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广播 》教学设计广播一、概述《广播》是河南大学出版社与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七课,设计共2课时。本节课是第1课时,学习内容包括广播积木及广播积木的应用实例——魔术师小象。广播积木是能让角色和背景,或角色和角色之间传递消息的积木,应用非常广泛,会使程序更有趣味性。二、学习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认识和体验广播消息、广播消息并等待、当接收到消息3个广播功能积木;(2)通过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脚本、运行调试、分享交流,使用广播积木完成应用实例——魔术师小象。 2.过程与方法 运用范例教学法,讲授基础知识;运用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编写应用实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学习兴趣,体验自主学习与创新探索的快乐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教学重难点通过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脚本、运行调试、分享交流,使用广播积木完成应用实例——魔术师小象,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学习兴趣,体验自主学习与创新探索的快乐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三、学习者特征分析通过对五年级学生学习程序设计时的观察和阶段性的作品展示,发现五年级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演绎能力,善于动脑思考,对程序设计比较感兴趣,能够编写个性化的程序。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算法、程序、程序设计入门、顺序结构、循环结构等知识,良好的知识结构为本节课奠定了基础。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从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由浅入深学习新知。采用范例演示法,边演示、边启发,对基础知识进行讲授,并提供学习支架。通过任务驱动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突破学习难点,最终完成满意的作品。对任务的理解与设计是完成任务的关键。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在多媒体计算机教室授课,教师通过电子教室教师端和投影仪可以演示PPT和操作过程,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保证实践操作的质量。教学资源中,使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像并茂,便于教学过程的展开;使用学习任务单,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将本课分解为不同的学习任务;演示、编写等环节使用“小鸭报数”“魔术师小象”程序,契合课程特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资源 支持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 情 境 导 入, 激 发 兴 趣。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反口令游戏,按照我喊的口令大家要做相反的动作。 在这个游戏中,你们接收到老师的口令后会做出相应的动作。 再看这个场景,熟悉吗?在课间,我们听到喇叭中的广播响起来,会跟着广播做“广播体操”。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广播的现象。你们知道吗?在程序设计中也有具备广播功能的积木。这一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第七课《广播》。 为了让学习有明确的方向,同学们默读本课的学习目标。 PPT1 PPT2 PPT3 做出相应动作。 听讲。 默读。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对比联想,引出课题。 明确学习目标,指明方向。二、 范 例 演 示, 大 胆 尝试。 下面呢,拿出学习任务单,仔细阅读第一部分学习指南。从学习指南中我们可以看到具备广播功能的积木有几个?分别叫做什么? 这三块积木具体有什么含义呢?来看大屏幕。 这里的消息1是预设的,可以通过小三角新建消息。 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前两块积木是发送广播的积木,第三块积木是接收广播的积木,并且,根据它们的含义,我们知道,一个发送端可以有多个接收端。 那么,同样是发送广播的积木,广播消息积木与广播消息并等待积木,又有什么区别呢?含义上来看,区别在这句话!下面通过一个小鸭报数的作品认识它们的不同。来看这个作品的场景描述。 根据场景描述,分别分析小猫和小鸭的流程图。小猫说开始报数,怎样才能让小鸭接收到报数的消息呢??对,可以使用广播,让小猫发出一个开始报数的广播。然后,小猫总结。 小鸭在接收到开始报数的广播后,开始报数。我们来看具体的操作。 在这个作品中已经添加了小猫和三只小鸭的角色,并且有了一部分脚本。回想刚才的流程图,小猫说开始报数后,要广播开始报数,然后说很好,我现在总结一下。小鸭则是接收开始广播的消息,然后报数。点击绿旗运行。 发现问题了没?什么问题? 小猫广播开始报数后,要等待小鸭报完数,再说“很好,我来总结一下。” 有没有解决办法呢?我们用广播消息并等待积木替换掉广播消息积木。再来看效果。这次可以了。 我们通过这个程序发现使用这两块积木时,程序的运行顺序并不相同。 讲到这里,老师发现有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打开任务单看任务一的步骤及提示。遇到困难时,学习任务单上的第一部分学习指南可以为你提供简单的帮助。三分钟时间完成这样的一个程序。 哪位同学想展示自己的作品举手示意? 报一下你的座位号。边展示,边说明。 你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在任务一后面给自己打分。 学习任务单 PPT4 PPT5 PPT6 学习任务单。 PPT7 阅读。 回答。 听讲。 思考。 观察。 思考。 听讲。 思考。 回答。 观察。 思考。 回答。 思考。 回答。 展示。 自我评价。 自学基础知识。 知识讲解。 观察对比,引发思考。 通过设疑,引出重点知识。 范例演示,深化知识。 反复设疑,引起思考。 提供学习支架。 大胆尝试,应用知识。展示作品,自我评价。三、 任 务 驱 动, 展 示 交 流。 同学们已经认识、体验了具备广播功能的3个积木,想不想挑战更复杂的任务? 哪位同学来读场景描述:采蜜的季节到了,一群蜜蜂在空中飞来飞去。主持人赵慧报幕,有请小象上台表演魔术。小象走上舞台,表演让蜜蜂“隐身”和“现身”的魔术。其他同学默读。 读了场景描述,你在脑海中能构建出来这个画面吗? 我们来编写这个程序,拿出学习任务单,看任务二,我们来齐读: 第1步:打开“任务二:魔术师小象”; 第2步:查看人物、小象、蜜蜂的脚本,然后运行观察效果; 第3步:根据场景描述,完成应用实例——魔术师小象。 同时,老师给了提示,可能会帮到你。 要做好这个作品,我们首先要解决任务二后边的两个关键问题。 你准备为小象设计什么样的脚本?用思维导图画出来。老师也把我认为的思维导图画了出来,同学可以参考。蜜蜂怎么“隐身”和“现身”? 同桌讨论一下,然后,把你的想法画出来。 同学们已经把程序的关键问题解决,到你大显身手的时候。好,开始编写脚本,运行调试。时间8分钟,计时开始。 时间到,哪位同学想展示自己的作品,举手示意。 这位同学完成的速度最快,我们来看他的作品。 你觉得他的作品怎么样?完成了吗? 我们再来找一位没有完成的同学,哪位同学自告奋勇?你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了吗? 老师刚才发现还有很多好的作品,时间关系,没办法一一展示,同桌两人互相运行对方的程序,并交流自己的想法。通过刚才的展示和交流,同学们一定有新的收获,现在开始完善你的作品。时间3分钟。 现在对自己的作品满意了吗?在任务二后边给自己的表现打分。 PPT8 学习任务单。 PPT9、PPT10 PPT11 阅读。 想象。 阅读。 思考。 书写。 讨论。 操作。 展示。 交流。 操作。 自我评价。 引发联想。 分析问题,设计算法。 自主尝试。 展示交流,强化知识,纠正错误。 完善作品。提高自我成就感。四、 总 结 提 高 , 拓 展 延 伸。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想到的同学举手示意。 我们一起看屏幕,这节课我们学习广播消息积木、广播消息并等待积木、当接收到消息积木、完成了应用实例——魔术师小象。 拿出学习任务单,在第三部分学习反馈,写下你的收获,并给整节课自己表现打分。 广播能让角色与背景,或角色之间交流 消息,从而实现它们之间的互动。课后,同学们可以思考课本上的应用实例——鲨鱼来了,也可以把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知识用到捕鱼、走迷宫、打地鼠、飞机大战等经典作品中。 PPT12 思考。 回答。 回忆。 自我评价。 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 拓展延伸,融会贯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