但解决了学生作业被修改及不能正常提交的问题,在下次打开作业也非常的简便。只需教师机利用软件中的程序下发功能即可将学生作业下发至对应机器。如没有该软件的可从网上搜索下载相关的软件,如:信息技术学生作业系统、信息技术作业上交管理等。
八、作业的评价:
学生在我的指引下完成了教学任务和随堂作业后通过教学软件提交到我的机子上以供我检查。首先我检查学生的作业是否能按要求完成,作业中存在什么共性和个别的问题。个别问题个别解决,共同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评价。作业的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评价的方式可采取展示作业法,将学生作业通过投影展示出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排除共同存在的障碍,通过评价能够对少数不能达到目标的学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不使问题积累,使学生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深。作业的评价要注重及时性、差异性和鼓励性,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
总之,信息技术课的作业是一项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作业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愿意接受并以此为乐,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多多思考,不断探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