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图形化编程之聪明的角色第2节 侦测太空垃圾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设置飞船移动,多种方法择优(跟随鼠标而动);(2)在造型中为飞船画一个机械手臂;(3)用两种方式设置太空垃圾自由飞行;(4)用颜色侦测的方式,让飞船收集太空垃圾。(5)垃圾收集数量统计,变量设置2、过程与方法:通过角色分析,针对其动作,同学们小组讨论,多种方法对比,选择合理的语句模块,完成各个角色的程序的编制。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好编程本领,将来为我国航天事业做贡献的爱国热情。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设置飞船跟随鼠标而动、两种方式设置太空垃圾自由飞行、用颜色侦测的方式,让飞船收集太空垃圾教学难点:两种方式设置太空垃圾自由飞行、变量设置、随机数。三、教学策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学习、讲练结合等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课件、图片、程序视频五、教学时间:一课时六、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课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欢欢已乘飞船进入了太空,发现太空跟地球一样,存在许多垃圾,他正发愁如何才能快速地收集这些太空垃圾,同学们能帮助欢欢吗? 二、揭示课题 出示课题 看视频 创设情境,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新 课 先 学 后 教 三、小组讨论或看书自学完成以下任务 1、飞船上下移动,你会用什么方式实现? 2、如何快捷地绘制飞船手臂和太空垃圾? 3、太空垃圾的两种运动方式,你喜欢哪种? 四、老师、学生讲授 任务一:实现飞船在太空的上下移动 导入太空背景 导入欢欢乘坐的太空飞船,并为其绘制机械手臂; 完成飞船上下移动的设置。 学生演示,老师点拨,解决学生可能会用到的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用鼠标或键盘控制飞船的移动。 老师与学生比较这四种方式的设置,最上面“跟随鼠标的Y坐标”而移动为优选。 任务二:太空垃圾自由飞行设置 1、师生共同分析垃圾飞行会出现的变化: 一种随意飞行,另一种由远及近、大小变化地移动。 2、分析“随意飞行” 用我们学过的方法“移动10步”就可完成,请同学们快速绘制一个垃圾(形状、颜色自定,但不要与飞船手臂颜色一样),并编制程序,让其随机移动。 3、分析“由远及近、大小变化地移动” “由远及近”用坐标的变化和随机数来实现 用以上三个模块来完成程序的编制。 4、垃圾侦测 我们已经实现了飞船移动、垃圾飞行的任务,如何实现飞船快速地收集垃圾呢? 分析: 当垃圾碰到飞船手臂夹的“红色”后,消失,我们通过隐藏的方式实现垃圾的消失。利用时间的等待以及位置的变化来体现垃圾数量的多。我们会用到哪些模块? 老师播放视频,让学生体会收集垃圾的画面 会用到条件、侦测等模块 强调:颜色一定要取手臂夹上的颜色 5、垃圾统计 欢欢想统计自己到底收集了多少垃圾,这就要用到“变量”的设置 老师演示操作过程,这是新内容,比较抽象。我们可以在需要的地方加上这个变量模块。 6、提醒:请同学们在程序编制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尤其“显示或隐藏”要处理好。如果同学们觉得垃圾出现数量不多,可以把每种类型的垃圾复制一个,脚本也会复制。 7、 学生自学、讨论 学生操作 对比讨论 学生操作 思考 回答 操作 培养自学能力 内容较简单,放手让学生先操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比找差异,哪种更适合我们的要求 分析问题后,让学生过手,想与做结合当 堂 训 练 课堂练习 导入背景与角色 编制飞船上下移动的程序; 编制垃圾自由移动或由远及近,大小变化移动,通过侦测,被飞船收集的程序; 设置变量—垃圾统计,记录收集的垃圾数量 运行程序,及时修正、完善。 完成作业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老师通过作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 展评 展示学生作业,学生点评,解决问题 点评 指导小结 本课主要学习了随“鼠标的Y坐标”移动、随机移动、变量设置等内容,同学们完成每项任务一定要进行程序运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再进行后面任务。 倾听 强化重难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